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498770
- 1-1
- 560203
- 平塑
- 16开
- 2025-02
- 402
- 252
- 艺术类
- 高职
内容简介
《当代美育教程》引领当代学生既博古通今,扎根于时代生活,教材彰显”北京地域美育”特色,以"课程思政”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石,以艺术审美为核心,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教材内容包括两个模块,即"美育基础知识”和"艺术美育模块”,共计13章。美育基础知识模块包括:美育的本质、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审美与美感;艺术美育模块包包括:音乐之美、戏曲之美、舞蹈之美、戏剧之美、绘画之美、艺术设计之美、建筑之美、博物馆之美,阐释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美育特色,突出北京地域文化和国家文化遗产的彰显,放眼于北京乃至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教材适应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等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美育的本质 1__eol__第一节 何以为美 2__eol__一、 西方论“美” 3__eol__二、 中国论“美” 5__eol__第二节 美育何为 8__eol__一、 现代美育的觉醒与复兴 8__eol__二、 当代美育的现实发展 10__eol__第三节 中西方美育思想观念 16__eol__一、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观点 16__eol__二、 西方现代美育思想观念 24__eol__三、 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观念 25__eol__第四节 美育的功能 28__eol__一、 美育与普通教育 28__eol__二、 当代美育的价值 31__eol__第二章 自然美 37__eol__第一节 什么是自然美 38__eol__一、 自然美的内涵 38__eol__二、 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生态美 42__eol__第二节 美学中的自然美 44__eol__一、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思想 44__eol__二、 西方美学中的自然美 46__eol__第三节 艺术中的自然美 47__eol__一、 中西绘画中的自然美 47__eol__二、 中西建筑中的自然美 49__eol__第四节 大学生与自然美 51__eol__一、 自然美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51__eol__二、 大学生怎样进行自然美审美 52__eol__第三章 社会美 53__eol__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美 54__eol__一、 社会美的内涵 54__eol__二、 社会美的特征 55__eol__第二节 社会与社会风尚美 57__eol__一、 历史与社会风尚美 57__eol__二、 当代与社会风尚美 59__eol__第三节 人与人格精神美 60__eol__一、 理想与价值观 61__eol__二、 品德与情操 62__eol__第四节 人文与社会生态美 64__eol__一、 环境与社会生态美 64__eol__二、 文化与社会生态美 64__eol__第四章 科技美 67__eol__第一节 什么是科技美 68__eol__一、 科技美概念的范畴 68__eol__二、 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 69__eol__第二节 科学美 69__eol__一、 科学美的内涵 70__eol__二、 科学美的特征 71__eol__三、 科学美“以美导真”的功能 75__eol__第三节 技术美 76__eol__一、 技术美的内涵 76__eol__二、 技术美的特征 77__eol__三、 技术美“以美育新”的功能 80__eol__第五章 审美与美感 83__eol__第一节 美感的心理因素 84__eol__一、 感觉与知觉 84__eol__二、 联想与想象 85__eol__三、 理解与认知 86__eol__第二节 美感的创造与体验 88__eol__一、 情感与心境 88__eol__二、 个性特质与习惯 89__eol__三、 创造性思维与审美 91__eol__第三节 美感与人生境界 92__eol__一、 内在修养与审美体验 92__eol__二、 认识世界的广度与深度 93__eol__三、 价值导向与人生追求 94__eol__四、 创造力与自我实现 95__eol__第六章 音乐之美 97__eol__第一节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98__eol__一、 何为美的音乐? 98__eol__二、 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 99__eol__三、 音乐审美的感性与理性 101__eol__第二节 音乐美的价值 101__eol__一、 音乐的美感价值 102__eol__二、 多重社会价值 102__eol__三、 真善美与心灵的疗愈 103__eol__第三节 北京非遗与传统音乐赏析 104__eol__一、 北京明清音乐历史概况 104__eol__二、 京津冀地区民间音乐概况 106__eol__三、 非遗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107__eol__第四节 北京新时代音乐与剧场形态 110__eol__一、 交响乐与民族管弦乐的热潮 110__eol__二、 新时代题材的歌曲创作 111__eol__三、 丰富的音乐剧场形式 111__eol__第七章 戏曲之美 115__eol__第一节 戏曲艺术概述 116__eol__一、 