-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66884
- 1
- 242115
- 平装
- 32开
- 2013-01-24
- 220
- 250
- 教育学
- 教育学
本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类)课题“创新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创新”(编号:BIA070027)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大学因社会需求而产生、又因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成长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办学模式都是大学对不同时代特征和社会变迁所作的反应。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大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后出现了三种大学的理念。第一种是以自由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型大学理念,以近代牛津大学为代表。第二种是以学问探索为主旨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以19世纪初创办的柏林大学为首。第三种则是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服务型大学理念,通常以20世纪初“威斯康星精神”为原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大学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任务,而创新型大学就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大学存在形式。
引言
第一章 创业型大学建设:背景与内涵
第一节 创新型国家战略与创业型大学建设
一、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
二、 建设创业型大学: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回应
三、 创业型大学建设与大学协同创新能力提升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内涵与价值
一、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二、 创业型大学的评价标准
三、 创业型大学与创新型大学
四、 创业型大学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国外创业型大学经验及启示——以沃里克大学为例
一、 沃里克大学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二、 沃里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特色
三、 沃里克大学成功经验的启示
第二章 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策略与途径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战略选择
一、 后大众化阶段要求高等教育生态多样化
二、 创业型:大学转型中的一种类型定位
三、 不同层次大学向“创业型”转型的差异化策略
第二节 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变革方向
一、 中国大学转型与变革中的制约因素
二、 激活学术心脏:变革的基本方向
第三节 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具体途径
一、 通过集权的战略管理推动创业型大学建设
二、 建立跨学科、扁平化、无边界的组织结构
三、 建立和完善鼓励学术创业的相关配套制度
四、 建设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变革型领导团队
五、 培育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
第三章 创业型大学建设中的学术运行系统变革
第一节 场域视野下的大学学术运行系统
一、 大学场域
二、 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结构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现状与困境
一、 学术管理系统的行政泛化
二、 学术生产系统的碎片化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要素重组
一、 学术任务选择的归因化
二、 学科的组织化
三、 学术资源的集约化
第四章 创业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
第一节 大学学科组织的概念
一、 学科的二元视界
二、 大学学科组织的内涵与外延
三、 大学学科组织的要素构成
第二节 学科组织与现代大学发展
一、 学科:大学组织的细胞
二、 大学学科组织的功能
三、 学科组织、学科建设与现代大学发展
第三节 学科组织化:大学功能实现的组织保障
一、 学科组织化:大学学科建设的新视界
二、 大学学科组织化的多元价值
三、 大学学科组织化的路径
第五章 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源的配置与共享
第一节 学术资源平台的内涵
一、 大学学术资源的概念
二、 大学学术资源平台的概念
三、 大学学术资源平台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资源平台建设的问题与成因
一、 整体稀缺与相对过剩并存
二、 问题的成因
第三节 基于优化配置的大学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一、 大学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概念
二、 大学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三、 大学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
四、 大学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策略
第六章 创业型大学的学术任务选择
第一节 大学学术任务内涵与作用
一、 学术任务:定义、特点与类型
二、 大学学术任务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 大学学术任务在大学创新功能发挥中的作用
第二节 大学学术任务的内涵拓展
一、 大学功能的意义解读
二、 多种视角下的大学学术任务
第三节 跨学科任务团队:创业型大学学术任务的实现
一、 跨学科任务团队的形成及其特征
二、 跨学科任务团队的运作过程
三、 适应跨学科任务团队特点的管理模式
第七章 创业型大学学术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组织特性与学术运行系统构建
一、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
二、 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基本模型
一、 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模型描述
二、 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特点
第三节 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对接
一、 中国大学与国家创新体系对接的误区
二、 创业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合理定位
三、 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对接策略
后记 春晚的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