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5-06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数字中国》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503023
  • 1-1
  • 560145
  • 平塑勒
  • 16开
  • 2025-06
  • 337
  • 244
  • 经济学
  • 本科 高职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我国高质量发展对新文科、新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迫切需求,主要介绍了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治理等,是了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入门教材。本书内容主要从数字中国建设概况、数据要素市场、数字经济产业、数字治理、数字监管等方面展开,秉持从宏观—中观—微观逐步递进的原则,将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引入教材之中。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数字经济在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读者对数字中国战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数字经济理论在国家治理、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应用和挑战。 __eol__无论你是企业家、专业人士,还是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学生,阅读本书都将帮助你了解数字经济在大国竞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帮助你成为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和强大的应用分析能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为你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录
第一章 数字中国建设的概况 1__eol__第一节 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1__eol__一、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 __eol__ 选择 1__eol__二、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抢占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2__eol__三、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__eol__ 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__eol__四、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__eol__ 必然选择 2__eol__第二节 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阶段、方向和重点 3__eol__一、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阶段 3__eol__二、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方向 8__eol__三、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重点 9__eol__第三节 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趋势 9__eol__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10__eol__二、数字社会普惠化 12__eol__三、共享共治的数字化治理 13__eol__第四节 数字中国建设的历史使命与形势挑战 13__eol__一、数字中国建设的历史使命 13__eol__二、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挑战 14__eol__第二章 数据要素市场改革与发展 16__eol__第一节 数据要素理论问题概述 16__eol__一、数据要素的特征与独特属性 16__eol__二、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 19__eol__三、数据要素“三权分置”的产权制度理论 23__eol__第二节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现状 25__eol__一、数据要素市场政策布局与实践:顶层设计与配套措施 26__eol__二、数据要素市场政策布局与实践:数据流通 28__eol__三、数据要素市场供需对接向多行业扩展 31__eol__第三节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障碍 34__eol__一、权利归属难以界定,有待建立产权制度 35__eol__二、估值定价缺乏依据,有待发挥市场作用 36__eol__三、流通规则尚不完善,有待鼓励积极探索 37__eol__四、流通技术仍未成熟,有待强化技术支撑 37__eol__第四节 我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未来展望 38__eol__一、以开放共享为抓手释放数据体量优势 38__eol__二、以质量管理为突破激活数据资源价值 39__eol__三、以交易流通为关键活跃数据要素市场 40__eol__四、以风险规制为重点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41__eol__第三章 数字产业集群化 42__eol__第一节 数字产业集群的理论与现实 42__eol__一、数字产业集群的概念 42__eol__二、数字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46__eol__第二节 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 51__eol__一、数字产业集群的全球发展概况 51__eol__二、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56__eol__第三节 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制约 61__eol__一、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因素 62__eol__二、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63__eol__三、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64__eol__第四节 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目标与政策配套 65__eol__一、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目标 65__eol__二、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配套 67__eol__第四章 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69__eol__第一节 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基本理论 69__eol__一、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内涵和作用 69__eol__二、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70__eol__三、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的发展阶段 71__eol__第二节 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国外探索和实践 72__eol__一、欧盟的探索与实践 72__eol__二、英国的探索与实践 73__eol__三、美国的探索与实践 74__eol__四、日本的探索与实践 74__eol__第三节 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国内探索和实践 75__eol__一、顶层设计的初步确立 75__eol__二、具体发展路径的规划 76__eol__三、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的成功经验 77__eol__第四节 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推进策略 80__eol__一、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80__eol__二、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 81__eol__第五章 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 84__eol__第一节 数字乡村的发展现状 84__eol__一、数字乡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84__eol__二、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 86__eol__三、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路径 91__eol__第二节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92__eol__一、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和发展现状 93__eol__二、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 95__eol__三、案例:“菜鸟乡村”建设 95__eol__第三节 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 97__eol__一、乡村产业数字化的现状 97__eol__二、乡村产业数字化与乡村振兴 99__eol__三、案例:“电商企业+农户”发展模式 100__eol__第四节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101__eol__一、乡村治理数字化的现状 102__eol__二、乡村治理数字化与乡村振兴 103__eol__三、案例:“1612”数字治理体系 104__eol__第六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信用体系 107__eol__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概述 107__eol__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定义 107__eol__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0__eol__三、大数据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 111__eol__第二节 数字技术与企业信用识别 113__eol__一、数字技术与企业信用画像 113__eol__二、数据挖掘与信用风险评估 118__eol__第三节 区块链技术重构信用交易体系 120__eol__一、传统信用交易体系存在的问题 120__eol__二、区块链技术在信用交易中的优势 124__eol__三、区块链技术在信用交易中的应用案例 126__eol__第四节 数字化信用监管 129__eol__一、数字化信用监管的概念和原理 129__eol__二、大数据背景下的信用监管体系 130__eol__三、信用监管机制存在的制约 134__eol__第七章 城市数字化建设 138__eol__第一节 城市数字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38__eol__一、城市数字化建设的背景 138__eol__二、城市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140__eol__第二节 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国内外实践 141__eol__一、新加坡数字化建设实践 141__eol__二、上海市数字化建设实践 143__eol__三、南通市市域数字化建设实践 147__eol__第三节 城市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制约 150__eol__一、城市数字化的推进速度与认识不准确的矛盾 151__eol__二、海量数据汇聚与开发应用能力不足的矛盾 151__eol__三、数据共享需求与部门壁垒之间的矛盾 151__eol__四、巨额资金需求与财政资金有限的矛盾 151__eol__五、数字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 152__eol__第四节 优化城市数字化建设的路径 152__eol__一、全面准确认识城市数字化建设工作 152__eol__二、建立供需对接平台,开发创新应用场景 153__eol__三、“量”和“质”并重,高质量归集数据 153__eol__四、合理统筹推进数字人才队伍建设 153__eol__五、加快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实现城市数据增值 154__eol__第五节 案例专栏:南通市新机场和违建智慧管控创新应用 154__eol__一、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简介 154__eol__二、新机场和违建智慧管控创新应用 155__eol__第八章 数字新业态对税收体制的冲击和挑战 158__eol__第一节 数字新业态对传统国际税收体系的挑战 158__eol__一、跨境业务和税收逃避 158__eol__二、数字新业态的典型案例 160__eol__三、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163__eol__第二节 应对数字新业态挑战的国际税收协定 165__eol__一、国际协调和多边协定 165__eol__二、打击国家税基侵蚀的BEPS行动计划 165__eol__三、双支柱的发展和推进 170__eol__第三节 国际视域下的数字税收实践与经验 171__eol__一、关于数字税的国际争议 171__eol__二、征收数字税的国际经验 172__eol__三、中国的应对与未来展望 174__eol__第九章 税收征管数字化 175__eol__第一节 税收征管数字化概述 175__eol__一、税收征管数字化的理论基础 175__eol__二、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实践 176__eol__三、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定义 176__eol__四、税收征管数字化的意义 177__eol__第二节 税源数字化 178__eol__一、增值税税源的数字化 179__eol__二、所得税税源的数字化 181__eol__第三节 税收管理数字化 183__eol__一、“互联网+”电子税务局建设 183__eol__二、电子发票改革 185__eol__三、“大数据+”纳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