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5版)(下册)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等
出版时间:2020-1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52225
- 5版
- 362067
- 46250716-1
- 异16开
- 2020-12
- 600
- 500
- 理学
- 化学
- 化学类
- 中职 五年制高职 本科 高职 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
本书是在“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书是在2002年出版的《无机化学》(第四版,上、下册)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在体系结构和选材两方面保留了第四版的特色,增加了部分学科前沿内容,使本书更具时代特征;通过对书中部分内容的调整,使全书重点更突出,层次更分明。全书共六篇,分上、下两册。上册为化学原理,包括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水溶液化学原理;下册为元素化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化学类专业选作教材。
第四篇 元素化学(一)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
13-1-1 氢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13-1-2 氢的化学性质和氢化物
13-2 稀有气体
13-2-1 稀有气体发现简史
13-2-2 稀有气体的存在、性质、制备和应用
13-2-3 稀有气体化合物
习题
第14章 卤素
14-1 卤素的通性
14-1-1 卤素的基本性质
14-1-2 卤素的存在
14-1-3 卤素的电势图
14-2 卤素单质
14-2-1 卤素单质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14-2-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4-2-3 卤素的制备和用途
14-3 卤化物
14-3-1 卤化氢和氢卤酸
14-3-2 卤化物
14-3-3 卤素互化物与多卤化物
14-4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14-4-1 卤素氧化物
14-4-2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14-5 拟卤素及拟卤化物
14-6 砹和[XCtian.eps;%110%118,JZ;P]的化学
习题
第15章 氧族元素
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5-1-1 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5-1-2 氧族元素的存在
15-1-3 氧族元素的电势图
15-2 氧及其化合物
15-2-1 氧的单质
15-2-2 氧化物
15-2-3 水
15-2-4 过氧化氢
15-3 硫及其化合物
15-3-1 硫的单质
15-3-2 硫化物和多硫化物
15-3-3 硫的含氧化合物
15-3-4 硫的其他化合物
15-4 硒和碲
15-5 钋和[XCLIS.EPS,JZ;P]
习题
第16章 氮族元素
16-1 氮族元素的通性
16-2 氮及其化合物
16-2-1 氮的单质
16-2-2 氮的氢化物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16-2-4 氮的其他化合物
16-3 磷及其化合物
16-3-1 磷的单质
16-3-2 磷的氢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
16-3-3 磷的含氧化合物
16-4 砷及其化合物
16-4-1 砷的单质
16-4-2 砷的化合物
16-5 锑、铋及其化合物
16-5-1 锑、铋的单质
16-5-2 锑、铋的化合物
习题
第17章 碳族元素
17-1 碳族元素的通性
17-1-1 碳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7-1-2 电子构型和成键性质
17-1-3 自然存在和丰度
17-2 碳及其化合物
17-2-1 碳的单质
17-2-2 碳的氢化物
17-2-3 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17-2-4 碳的硫化物和卤化物
17-2-5 碳化物
17-3 硅及其化合物
17-3-1 硅的单质
17-3-2 硅的氢化物——硅烷
17-3-3 硅的含氧化合物
17-3-4 硅的卤化物和氟硅酸盐
17-4 锗、锡、铅及其化合物
17-4-1 锗、锡、铅的单质
17-4-2 锗、锡、铅的化合物
习题
第18章 硼族元素
18-1 硼族元素的通性
18-2 硼及其化合物
18-2-1 硼原子的成键特征
18-2-2 硼的单质
18-2-3 硼的氢化物(硼烷)和硼氢配合物
18-2-4 硼的卤化物和氟硼酸
18-2-5 硼的含氧化合物
18-2-6 硼化物
18-3 铝 镓分族
18-3-1 铝及其化合物
18-3-2 镓分族
习题
第19章 p区元素小结
19-1 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9-1-1 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9-1-2 单质的化学反应
19-2 分子型氢化物
19-2-1 热稳定性
19-2-2 还原性
19-2-3 水溶液酸碱性和无氧酸的强度
19-3 含氧酸
19-3-1 最高氧化态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
19-3-2 含氧酸及其酸根(含氧酸阴离子)的结构
19-3-3 含氧酸的强度
19-4 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
19-4-1 溶解性
19-4-2 水解性
19-4-3 热稳定性
19-4-4 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19-5 p区元素的次级周期性
19-5-1 第二周期p区元素的特殊性
19-5-2 第四周期p区元素的不规则性
习题
第五篇 元素化学(二)
第20章 金属通论
20-1 概述
20-2 金属的提炼
20-2-1 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
20-2-2 工业上冶炼金属的一般方法
20-2-3 金属的精炼
20-3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0-3-1 金属的物理性质
20-3-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0-3-3 p区金属概述
20-3-4 p区金属6s2电子的稳定性
20-4 合金
20-4-1 低共熔混合物(低共熔合金)
20-4-2 金属固溶体(金属固态溶液)
20-4-3 金属化合物(金属互化物)
思考题
习题
第21章 s区元素
21-1 s区元素的通性
21-2 s区元素的单质
21-2-1 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1-2-2 单质的制备
