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审计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302156
  • 1版
  • 264935
  • 66206957-4
  • 平装
  • 16开
  • 2019年6月
  • 385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F239.0
  • 财务会计
  • 高职高专
作者简介

  海因茨·布德,哲学博士,教授,当代德国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从1992年到2004年,任职于汉堡社会研究所。自2000年起,担任卡塞尔大学宏观社会学教授。他对诸如贫困和上流社会、统一后的德国、教会的作用以及教育现状等的研究,在德国学界获得较大反响。其主要著作有《教育的恐慌——是什么分裂了我们的社会》《焦虑的社会》等。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恐惧给一个时代留下了印记。在这个时代,欧洲的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正在抬头,萎靡不振的情绪在身心疲惫的普通老百姓中不断蔓延扩散,人们都认为资本主义是各种危机的根源所在。焦虑是一种左右摇摆、根基不稳的社会的表现形式,多数人群阶层不仅感到他们的社会地位正在遭受威胁,而且他们的未来也同样面临着一种咄咄逼人的危险。人们好像被抛进了一个不再属于自己的世界。


  以恐惧的经验概念为主线,本书作者海因茨•布德对一个内心茫然、强压怒火和忧愤难言的德国当代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他的论述不仅以两性关系和劳动就业领域为对象,而且还把同各种政治思潮的关系以及对金融服务业的态度作为讨论的内容。


  本书探讨的重点,与其说是面对一个“庞大的他者”的恐惧,毋宁说是面对自己的、我们受之诱使的、看似无限广阔的可能性的恐惧。在经过了资本主义和互联网的功能危机与合法性危机之后,那些在社会上广为传播的焦虑,是一种建立在参与者个人的反应和决定基础之上的自我调节和适应系统的图景。


  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会被什么样的新情况所左右摆布?他们在何处会感觉自己被抛弃、监护或越俎代庖?我们的自我怎样才能顶住焦虑的压力?我们的自我用什么样的规范流程和讨论方式能够与身边的其他人,就共同的恐惧话题进行沟通交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恐惧作为原则问题

第二章 对不可解除关系的向往

第三章 对自我类型的不适应感

第四章 假如赢家卷走了一切

第五章 中间阶层的地位恐慌

第六章 社会下层日常的拼搏奋斗

第七章 支离破碎的自我

第八章 见不到人的统治

第九章 情感的力量

第十章 别人的恐惧

第十一章 几代人行为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