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0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以下为《日常审美时代》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9787509762677
  • 190529
  • 2014-08
  • B834.3
内容简介

  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使得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审美与资本的合谋皆成为可能,当下可渭审美泛化的时代,抑或是“日常审美时代”。由李雷编著的《日常审美时代》通过“日常生活的美学思考”与“当代艺术的生活转向”双重维度来“互文性”阐释当代社会的日常审美景观。一方面,考察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之下的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等美学新形态的萌生与勃兴,追踪“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在21世纪中国的理论旅行,并在与唯美主义的“为生活而艺术”、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等生活价值观念的对比过程中,探讨一种“日常生活美学”的可能性,其中不乏对当代审美泛化的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主要以新型公共艺术为典型,分析自杜尚、安迪·沃霍尔以来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弭,揭示当下艺术“祛魅”与“跨界”等的具体表征,并对中国文化艺术在全球化,本土化的对抗与对话关系中的发展问题予以了个人化思考。

目录
上编 日常生活的美学思考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还原
  二 “老上海”日常审美景观
  三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表征
  四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五 日常生活与感性
  六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走向“日常生活美学”
 “内外兼修”:消费主义时代的身体美学
  一 “身体美学”的提议
  二 身体:从工具到本体
  三 消费视像与身体美学悖论
 颓废:一种现代审美范畴?
  一 回到“颓废”概念本身
  二 “世纪末”的精神产儿
  三 颓废文艺及其美学品格
  四 颓废作为一种审美范畴
 唯美主义:“审美现代性的头一个产儿”
  一 唯美派的“缪斯情结”和“纨绔精神”
  二 唯美主义的矛盾品格
 唯美主义艺术的非道德化解读
  一 唯美主义与资产阶级道德
  二 “所有的艺术都是非道德的”
  三 唯美主义歧途:从“非道德”到“反道德”
 唯美主义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唯美主义者的日常审美规划
  二 线性时间的断裂与审美的资本化
 “慢慢走,欣赏啊!”——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理念
  一 启蒙救亡语境下的人生选择
  二 宗白华之“艺术的人生观”
  三 朱光潜之“人生艺术化”
  四 现代“人生艺术化”之精神内核
  五 现代“人生艺术化”之价值批判与当下启示
 是谁在撩动逝去青春的琴弦?——“80后”集体怀旧之文化解读
下编 当代艺术的生活转向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构建——21世纪中国公共艺术生态考察
  一 城市化与“城市家具”
  二 多重权力话语支配下的中国公共艺术
  三 公共艺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四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契合
 日常生活审美与21世纪中国公共艺术
  一 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分化
  二 艺术重返生活与审美回归感性
  三 公共艺术的出场
  四 艺术的公共性与审美的民主化
  五 审美民主化:任重而道远
 从城市雕塑走向公共艺术——“2012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活动随想
 跨界:艺术发展的未来趋向?
  一 艺术跨界:后现代去分化的产物
  二 艺术跨界的类型谱系
  三 艺术跨界并非无界
 艺术的祛魅与世俗化——本雅明的艺术现代性理论
  一 “作为生产者的作家”
  二 “灵韵”艺术的终结
  三 “灵韵”在“震惊”体验中四散
  四 “灵韵”消逝后的挽歌轻唱
 安迪·沃霍尔与当代艺术审美——从“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亚洲巡展谈起
 波普艺术与政治造像——安迪·沃霍尔的多彩毛泽东肖像画
 文艺应吹什么样的“中国风”?——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谈起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