21-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21-3-1 氧化物
21-3-2 氢氧化物
21-3-3 氢化物
21-3-4 盐类
21-3-5 配合物
21-4 周期表中的对角线关系
思考题
习题
第22章 ds区元素
22-1 ds区元素的通性
22-1-1 ds区元素的基本性质
22-1-2 ds区元素的电势图
22-2 铜族元素
22-2-1 铜族元素的单质
22-2-2 铜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22-2-3 铜族元素与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对比
22-3 锌族元素
22-3-1 锌族元素的单质
22-3-2 锌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22-3-3 锌的生物作用和含镉、汞废水的处理
22-3-4 锌族元素与碱土金属元素性质的对比
习题
第23章 d区元素(一)
23-1 d区元素概述
23-2 第四周期d区元素的通性
23-2-1 金属的性质
23-2-2 氧化态
23-2-3 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
23-2-4 氧化还原稳定性
23-2-5 配位性
23-2-6 水合离子的颜色和含氧酸根颜色
23-2-7 磁性及催化性
23-3 钛
23-3-1 钛的单质
23-3-2 钛的重要化合物
23-4 钒
23-4-1 钒的单质
23-4-2 钒的重要化合物
23-5 铬
23-5-1 铬的单质
23-5-2 铬的重要化合物
23-5-3 含铬废水的处理
23-6 锰
23-6-1 锰的单质
23-6-2 锰元素的电势图和氧化态-吉布斯自由能图
23-6-3 锰的重要化合物
23-7 铁 钴 镍
23-7-1 铁、钴、镍的通性
23-7-2 铁的重要化合物及Fe-H2O体系的电势-pH图
23-7-3 钴和镍的重要化合物
习题
第24章 d区元素(二)
24-1 第五、第六周期d区元素的通性
24-2 锆和铪
24-2-1 存在、制备与分离
24-2-2 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4-2-3 重要化合物
24-3 铌和钽
24-3-1 存在、冶炼与分离
24-3-2 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4-3-3 重要化合物
24-4 钼和钨
24-4-1 存在和冶炼
24-4-2 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4-4-3 重要化合物
24-4-4 钼的生物活性和固氮作用
24-5 锝和铼
24-5-1 单质的冶炼和性质
24-5-2 重要化合物
24-6 铂系元素简介
24-6-1 铂系元素的通性
24-6-2 单质的性质、用途与冶炼
24-6-3 重要化合物
习题
第25章 f区元素
25-1 镧系元素
25-1-1 镧系元素的通性
25-1-2 镧系金属
25-1-3 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25-2 稀土元素
25-2-1 稀土元素的分布、矿源及分组
25-2-2 稀土元素的分离
25-2-3 稀土金属配合物
25-2-4 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25-3 锕系元素
25-3-1 锕系元素的通性
25-3-2 锕系金属
25-3-3 钍及其化合物
25-3-4 铀及其化合物
习题
第六篇 无机化学选论
第26章 无机合成化学简介
26-1 绪论
26-1-1 无机合成研究的内容
26-1-2 无机合成中的实验方法、分离技术及物质的表征方法
26-1-3 对“三废”的治理
26-2 常规制备物质的典型方法
26-2-1 制备金属和非金属单质
26-2-2 制备卤化物
26-2-3 制备硫化物和硒化物
26-2-4 制备氮化物
26-2-5 制备碳化物
26-2-6 热分解法制备氧化物
26-2-7 水合晶体的脱水
26-2-8 水溶液中制备盐
26-3 特种条件下的合成方法
26-3-1 高温合成
26-3-2 低温合成
26-3-3 真空条件下的合成
26-3-4 水热合成
26-3-5 高压合成
26-3-6 光化学合成
26-3-7 等离子体合成
26-4 由矿物制取纯化合物简介
26-4-1 分解精矿
26-4-2 分离和纯制
26-4-3 工艺流程简介
习题
第27章 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
27-1 金属有机化合物
27-1-1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27-1-2 金属有机配合物
27-1-3 金属羰基化合物
27-1-4 烯烃、炔烃金属有机化合物
27-1-5 夹心型配合物
27-2 簇状化合物
27-2-1 羰基金属簇状化合物
27-2-2 卤素金属簇状配合物
27-2-3 簇状配合物的结构特点
27-3 硼烷及其衍生物
27-3-1 硼烷的结构和化学键
27-3-2 硼烷的合成与反应
27-3-3 碳硼烷
习题
第28章 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28-1 生命元素及其生物功能
28-1-1 生命元素
28-1-2 生命元素的生物功能
28-1-3 污染元素
28-2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28-2-1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结构
28-2-2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氧合作用
28-3 金属酶
28-3-1 酶的概述
28-3-2 羧肽酶
28-4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
习题
第29章 无机固体化学简介
29-1 非晶态
29-2 拟晶
29-3 实际晶体
29-4 合金
29-4-1 固溶体合金
29-4-2 金属化合物合金
29-4-3 间隙相合金
29-5 非金属固体材料 陶瓷
29-5-1 概述
29-5-2 固体电解质
29-5-3 高温超导陶瓷
29-5-4 生物陶瓷
29-5-5 热电制冷材料
29-6 沸石和分子筛
29-6-1 概述
29-6-2 A型沸石
29-6-3 磷酸铝沸石
29-7 纳米化学
29-7-1 概述
29-7-2 纳米材料的制备
习题
第30章 核化学
30-1 放射性和元素衰变及天然放射系
30-1-1 放射性
30-1-2 元素衰变
30-1-3 半衰期
30-1-4 天然放射系
30-2 人工核反应和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30-2-1 人工核反应
30-2-2 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30-3 裂变与聚变
30-3-1 裂变
30-3-2 聚变
30-4 核稳定性理论
30-4-1 幻数和稳定核的质子中子比以及衰变一般规律
30-4-2 结合能
30-5 超铀元素 锕系元素 超铹元素简介
30-5-1 超铀元素、锕系元素、超铹元素的发展简史
30-5-2 锕系元素简介
30-5-3 超铹元素简介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