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 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 陈旭远
出版时间:2012-01-1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32940
- 1
- 81475
- 40216313-3
- 平装
- 16开
- 2012-01-16
- 400
- 300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423
- 教育类
本书按照“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的内在逻辑主线将课程与教学整合起来,架构了全书的整体框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课程价值、课程内容、课程的类型与结构等;“实施部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管理与评价部分”包括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课程与教学评价等。
本书简明地阐述了有关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帮助读者整体把握课程与教学的学科体系;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读者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突出特色是强调研究性,客观介绍当前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并反映研究的现状,以引领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书适合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阅读。
前辅文
专题一 课程与教学论的永恒主题:发展与困惑
一、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分析
(一)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二)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三)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趋向
二、 课程与教学的概念探析
(一) 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二) 课程的多种定义
(三) 对教学含义的界定
(四)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三、 课程与教学的演进理路
(一) 传统教学论发展的三个界碑
(二)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杜威的教学思想
(三) 20世纪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
(四) 现代课程论的发展过程
(五) 课程论发展的主要流派
(六)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趋势
四、 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来源
(一) 心理学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来源
(二) 社会学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来源
(三) 哲学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来源
专题二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追问
一、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演变
(一) “主知主义”教学价值取向
(二) 形式主义教学价值取向
(三) 实用主义教学价值取向
(四) 社会人本主义教学价值取向
(五) 自然人本主义教学价值取向
二、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表达
(一) 知识价值
(二) 能力价值
(三) 品格价值
(四) 方法价值
三、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载体
(一) 课程与教学价值载体的主体
(二) 课程与教学价值载体的要素
四、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立场
(一)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立场应立足于文化视野
(二)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立场应体现人文精神
(三) 课程与教学的价值立场应关注生活
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价值理想
(一) 关于“生命化教学”的价值理想
(二) 关于“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理想
(三) 关于“对话教学”的价值理想
专题三 课程内容
一、 基本原理
(一) 课程内容的含义
(二) 课程内容的选择
(三)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思辨
(一) 传统课程内容的弊端
(二) 新课程内容的要求
三、 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要不要知识与要什么样的知识
(二) 历史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话
(三) 如何理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四) 重视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走向何处
专题四 课程的结构与类型
一、 课程结构与类型概述
(一) 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内涵
(二) 我们倡导什么样的课程结构
(三) 新的课程结构“新”在哪里
二、 必修课与选修课:融合还是对立
(一)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涵
(二)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三) 选修课低效的原因
三、 分科与综合:绝对还是相对
(一)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含义
(二)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由来及特点
(三)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四) 综合课程:理想与现实之间
四、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一)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二)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及策略
(三) 走向校本天地宽
专题五 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
一、 基本原理
(一) 课程管理的含义
(二) 课程管理的类别
(三) 课程管理的结构
(四) 课程管理的任务
(五) 国内外课程管理模式
二、 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一) 校本课程的地位——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完善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定位
(四)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三、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研究
四、 争论的热点与困惑
(一) 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必须要编写校本教材
(二)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否共存
(三) “学校课程”是否就是“校本课程”
专题六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一) 何谓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的功能
二、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二)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三) 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理论
(四)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
三、 教学目标设计
(一) 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 明确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
(三)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四、 当前热点问题讨论
(一) 对三维目标提法的讨论
(二) 究竟应该怎样实施三维目标——当前实践领域棘手的问题
专题七 教学设计
一、 必要的争论——李秉德与何克抗的对话
二、 教学设计的本体论研究——思考的逻辑起点
(一) 剥开神秘的面纱——教学设计究竟是什么
(二) 教学设计的特点
(三) 教学设计的功能
三、 寻找教学设计的源头和根基——教学设计立足的理论基础何在
(一) 系统理论
(二) 传播理论
(三) 学习理论
(四) 教学理论
四、 探求实践的智慧——教学设计背景分析都分析什么
(一) 学习需要分析
(二) 学习内容分析
(三) 学习者分析
专题八 教学过程
一、 教学过程概述
(一) 教学过程本质的研究概述
(二) 教学过程的特点
(三) 教学过程的功能
二、 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 教学过程构成要素概述
(二) 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三) 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分析
三、 教学过程的实施步骤
(一) 古今中外关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探讨
(二) 典型六阶段说及其质疑
四、 教学过程的实施原则
专题九 教学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结构和功能
(一) 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 教学模式的特点
(三) 教学模式的结构
(四) 教学模式的功能
二、 国内教学模式及评价
(一)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二)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三)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四)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五)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六)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七) 集体教学模式
三、 国外教学模式及评价
(一) 程序教学模式
(二)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三)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四)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五) “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四、 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
(一)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科学化
(二) 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三) 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 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专题十 教学组织形式
一、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一) 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
(三)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演变
二、 我国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 班级授课制
(二) 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三)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四) 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专题十一 教学手段
一、 教学手段的内涵、类型、特性及功能
(一) 教学手段的内涵及类型——兼论其与教学方法内涵的区别
(二) 教学手段的特性
(三) 教学手段的功能
二、 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一) 教学手段的选用原则
(二) 无形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 有形教学手段有效运用的条件
三、 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
(一) 现代化
(二) 学习化
(三) 信息化
专题十二 教学艺术
一、 教学艺术的含义是什么——兼论与普通艺术的区别及联系
(一) 教学艺术的概念
(二) 教学艺术与普通艺术的区别及联系
二、 教学艺术的特点和功能
(一) 教学艺术的特点
(二) 教学艺术的功能
三、 教学“双声”语言艺术——特点及表达技巧
(一) 双声语言的意义
(二) 双声语言的特点
(三) 双声语言的表达技巧
四、 教学启发的艺术——要求及方法的阐述
(一) 教学启发艺术的要求
(二) 教学启发艺术的方法
五、 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艺术——特征及实施策略
(一) 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二)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三)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专题十三 课程与教学评价
一、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演进历程
(一)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评价:以关注目标达成度为主流
(二)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评价:转向对课程与教学价值的关注
(三) 走进21世纪的评价:关注目标与关注价值并重
二、 课程评价
(一) 课程评价的概念
(二) 课程评价的内容
(三) 课程评价的功能
(四) 课程评价的类型
(五) 课程评价的模式
(六) 课程评价的基本操作步骤
三、 教学评价
(一) 教学评价的概念
(二) 教学评价的类型
(三) 教学评价的功能
(四) 教学评价的原则
四、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构建发展性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
(一)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点
(三) 发展性评价的方法
五、 对考试的学理认识
(一) 考试之弊
(二) 考试之利
(三) 考试改革的“应然”趋向与当前考试的“实然”状况
(四) 科学的考试观与考试教育教学功能的理性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