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二版) / 博雅大学堂·中国语言文学
¥69.00定价
作者: 董洪利
出版时间:2020-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317457
- 2版
- 361166
- 45220674-1
- 平装
- 16开
- 2020-10
- 386
- 428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G256.1
- 中国语言文学类、公共课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古典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说法,涉及以考证古籍源流为基础的古典文献学,以服务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历史文献学,以关注文献的载体、内容、保藏及流通的图书文献学。本书是为普通高校中文本科学习古典文献学提供的教材,因此重点在于介绍传统古典文献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内容。全书共六章,总论部分全面介绍古典文献学的知识体系的构架,分论部分以版本、目录、校勘、训诂、辑佚、辨伪为主,以文献的载体、形制、刊印、典藏、编纂、整理等方面的内容为辅,介绍文献学的核心知识和一般知识的核心内容。
目录
第一章总论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释义/
二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
一核心层面/
二一般层面/
三专题层面/
第三节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古籍”/
二“版本”/
三“古籍版本学”/
第二节何谓“善本”/
第三节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
一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
二古书的外形结构/
三其他名称/
四古书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书册制度/
一图书简史/
二纸的发明/
三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
第五节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六节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
一宋代刻书/
二辽、金、元刻书/
三明代刻书/
四清代刻书/
第七节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
一版本鉴定/
二版本考订/
三版本鉴定与版本考订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古籍目录学/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一“目录”名称的由来/
二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
第二节古籍目录的功用/
一指点读书治学的门径/
二考察学术源流的演变/
三了解书籍的内容,查找所需图书/
四考察书籍的源流,辨别书籍的真伪/
第三节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
一《七略》与六分法/
二四部分类法的产生/
三“四分”“五分”“七分”法并行/
四四分法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古籍目录编制简况/
一《汉书·艺文志》/
二《隋书·经籍志》/
三《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
四宋代的几部重要目录/
五明代的几部目录/
六《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
第五节古籍目录的主要类型/
一从编制目的、功用上区分/
二从内容、性质上区分/
第四章校勘学/
第一节校勘与校勘学/
一什么是校勘 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 /
二校勘与校勘学/
三与校勘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校勘的历史发展与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第三节校勘的方法和依据/
一古籍的基本构成/
二校勘的方法/
三校勘的依据/
第四节致误原因和校勘通例/
一讹误现象/
二误字通例/
三脱文通例/
四衍文通例/
五倒文通例/
六错简通例/
第五节校勘的具体步骤与校记的撰写/
一校勘的准备工作/
二校勘考证/
三校记的撰写/
第五章训诂学/
第一节概说/
一训诂释义/
二训诂的起因与发展/
第二节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解释语言文字/
一解释词义/
二解释语法/
第三节常用的训诂术语/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二谓/
三言/
四犹/
五曰/
六当为、当作/
七读为、读曰/
八读如、读若/
九之言(之为言)/
十谓之/
第四节分析句读/
一什么是句读/
二分析句读的重要性/
三如何分析句读/
第六章辑佚与辨伪/
第一节辑佚/
一什么是散佚文献以及散佚文献的类型/
二什么是辑佚以及辑佚工作的意义/
三古书散佚的原因/
四辑佚的方法/
五辑佚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辨伪/
一什么是伪书、辨伪以及辨伪工作的重要性/
二古人作伪的原因/
三辨伪的方法/
四辨伪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五正确认识伪书的价值/
后记/
修订后记/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释义/
二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
一核心层面/
二一般层面/
三专题层面/
第三节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古籍”/
二“版本”/
三“古籍版本学”/
第二节何谓“善本”/
第三节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
一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
二古书的外形结构/
三其他名称/
四古书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书册制度/
一图书简史/
二纸的发明/
三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
第五节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六节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
一宋代刻书/
二辽、金、元刻书/
三明代刻书/
四清代刻书/
第七节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
一版本鉴定/
二版本考订/
三版本鉴定与版本考订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古籍目录学/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一“目录”名称的由来/
二目录学的形成及意义/
第二节古籍目录的功用/
一指点读书治学的门径/
二考察学术源流的演变/
三了解书籍的内容,查找所需图书/
四考察书籍的源流,辨别书籍的真伪/
第三节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
一《七略》与六分法/
二四部分类法的产生/
三“四分”“五分”“七分”法并行/
四四分法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古籍目录编制简况/
一《汉书·艺文志》/
二《隋书·经籍志》/
三《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
四宋代的几部重要目录/
五明代的几部目录/
六《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
第五节古籍目录的主要类型/
一从编制目的、功用上区分/
二从内容、性质上区分/
第四章校勘学/
第一节校勘与校勘学/
一什么是校勘 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 /
二校勘与校勘学/
三与校勘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校勘的历史发展与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第三节校勘的方法和依据/
一古籍的基本构成/
二校勘的方法/
三校勘的依据/
第四节致误原因和校勘通例/
一讹误现象/
二误字通例/
三脱文通例/
四衍文通例/
五倒文通例/
六错简通例/
第五节校勘的具体步骤与校记的撰写/
一校勘的准备工作/
二校勘考证/
三校记的撰写/
第五章训诂学/
第一节概说/
一训诂释义/
二训诂的起因与发展/
第二节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解释语言文字/
一解释词义/
二解释语法/
第三节常用的训诂术语/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二谓/
三言/
四犹/
五曰/
六当为、当作/
七读为、读曰/
八读如、读若/
九之言(之为言)/
十谓之/
第四节分析句读/
一什么是句读/
二分析句读的重要性/
三如何分析句读/
第六章辑佚与辨伪/
第一节辑佚/
一什么是散佚文献以及散佚文献的类型/
二什么是辑佚以及辑佚工作的意义/
三古书散佚的原因/
四辑佚的方法/
五辑佚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辨伪/
一什么是伪书、辨伪以及辨伪工作的重要性/
二古人作伪的原因/
三辨伪的方法/
四辨伪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五正确认识伪书的价值/
后记/
修订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