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 / 高等院校师范生通识课系列教材
¥49.00定价
作者: 唐德海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191918
- 1-14
- 150291
- 60257443-6
- 16开
- 2015-08
- 292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40
- 教育类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结合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以师范生未来的专业发展为导向,涵盖全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中与教育学原理相关的考试要点,较为全面地介绍教育、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教师、学生、班级管理、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等知识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读 2
一 、 教育概念认读 2
二 、 教育属性认读 4
第 二 节 教育的构成要素 5
一 、 教育者 5
二 、 受教育者 6
三 、 教育影响 6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7
一 、 教育的起源 7
二 、 教育的发展过程 9
第二章 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 20
一 、 教育学产生于以教育为职业 、 稳定的教师队伍 20
二 、 教育学产生于教育职业的特殊要求 21
三 、 教育学产生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21
第 二 节 教育学的发展 22
一 、 教育学的萌芽期 22
二 、 教育学的雏形期 22
三 、 教育学的发展期 23
四 、 教育学的深化期 25
第三章 教育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28
一 、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28
二 、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30
三 、 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33
四 、 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38
第 二 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39
一 、 人的发展概述 40
二 、 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41
三 、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44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51
一 、 教育目的的概念 51
二 、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 教育目标 52
三 、 教育目的的功能 52
四 、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54
第 二 节 教育目的理论 55
一 、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55
二 、 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58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60
一 、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 60
二 、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61
三 、 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62
四 、 素质教育 63
第四节 全面发展教育 64
一 、 德育 65
二 、 智育 65
三 、 体育 65
四 、 美育 66
五 、 劳动技术教育 66
六 、 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67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72
一 、 学制的概述 72
二 、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76
第 二 节 我国现行学制解读 86
一 、 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87
二 、 对我国学制的基本认识 89
第三节 我国的义务教育 95
一 、 义务教育概述 95
二 、 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 98
第四节 发达国家学制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103
一 、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103
二 、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104
三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104
四 、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多样化 106
五 、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07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11
一 、 课程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111
二 、 课程的类型 114
三 、 课程发展的影响因素 118
第 二 节 课程设计 119
一 、 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19
二 、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19
三 、 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20
四 、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21
第三节 课程目标 123
一 、 课程目标的概念 123
二 、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23
三 、 三维课程目标 124
第四节 课程实施 125
一 、 课程实施的概念 125
二 、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25
三 、 课程实施的结构层次 127
第五节 课程评价 128
一 、 课程评价的概念 128
二 、 课程评价的取向 128
三 、 课程评价的功能 129
四 、 课程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130
第六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32
一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32
二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33
三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34
四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136
第七节 校本课程开发 140
一 、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40
二 、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40
三 、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141
四 、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142
五 、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及局限 143
第七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的基本认识 147
一 、 教学概述 147
二 、 教学的历史发展 148
三 、 教学和其他概念的关系 150
第 二 节 教学实践基础 151
一 、 教学过程 151
二 、 教学原则 155
三 、 教学方法 158
四 、 教学策略 163
第三节 有效教学 165
一 、 教学基本环节的有效展开 165
二 、 有效进行教学组织 170
第八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集体 176
一 、 班级概述 176
二 、 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177
三 、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78
第 二 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 179
一 、 课堂管理的原则 179
二 、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81
三 、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183
四 、 课堂纪律及其有效管理 189
五 、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194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199
一 、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99
二 、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200
三 、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201
第四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13
一 、 课外活动的含义和特点 213
二 、 课外活动的意义 215
三 、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16
四 、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220
第五节 学校 、 家庭 、 社会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222
一 、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222
二 、 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 224
第九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 师 229
一 、 教师职业 229
二 、 教师专业化发展 234
第 二 节 学 生 241
一 、 不同的学生观 241
二 、 学生的本质属性 242
三 、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244
第三节 师生关系 247
一 、 师生关系的含义及作用 247
二 、 良好师生关系的表现 248
