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出版社
- 9787308136808
- 51723
- 2014-10
- G719.2
内容简介
黄宏伟编著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新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并结合社会交换理论、教育供求理论和教育选择理论对基于区域经济、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互动的高职专业建设问题进行解构。
在三个层次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模型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互动的立体模型。该模型以区域经济、行业企业、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四者为互动主体,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合作、交换、强制、竞争、冲突等作为互动方式。
同时,本书还包含了作者近几年发表的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相关的文章,以进一步充实作者关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论述。
在三个层次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模型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互动的立体模型。该模型以区域经济、行业企业、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四者为互动主体,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合作、交换、强制、竞争、冲突等作为互动方式。
同时,本书还包含了作者近几年发表的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相关的文章,以进一步充实作者关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论述。
目录
第1章 研究基础与设计
1.1 研究概况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专业与专业建设
1.2.2 区域经济
1.2.3 行业
1.2.4 高职院校
1.2.5 互动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分析
2.1 社会互动理论
2.1.1 符号互动论
2.1.2 本土方法论
2.2 社会交换理论
2.2.1 乔治·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2.2.2 彼得·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2.3 教育供求理论
2.4 教育选择理论
2.4.1 教育公共选择
2.4.2 教育市场选择
2.4.3 教育完全市场化
2.5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5.1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
2.5.2 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2.5.3 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历史沿革、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历史沿革
3.1.1 专业目录形成之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3.1.2 专业目录形成之后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3.1.3 2004年和2010年我国高职专业目录的比较分析
3.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现状
3.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问题分析
3.3.1 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3.2 专业建设目标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3.3.3 具体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科学规范
3.3.4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对接
3.3.5 专业建设的功能错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互动研究
4.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内容研究
4.1.1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互动
4.1.2 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互动
4.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方式研究
4.2.1 强制式互动
4.2.2 交换式互动
4.3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问题研究
4.3.1 互动主体目标不一致
4.3.2 互动缺乏前瞻性
4.3.3 互动机制不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研究
5.1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内容研究
5.1.1 行业人才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互动
5.1.2 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体系互动
5.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方式研究
5.2.1 合作式互动
5.2.2 强制性互动
5.2.3 交换式互动
5.3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的问题研究
5.3.1 合作式互动层度不深
5.3.2 交换式互动的回报度不够
5.3.3 强制式互动强制力量不足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职院校内部因素互动和校际互动的专业建设研究
6.1 专业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校际互动及内部因素间互动的内容
6.1.1 高职院校的校际互动
6.1.2 专业与专业互动
6.1.3 专业群与专业群之间互动
6.1.4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
6.2 专业建设过程中校际及校内互动方式研究
6.2.1 合作式互动
6.2.2 竞争式互动
6.3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高职院校内部因素间互动的问题研究
6.3.1 合作式互动载体、主题、目标不一致
6.3.2 合作式互动资源不共享
6.3.3 竞争性互动同质化严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经济、行业、院校互动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结论
7.1 构建基于区域经济、行业、院校互动的专业建设模型
7.1.1 互动主体多元化
7.1.2 互动方式直接化
7.1.3 互动形态多样化
7.2 提出基于互动模型的专业建设策略
7.2.1 以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依托
7.2.2 基于行业标准培养高技能人才
7.2.3 不断完善专业建设的动态调节机制
7.3 分析基于区域经济、行业与院校互动的高职专业建设环境
7.3.1 大数据时代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7.3.2 自动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7.3.3 职业教育政策视域内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7.4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7.4.1 要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
7.4.2 要继承专业原有的优势
7.4.3 要在实践中体会真正的互动
7.4.4 正视研究不足,把握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 相关论文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目标管理及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基地“两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突破口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
就业能力: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风向标
浙中地区城市群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八大抓手”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1.1 研究概况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专业与专业建设
1.2.2 区域经济
1.2.3 行业
1.2.4 高职院校
1.2.5 互动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分析
2.1 社会互动理论
2.1.1 符号互动论
2.1.2 本土方法论
2.2 社会交换理论
2.2.1 乔治·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2.2.2 彼得·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2.3 教育供求理论
2.4 教育选择理论
2.4.1 教育公共选择
2.4.2 教育市场选择
2.4.3 教育完全市场化
2.5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5.1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
2.5.2 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2.5.3 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历史沿革、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历史沿革
3.1.1 专业目录形成之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3.1.2 专业目录形成之后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3.1.3 2004年和2010年我国高职专业目录的比较分析
3.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现状
3.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问题分析
3.3.1 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3.2 专业建设目标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3.3.3 具体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科学规范
3.3.4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对接
3.3.5 专业建设的功能错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互动研究
4.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内容研究
4.1.1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互动
4.1.2 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互动
4.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方式研究
4.2.1 强制式互动
4.2.2 交换式互动
4.3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问题研究
4.3.1 互动主体目标不一致
4.3.2 互动缺乏前瞻性
4.3.3 互动机制不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研究
5.1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内容研究
5.1.1 行业人才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互动
5.1.2 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体系互动
5.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方式研究
5.2.1 合作式互动
5.2.2 强制性互动
5.2.3 交换式互动
5.3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互动的问题研究
5.3.1 合作式互动层度不深
5.3.2 交换式互动的回报度不够
5.3.3 强制式互动强制力量不足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职院校内部因素互动和校际互动的专业建设研究
6.1 专业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校际互动及内部因素间互动的内容
6.1.1 高职院校的校际互动
6.1.2 专业与专业互动
6.1.3 专业群与专业群之间互动
6.1.4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
6.2 专业建设过程中校际及校内互动方式研究
6.2.1 合作式互动
6.2.2 竞争式互动
6.3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高职院校内部因素间互动的问题研究
6.3.1 合作式互动载体、主题、目标不一致
6.3.2 合作式互动资源不共享
6.3.3 竞争性互动同质化严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经济、行业、院校互动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结论
7.1 构建基于区域经济、行业、院校互动的专业建设模型
7.1.1 互动主体多元化
7.1.2 互动方式直接化
7.1.3 互动形态多样化
7.2 提出基于互动模型的专业建设策略
7.2.1 以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依托
7.2.2 基于行业标准培养高技能人才
7.2.3 不断完善专业建设的动态调节机制
7.3 分析基于区域经济、行业与院校互动的高职专业建设环境
7.3.1 大数据时代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7.3.2 自动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7.3.3 职业教育政策视域内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7.4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7.4.1 要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
7.4.2 要继承专业原有的优势
7.4.3 要在实践中体会真正的互动
7.4.4 正视研究不足,把握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 相关论文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目标管理及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基地“两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突破口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
就业能力: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风向标
浙中地区城市群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八大抓手”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