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88962
  • 1版
  • 98127
  • 43180753-6
  • 平装
  • 16开
  • 2017年10月
  • 431
  • 220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621
  • 教育
  • 本专科
作者简介
张蕊,教育学硕士,公共管理博士/博士后;2002年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009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现任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上海市第三批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上海市中小学德育教导跟岗基地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学科德育"是上海中小学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提出的重要主张,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期探索育人之道的重要实践。
目前,小学德育存在着"重智轻德"、"学科德育"被忽视、"德育活动"缺少新意、"网络文化"渗透影响巨大的问题,而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挖掘这些德育因素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中,可以取得教学和教育双赢的效果。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了解目前学科德育的相关成果,分析并梳理学科德育的经验和模式,并立足于学校的文化特色,构建了学科德育的润物无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触类旁通等原则,在德育目标、序列化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目录
**章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一)“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学科教学与德育存在隔离现象

(三)校内外各类德育活动缺少新意

(四)“新媒体”不断冲击学校教育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价值

(一)学科德育是倡导“立德树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二)学科德育是落实上海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德育为先”战略的需要

(三)学科德育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作用的有效载体

(四)学科德育是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和进行“两纲”教育主要抓手

第二章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学科德育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一)文献分析研究

(二)现状调查研究

(三)课程开发研究

(四)方法创新研究

(五)效能评价研究

四、研究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方案

第三章文献分析



目录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研究


一、国内外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模式及特点

(一)德育目标

(二)德育模式

(三)德育特点

二、学科德育的重要地位、实践方法和实施困境

(一)学科德育的重要地位

(二)学科德育的实践方法

(三)学科德育的实施困境

三、学科德育理论研究对本课题的启发和思考

(一)学科德育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二)挖掘学科德育之中所蕴含的各德育因素

(三)不断提升各学科的所有教师的育德能力

第四章现状调研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一)为何是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三、对调查结果的反思

(一)不断为德育正本清源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

(三)改革德育的管理方式


第五章校本德育课程开发

一、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

(一)上海课程改革的体系要求

(二)浦江**小学的教育目标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基础

(一)浦江**小学的课程概况

(二)浦江**小学的课程特色

(三)浦江**小学的课程架构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过程

(一)**阶段:确立课程目标

(二)第二阶段:制订课程方案

(三)第三阶段:逐步建构课程

第六章学科德育方法创新

一、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的原则

(一)“润物无声”原则

(二)“循序渐进”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

(四)“触类旁通”原则

二、小学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路径及方法

(一)纵向:建立专业学科序列性德育目标

(二)横向:进行综合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

(三)综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智慧


第七章基本成效

一、小学学科德育的效能评价

(一)学科德育效能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学科德育效能评价的主要方法

(三)学科德育的效能分类评价指标

二、实践效果

(一)逐步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二)逐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逐步促进学校内涵品质的发展

(四)形成小学学科德育的基本对策

三、基本结论

(一)传承的摇篮,创新的沃土

(二)信息化融合,研教中创生

(三)以“德”立为本,“树”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