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 /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
¥49.00定价
作者: 项楚,张子开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9787562454403
- 38152
- 43155889-9
- 2010-01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G256.1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古典文献学》为“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原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之一。在内容的全面性、研究成果吸收的时效性和规范性、观点的创新性、资料的原典性、编排与体例的生动形象性等方面,都作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如:
1.引文规范。既可以循踪追索,又避免了层层相因和辗转贩卖抄袭。
2.吸收学术界最新成果,融入编写者的研究心得,学术性和创新性较强。
3.作者讲述和原典阅读相结合。原典篇幅约占全书一半,既有机会接触原汁原味的古典文献,又免除了自行选择和寻觅之劳。
4.图、文相参。精选数十幅插图照片,有助于准确地认识和了解古典文献。
《古典文献学》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相关课程和相关研究者使用。
1.引文规范。既可以循踪追索,又避免了层层相因和辗转贩卖抄袭。
2.吸收学术界最新成果,融入编写者的研究心得,学术性和创新性较强。
3.作者讲述和原典阅读相结合。原典篇幅约占全书一半,既有机会接触原汁原味的古典文献,又免除了自行选择和寻觅之劳。
4.图、文相参。精选数十幅插图照片,有助于准确地认识和了解古典文献。
《古典文献学》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相关课程和相关研究者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文献
一、文
二、献
三、文献
第二节 文献学
一、文献研究
二、传统称呼
三、“文献学”概念的出现和演变
四、现代西方文献学
五、“文献学”的定义及学科归属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古典文献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或研究对象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地位:国学中之国学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价值及学习方法
[原典阅读]
一、唐刘知几《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节录)
二、宋李叻等《太平御览》卷六百十八《学部十二。图书上》“叙图书”条
三、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节录)
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
第一节 文献的形成
一、人类起源:文献创造主体的出现
二、语言、文字的起源
三、文献的形成方式
第二节 文献的形态
一、人体形态
二、口头形态
三、自然实物状态
四、甲骨形态
五、金石形态
六、竹木形态
七、缣帛形态
八、纸张形态
第三节 文献的流传
[原典阅读]
一、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四《经籍艺文部十七》(节录)
二、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节录)
三、宋李防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一《文部十七.著书上》
四、宋李防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二《文部十八.著书下》
第三章 古典文献简史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第五章 文献的著录:目录
第六章 文献的类型(上):传统四部文献
第七章 文献的类型(下):特殊类型文献
第八章 文献的认知:版本
第九章 文献的利用:工具书的编排和查检
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校勘兴辨伦
第一节 文献
一、文
二、献
三、文献
第二节 文献学
一、文献研究
二、传统称呼
三、“文献学”概念的出现和演变
四、现代西方文献学
五、“文献学”的定义及学科归属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古典文献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或研究对象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地位:国学中之国学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价值及学习方法
[原典阅读]
一、唐刘知几《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节录)
二、宋李叻等《太平御览》卷六百十八《学部十二。图书上》“叙图书”条
三、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节录)
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
第一节 文献的形成
一、人类起源:文献创造主体的出现
二、语言、文字的起源
三、文献的形成方式
第二节 文献的形态
一、人体形态
二、口头形态
三、自然实物状态
四、甲骨形态
五、金石形态
六、竹木形态
七、缣帛形态
八、纸张形态
第三节 文献的流传
[原典阅读]
一、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四《经籍艺文部十七》(节录)
二、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节录)
三、宋李防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一《文部十七.著书上》
四、宋李防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二《文部十八.著书下》
第三章 古典文献简史
第四章 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第五章 文献的著录:目录
第六章 文献的类型(上):传统四部文献
第七章 文献的类型(下):特殊类型文献
第八章 文献的认知:版本
第九章 文献的利用:工具书的编排和查检
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校勘兴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