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3年5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交流与探索——中德学者对德中问题的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46419
  • 271630
  • 2003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著述,论述深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充分说明了中德建交30年以来,两国的学者对对方国家在各个领域所进行的学术研究正在逐步深入。这对两国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扩大政治文化交流是有积极作用的。
  特别应当提出的是,对促进中德友好、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的老一代学者, 中德友好协会主席王殊、北京大学教授张玉书、原光明日报驻德国记者陈文奎、德国洪堡基金会主席沃尔夫冈·弗律瓦尔德博士教授(Dr.Wolfgang Fruhwald)、原德国亚琛汤若望协会主席、现任名誉主席汉斯约瑟夫·泰森(Hansjosef Theyβen)、德国联邦农业、食品和消费者保护部高级官员里查德·拉莫尔博士(Dr.Richard Lammel)、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托马斯·哈尼施教授(omas Harnisch)等先生都为本书提供了大作。
目录
前言回忆录 中德建交的前前后后 德中关系沉浮史 难忘的经历 美好的回忆经济 中国林业印象——德国人看中国的林业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坚持分散化原则 注重政府与民间力量合作——德国对中小企业对外经济促进政策初探 展览会王国——德国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政治 聚集德国问题 德国政治基金会研究教育 中国与德国之间的留学生交流 德国教育制度初探 中德教育合作与交流30年 中德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德语专业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思考语言文学 德语——科学的语言 浅谈21世纪中国日耳曼语教学和中国日耳曼学者的任务 再论歌德笔下浮士德的进取精神——中德文化交流驯的一个历史弥新的永恒话题历史文化 开辟中德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在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中德发展合作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析 亚当·沙尔(汤若望)和他的《主制群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