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26551
  • 1-1
  • 175114
  • 0043150306-9
  • 平装
  • 16流
  • 2013年7月
  • 165
  • 236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H315.9
  • 英语
  • 本专科
作者简介
叶子南,浙江绍兴人。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外语系。近十多年来任教于美国加州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语言学院。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简要地介绍了概念隐喻、语言隐喻、源域、目标域、影射等认知隐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再从跨文化的角度切入,拉近认知隐喻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关系,讨论了对等、文本、目的、前景化、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隐喻价值、翻译决策等一系列翻译议题,并用大量单句、段落、篇章的实例分析讨论译者面临的实际问题。每章后还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堪称是一本实用的翻译教科书,为翻译实践研究开启了一个新天地。
目录
第一章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
  1.1  传统隐喻观和认知隐喻观的区别
    翻译教学的隐喻新视角  
    认知隐喻理论的基础
    传统隐喻理论的基本特征
    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特征
  1.2  为什么要用隐喻
    体验、动因和映射
    非隐喻语言空间有限
  1.3  语言隐喻无处不在
    生活语言申的隐喻
    专业语言中的隐喻
    文学语言中的隐喻
  1.4  本章内容概要  
第二章  从跨文化角度看隐喻
  2.1  隐喻的跨文化视角
    隐喻体验和常见事物的跨文化特征
    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
    映射、蕴涵和混合
    多个源域概念对应单个目标域概念
    单个源域概念对应多个目标域概念
    意象图式隐喻和意象隐喻
    隐喻的常规性
    隐喻的概括性
  2.2  概念隐喻跨文化案例分析
  2.3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三章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翻译
  3.1  从对等原则的角度看隐喻和翻译
    翻译对等原則简述
    认知对等概念的提出
    对认知对等观点的评论
  3.2  从文本类别、翻译目的角度看隐喻
    文本分析有何意义
    不同文本中隐喻的处理
    翻译目的视角简介
    翻译目的和隐喻处理
  3.3  前景化概念在分析隐喻时的作用
    前景化概念的提出
    前景化概念的发展
    前景化、隐喻和翻译
  3.4  本章内容概要
第四章  文学中的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
  4.1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文学语言
  4.2  认知隐喻与文学翻译
    从隐喻的角度看文学翻译
    注重宏观对等的文学翻译理论
    微观宏观或求平衡或各得其所
  4.3  本章内容概要
第五章  更多与翻译实践相关的议题
  5.1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翻译的理解和表达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译者的理解
    从隐喻角度看译者的表达
  5.2  一词多义的隐喻基础与翻译
    一词多义现象简述
    一词多义现象对翻译的启示
  5.3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看词性转换和翻译
    认知语言学家眼里的词性
    认知词性观对翻译的启示
  5.4本章内容概要
第六章  从隐喻角度看翻译决策
  6.1  隐喻的价值判断和翻译中隐喻的取舍
    对原文中隐喻价值的判断
    隐喻取舍的文本因素
    隐喻取舍的目的因素
  6.2  更多“翻译”还是更多“释义”
    翻译概念和释义概念的界定
    翻译和释义概念的应用
  6.3  从隐喻的角度看准确性
    在不同语境中诠释准确的涵义
    过于准确的致命弱点
  6.4本  章内容概要
第七章  隐喻翻译实例分析(单句)
    7.1  Deep一词的分析和翻译
    7.2  意象图式隐喻的分析与翻译
    7.3  强烈意象隐喻的分析与翻译
第八章  隐喻翻译实例分析(段落)
  8.1  非文学文本中隐喻的分析与翻译
  8.2  文学文本中隐喻的分析与翻译
第九章  隐喻翻译实例分析(篇章)
  9.1  west Unique,Not Universal片段翻译分析
  9.2  The Dumbest Generation片段翻译分析
  9.3  Economic:Explained片段翻译分析
  9.4  The Meaning of the 21st Century片段翻译分析
  9.5  Emerson’s Friendship诗作翻译分析
附录供分析和翻译用的英文原文
主要参考文献
起于心还是缘于物(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