戏曲的定义 116__eol__二、 戏曲的起源:从原始歌舞到成熟戏曲的演变 116__eol__三、 戏曲的发展: 从先秦时期到当代戏曲的历程 119__eol__第二节 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122__eol__一、 戏曲艺术的综合性 122__eol__二、 戏曲艺术的虚拟性 122__eol__三、 戏曲艺术的程式性 123__eol__第三节 京剧艺术概述 124__eol__一、 京剧的起源 124__eol__二、 京剧的发展 124__eol__三、 四大声腔汇聚京城 125__eol__四、 京剧的流派 126__eol__第四节 北京新时代京剧——“传统与创新的交响” 127__eol__一、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128__eol__二、 新编历史剧 128__eol__三、 新编现代京剧 129__eol__四、 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130__eol__第八章 舞蹈之美 133__eol__第一节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34__eol__一、 情感性:舞蹈长于抒情 134__eol__二、 动作性:舞蹈美在动态 135__eol__三、 意象性:舞蹈审美的境界 136__eol__四、 综合性:舞蹈本体的外延 137__eol__第二节 舞蹈美育的价值 140__eol__一、 审美情感的体验 140__eol__二、 身心和谐的自由 141__eol__三、 综合文化素养的熏陶 142__eol__第三节 北京非遗舞蹈概述 143__eol__一、 北京非遗传统舞蹈的历史 143__eol__二、 北京非遗舞蹈的类型与特色 145__eol__三、 北京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148__eol__第四节 北京新时代舞蹈剧场的发展 151__eol__一、 弘扬中华舞蹈文化 151__eol__二、 赓续红色经典 152__eol__三、 开放包容的国际舞台 154__eol__第九章 戏剧之美 159__eol__第一节 什么是戏剧艺术? 160__eol__一、 戏剧艺术的起源 160__eol__二、 戏剧的本质特征 161__eol__三、 戏剧的样式分类 162__eol__第二节 戏剧艺术的审美阐释 165__eol__一、 戏剧性——戏剧是人与社会的写照 165__eol__二、 综合性——戏剧是导演的艺术 166__eol__三、 观赏性——戏剧表演之美在“角”的艺术 167__eol__第三节 戏剧美的价值 169__eol__一、 作为舞台艺术的美 169__eol__二、 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71__eol__三、 对人心灵与精神的提升 171__eol__第四节 北京戏剧的历史与新形态 173__eol__一、 非遗“北京皮影戏” 173__eol__二、 “京味话剧”的艺术传统与新发展 174__eol__三、 新时代北京戏剧的蓬勃发展 176__eol__第十章 绘画之美 179__eol__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180__eol__一、 绘画语言之美 180__eol__二、 中西方绘画的审美特征与美学观念 183__eol__第二节 北京近现代美术发展概况 187__eol__一、 民国前期的美术社团 187__eol__二、 “京派”画家及作品 188__eol__第三节 北京当代美术生态 189__eol__一、 当代主要画派与艺术区 189__eol__二、 北京地区艺术活动 190__eol__第十一章 设计之美 193__eol__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194__eol__一、 艺术设计的定义与范畴 194__eol__二、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元素 195__eol__三、 艺术设计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198__eol__第二节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人文意蕴 200__eol__一、 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200__eol__二、 中国工艺美术概况及历史沿革 202__eol__三、 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传承与融合创新 203__eol__第三节 北京地区的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美学特点 206__eol__一、 京派工艺美术的传统韵味 206__eol__二、 现代艺术设计的首都风貌 209__eol__三、 北京艺术设计的融合与创新 211__eol__第十二章 建筑之美 215__eol__第一节 中国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216__eol__一、 中国建筑艺术发展概述 216__eol__二、 中国建筑艺术的人文意蕴 219__eol__三、 中国建筑艺术的语言特征 221__eol__第二节 北京城市建筑概况 223__eol__一、 北京城市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223__eol__二、 北京城市建筑的布局与设计 225__eol__三、 北京城市建筑的美学意蕴 226__eol__第三节 北京传统建筑艺术之美 228__eol__一、 北京中轴线建筑的美学价值 228__eol__二、 北京四合院建筑的艺术语言 229__eol__三、 北京王府建筑的风格特点 231__eol__四、 北京寺院建筑的空间营造 232__eol__第十三章 博物馆之美 235__eol__第一节 博物馆概述 236__eol__一、 博物馆的概念界定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