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4-03-1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大学美育》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616705
  • 1
  • 514485
  • 平装
  • 16开
  • 2024-03-15
  • 340
  • 280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成果教材,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全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相关要求,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为指导,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编写依据,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为育人目标,突出思想性、民族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征。全书分为八个专题,围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进行整体设计,以“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过程为主体脉络,每个专题巧设“美的故事”“美的剪影”“美的内涵”和“美的体验”四个栏目,从阐释美的本质和特征出发,分门别类地讲解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汉字美、科技美和勤劳美等审美类型及审美方法,最终回归审美与人生的关系探讨,旨在引导学生涵养崇高的审美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在生活中向美而行,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为满足教学需要,本书配套音频、视频和知识拓展等学习资源,在教材中以二维码链接的形式呈现,配套的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具体获取方式请见书后“郑重声明”页的资源服务提示。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专科、本科层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美育教育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对美育教育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参考使用。

目录

 前辅文
 专题一 美之初体验:什么是美朱光潜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美的本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美
   二、美的特征
  第二节 美的表现形式及存在形态
   一、美的表现形式
   二、美的存在形态
  第三节 美学及其发展
   一、中国美学发展历程
   二、西方美学发展历程
  第四节 美育及其作用
   一、美育的特点
   二、美育的作用
 专题二 天地的馈赠:自然美沈从文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自然美的发展和特征
   一、自然美的发展阶段
   二、自然美的特征
  第二节 自然美的主要形态和审美类型
   一、自然美的主要形态
   二、自然美的审美类型
  第三节 自然美的赏析方法
   一、讲究审美技巧,感受自然美
   二、发挥审美想象,营造意境美
   三、挖掘文化价值,融入人文美
  第四节 赏析自然之美
   一、武夷山国家公园
   二、呼伦贝尔草原
 专题三 极致的追求:生活美汪曾祺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饮食之美
   一、饮食美的审美类型
   二、饮食美的审美方法
  第二节 器物之美
   一、器物美的审美类型
   二、器物美的审美方法
  第三节 服饰之美
   一、服饰美的审美类型
   二、服饰美的审美方法
  第四节 礼仪之美
   一、礼仪美的审美类型
   二、礼仪美的审美方法
   三、职场礼仪
 专题四 自由的灵魂:艺术美宗白华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表演艺术
   一、音乐
   二、舞蹈
  第二节 造型艺术
   一、绘画
   二、雕塑
  第三节 语言艺术
   一、诗歌
   二、演讲
  第四节 综合艺术
   一、戏剧
   二、影视
 专题五 舞动的线条:汉字美刘湛秋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汉字美概述
   一、汉字的发展历程
   二、汉字与审美的关系
  第二节 汉字美的审美特征
   一、外形美
   二、内涵美
  第三节 汉字书法的书写技巧和审美方法
   一、汉字书法的书写技巧
   二、汉字艺术的审美方法
  第四节 欣赏汉字书法之美
   一、古代书法家作品欣赏
   二、福建书法家作品欣赏
 专题六 智慧的火花:科技美杨振宁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科技美概述
   一、科技的发展历程
   二、科技与审美的关系
  第二节 科技美的审美类型和特征
   一、科技美的审美类型
   二、科技美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科技美的审美方法
   一、造型之美
   二、效能之美
   三、新奇之美
  第四节 欣赏科技之美
   一、国宝中的科技之美
   二、福建非遗科技之美
 专题七 传承的美德:勤劳美路遥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勤劳美概述
   一、勤劳美的发展历程
   二、勤劳美的特征
  第二节 勤劳美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一、勤劳美的物质成果
   二、勤劳美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 欣赏勤劳之美
   一、八闽工匠——周小明
   二、云南劳模——尼玛拉木
 专题八 绚烂的体验:审美人生朱光潜讲美的故事
  第一节 审美人生概述
   一、审美与人生的关系
   二、审美人生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审美人生的类型和特征
   一、审美人生的类型
   二、审美人生的特征
  第三节 创造审美人生的方法
   一、诗意生活,发现世间美
   二、积极探索,创造人生美
  第四节 欣赏人生之美
   一、朦胧诗人——舒婷
   二、艺术大师——黄永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