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6-0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课程与教学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204304
  • 1版
  • 169966
  • 60257475-8
  • 16开
  • 2016-08
  • 260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423
  • 教育学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作者简介
索桂芳,女,1967年5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现任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单位理事。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多年来一直进行教学模式与设计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天津教育》、《当代教育科学》、《教学管理》、《教育探索》、《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校长与课程教学》、《教育学》等教材任副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先后承担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教育厅课题以及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承担本科生课程论、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专题研究、教学论专题研究等课程。曾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索桂芳著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共计12章,其中包括课程与教学论概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与教学、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与教学反思,课程与教学评价,课程管理。
目录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含义及关系
    一、课程的含义与课程观
    二、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观
    三、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
    二、建立期
    三、繁荣期
  第四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第二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重建课程结构
    二、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三、改善课程实施(教学)过程
    四、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五、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第三章 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三、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四、主要的课程论流派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述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涵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三、课程与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
    一、课程目标的表述
    二、教育目标分类
    三、教学目标陈述的一般准则l07“
    四、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五章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课程内容的理解
    一、课程内容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的构成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依据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二、课程资源的特征
    三、课程资源的分类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
    一、新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
    二、关于教材处理的新课程理念
第六章 课程组织
  第一节 课程组织的概述
    一、课程组织的概念
    二、课程组织的意义
    三、课程组织的准则
  第二节 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六、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第三节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教科书
  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I1侣
    一、均衡性原则
    二、综合性原则
    三、选择性原则
第七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
  第一节 课程实施概述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二、课程实施的意义
    三、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第二节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课程改革方案本身的特征
    二、学校内部因素的特征
    三、学校外部因素的特征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
    二、教学的任务
第八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
  第二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第九章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
  第一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节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国外流行的教学模式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第十章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与教学反思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与分析
  第二节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概述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
    四、教学反思的原则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的过程
第十一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概念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以主体为依据的分类
    二、以评价标准为依据的分类
    三、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和方法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模式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程序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准备阶段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实施阶段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处理阶段
  第五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新发展
    一、表现性评价
    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第十二章 课程管理
  第一节 课程管理概述
    一、课程管理的含义
    二、课程管理的意义
    三、课程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课程管理模式
    一、课程管理的主要模式
    二、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历史沿革
    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