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
定价:¥49.80
作者: 方年根
出版时间:2021-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379474
- 1-1
- 402680
- 49251984-8
- 平装
- 16开
- 2021-01
- 208
- 187
- 教育学
- 教育学
- ①G641.6
- 公共课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导论001
一、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问题的提出001
二、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述评002
三、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内容003
四、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思路004
五、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方法005
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意义006
一、促进学生自身发展006
二、实现高校德育目标007
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008
四、助力实现伟大梦想009
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发展现状011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问卷调查的概况011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流积极向上013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030
四、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要原因037
五、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对策建议038
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目标导向042
一、引领大学生修好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042
二、引领大学生修好奔流不息的进取之德043
三、引领大学生修好源头活水的创新之德043
四、引领大学生修好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德044
五、引领大学生修好甘心处下的谦虚之德044
六、引领大学生修好因地制宜的自律之德045
七、引领大学生修好泽被万物的奉献之德045
八、引领大学生修好流水不腐的清廉之德046
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点内容047
一、理想教育: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047
二、卓越教育: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050
三、创新教育:做一个推陈出新的人057
四、包容教育:做一个友善宽容的人059
五、职业教育:做一个敬业奉献的人063
六、法纪教育: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068
七、爱国教育:做一个精忠报国的人071
八、廉洁教育: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075
九、责任教育: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078
十、奋斗教育:做一个奋发有为的人083
第六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实践路径088
一、抓住课堂主渠道089
二、优化育人主环境094
三、突出寝室主载体100
四、发挥文化主作用103
五、坚持实践主途径107
六、利用网络主媒体111
七、尊重学生主体性114
八、落实教育主制度119
附录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数据125
一、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数据125
二、问卷调查分类交叉分析数据136
参考文献182
后记185
一、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问题的提出001
二、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述评002
三、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内容003
四、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思路004
五、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研究方法005
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意义006
一、促进学生自身发展006
二、实现高校德育目标007
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008
四、助力实现伟大梦想009
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发展现状011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问卷调查的概况011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流积极向上013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030
四、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要原因037
五、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对策建议038
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目标导向042
一、引领大学生修好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042
二、引领大学生修好奔流不息的进取之德043
三、引领大学生修好源头活水的创新之德043
四、引领大学生修好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德044
五、引领大学生修好甘心处下的谦虚之德044
六、引领大学生修好因地制宜的自律之德045
七、引领大学生修好泽被万物的奉献之德045
八、引领大学生修好流水不腐的清廉之德046
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重点内容047
一、理想教育: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047
二、卓越教育: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050
三、创新教育:做一个推陈出新的人057
四、包容教育:做一个友善宽容的人059
五、职业教育:做一个敬业奉献的人063
六、法纪教育: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068
七、爱国教育:做一个精忠报国的人071
八、廉洁教育: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075
九、责任教育: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078
十、奋斗教育:做一个奋发有为的人083
第六章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实践路径088
一、抓住课堂主渠道089
二、优化育人主环境094
三、突出寝室主载体100
四、发挥文化主作用103
五、坚持实践主途径107
六、利用网络主媒体111
七、尊重学生主体性114
八、落实教育主制度119
附录新时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数据125
一、问卷调查综合统计数据125
二、问卷调查分类交叉分析数据136
参考文献182
后记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