第十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说 255
一 、 教育研究的含义 255
二 、 教育研究的特征 255
三 、 教育研究的类型 256
四 、 教育研究的过程 258
第 二 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64
一 、 观察法 264
二 、 调查法 265
三 、 实验法 268
四 、 历史法 271
五 、 个案法 272
六 、 比较法 272
七 、 行动研究法 273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读 2
一 、 教育概念认读 2
二 、 教育属性认读 4
第 二 节 教育的构成要素 5
一 、 教育者 5
二 、 受教育者 6
三 、 教育影响 6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7
一 、 教育的起源 7
二 、 教育的发展过程 9
第二章 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 20
一 、 教育学产生于以教育为职业 、 稳定的教师队伍 20
二 、 教育学产生于教育职业的特殊要求 21
三 、 教育学产生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21
第 二 节 教育学的发展 22
一 、 教育学的萌芽期 22
二 、 教育学的雏形期 22
三 、 教育学的发展期 23
四 、 教育学的深化期 25
第三章 教育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28
一 、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28
二 、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30
三 、 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33
四 、 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38
第 二 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39
一 、 人的发展概述 40
二 、 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41
三 、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44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51
一 、 教育目的的概念 51
二 、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 教育目标 52
三 、 教育目的的功能 52
四 、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54
第 二 节 教育目的理论 55
一 、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55
二 、 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58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60
一 、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 60
二 、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61
三 、 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62
四 、 素质教育 63
第四节 全面发展教育 64
一 、 德育 65
二 、 智育 65
三 、 体育 65
四 、 美育 66
五 、 劳动技术教育 66
六 、 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67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72
一 、 学制的概述 72
二 、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76
第 二 节 我国现行学制解读 86
一 、 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87
二 、 对我国学制的基本认识 89
第三节 我国的义务教育 95
一 、 义务教育概述 95
二 、 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 98
第四节 发达国家学制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103
一 、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103
二 、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104
三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104
四 、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多样化 106
五 、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07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11
一 、 课程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111
二 、 课程的类型 114
三 、 课程发展的影响因素 118
第 二 节 课程设计 119
一 、 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19
二 、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19
三 、 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20
四 、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21
第三节 课程目标 123
一 、 课程目标的概念 123
二 、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23
三 、 三维课程目标 124
第四节 课程实施 125
一 、 课程实施的概念 125
二 、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25
三 、 课程实施的结构层次 127
第五节 课程评价 128
一 、 课程评价的概念 128
二 、 课程评价的取向 128
三 、 课程评价的功能 129
四 、 课程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130
第六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32
一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32
二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33
三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34
四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136
第七节 校本课程开发 140
一 、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40
二 、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40
三 、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141
四 、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142
五 、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及局限 143
第七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的基本认识 147
一 、 教学概述 147
二 、 教学的历史发展 148
三 、 教学和其他概念的关系 150
第 二 节 教学实践基础 151
一 、 教学过程 151
二 、 教学原则 155
三 、 教学方法 158
四 、 教学策略 163
第三节 有效教学 165
一 、 教学基本环节的有效展开 165
二 、 有效进行教学组织 170
第八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集体 176
一 、 班级概述 176
二 、 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177
三 、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78
第 二 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 179
一 、 课堂管理的原则 179
二 、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81
三 、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183
四 、 课堂纪律及其有效管理 189
五 、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194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199
一 、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99
二 、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200
三 、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201
第四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13
一 、 课外活动的含义和特点 213
二 、 课外活动的意义 215
三 、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16
四 、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220
第五节 学校 、 家庭 、 社会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222
一 、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222
二 、 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 224
第九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 师 229
一 、 教师职业 229
二 、 教师专业化发展 234
第 二 节 学 生 241
一 、 不同的学生观 241
二 、 学生的本质属性 242
三 、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244
第三节 师生关系 247
一 、 师生关系的含义及作用 247
二 、 良好师生关系的表现 248
第十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说 255
一 、 教育研究的含义 255
二 、 教育研究的特征 255
三 、 教育研究的类型 256
四 、 教育研究的过程 258
第 二 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64
一 、 观察法 264
二 、 调查法 265
三 、 实验法 268
四 、 历史法 271
五 、 个案法 272
六 、 比较法 272
七 、 行动研究法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