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9787560660745
- 1-1
- 422488
- 61223437-7
- 平装
- 异16开
- 2021-05
- 112
- 140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F426.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现行国家政策、行业现状的分析,以及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碳中和”背景下智慧能源发展机遇、智慧能源体系建设、绿色金融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碳经济模式、创新技术发展、储能产业发展等,并给出了大量的案例,引导读者了解“碳达峰、碳中和”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可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管理工程、企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普及“碳达峰、碳中和”专业知识的参考书。
本书可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管理工程、企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普及“碳达峰、碳中和”专业知识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智慧能源发展要抓住“碳中和”机遇 2
1.1 相关概念浅释 3
1.2 智慧能源系统构成 3
1.3 智慧能源技术特征 4
1.4 智慧能源政策背景 4
1.5 智慧能源市场规模 5
1.6 “十四五”时期智慧能源发展机遇 6
第二章 “碳中和”背景下智慧能源体系建设 7
2.1 智慧能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8
2.2 智慧能源体系建设 10
2.3 智慧能源体系建设在“碳中和”背景下的重要意义 11
第三章 “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 13
3.1 国内减碳目标预测 14
3.2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减碳规划路径 14
3.3 绿色金融规模预测 16
3.4 绿色金融支持智慧能源案例 17
3.5 绿色金融政策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 18
第四章 “碳中和”催生“碳”经济 19
4.1 能源格局调整 20
4.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 21
4.3 碳配额制度促进碳经济发展 22
4.4 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第五章 “碳中和”背景下创新技术发展 24
5.1 能源大数据技术 25
5.2 智慧云平台技术 25
5.3 智能控制技术 26
5.4 区块链技术 26
5.5 碳汇区块链 27
5.6 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27
5.7 碳中和生态系统 28
5.8 创新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 28
第六章 智慧供热是实现清洁低碳采暖的重要途径 30
6.1 清洁低碳采暖的发展现状 31
6.2 智慧供热在清洁低碳采暖中的作用 32
6.3 智慧供热是实现清洁低碳采暖的有效途径 33
6.4 智慧供热推动采暖市场高质量发展 34
第七章 智慧储热实现采暖近零排放 36
7.1 智慧储热的定义 37
7.2 国外智慧储热技术的应用 37
7.3 国内智慧储热技术的应用 38
7.4 智慧储热技术的发展潜力 39
7.5 移动式智慧储热采暖系统 40
7.6 智慧储热技术在高海拔极寒地区的应用 40
7.7 “碳中和”背景下智慧储热技术的发展 41
第八章 智慧能源推动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 43
8.1 生态工业园区智慧能源的发展现状 44
8.2 生态工业园区智慧能源技术的应用 45
8.3 智慧能源在生态工业园区的作用 47
8.4 智慧能源促进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 48
第九章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50
9.1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国外发展历程 51
9.2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国内发展历程 52
9.3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应用形式 53
9.4 多能互补在“碳中和”背景下的作用 54
第十章 “碳中和”背景下区域能源的发展 56
10.1 发展区域能源的必要性 57
10.2 国内外区域能源的发展现状 58
10.3 区域能源的适用性 60
10.4 区域能源的技术类型 60
10.5 区域能源的社会效益 63
第十一章 “碳中和”背景下储能产业的发展 65
11.1 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66
11.2 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 67
11.3 储能产业的应用范围 68
11.4 空气动力储存系统的技术原理 69
11.5 空气动力储存发电系统的发展前景 71
11.6 空气动力储存发电系统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72
第十二章 光储热泵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应用 74
12.1 西藏地区清洁采暖技术应用前景 75
12.2 光储热泵采暖技术原理及系统特征 76
12.3 几种采暖形式技术性能及经济对比分析 77
第十三章 动态控制模型在智慧能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0
13.1 动态控制模型概述 81
13.2 动态控制模型分类 81
13.3 动态控制模型在智慧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83
下篇 案 例
案例一 某大型医院智慧能源系统 86
案例二 某城市综合体智慧能源系统 92
案例三 某职教城智慧能源系统 100
案例四 某大型工业园区智慧能源系统 103
案例五 某大学校区智慧能源系统 108
案例六 某国家级新区智慧能源规划 112
案例七 某工业园智慧能源规划 117
附录 “十四五”绿色能源发展规划(摘录) 119
参考文献 130
1.1 相关概念浅释 3
1.2 智慧能源系统构成 3
1.3 智慧能源技术特征 4
1.4 智慧能源政策背景 4
1.5 智慧能源市场规模 5
1.6 “十四五”时期智慧能源发展机遇 6
第二章 “碳中和”背景下智慧能源体系建设 7
2.1 智慧能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8
2.2 智慧能源体系建设 10
2.3 智慧能源体系建设在“碳中和”背景下的重要意义 11
第三章 “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 13
3.1 国内减碳目标预测 14
3.2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减碳规划路径 14
3.3 绿色金融规模预测 16
3.4 绿色金融支持智慧能源案例 17
3.5 绿色金融政策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 18
第四章 “碳中和”催生“碳”经济 19
4.1 能源格局调整 20
4.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 21
4.3 碳配额制度促进碳经济发展 22
4.4 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第五章 “碳中和”背景下创新技术发展 24
5.1 能源大数据技术 25
5.2 智慧云平台技术 25
5.3 智能控制技术 26
5.4 区块链技术 26
5.5 碳汇区块链 27
5.6 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27
5.7 碳中和生态系统 28
5.8 创新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 28
第六章 智慧供热是实现清洁低碳采暖的重要途径 30
6.1 清洁低碳采暖的发展现状 31
6.2 智慧供热在清洁低碳采暖中的作用 32
6.3 智慧供热是实现清洁低碳采暖的有效途径 33
6.4 智慧供热推动采暖市场高质量发展 34
第七章 智慧储热实现采暖近零排放 36
7.1 智慧储热的定义 37
7.2 国外智慧储热技术的应用 37
7.3 国内智慧储热技术的应用 38
7.4 智慧储热技术的发展潜力 39
7.5 移动式智慧储热采暖系统 40
7.6 智慧储热技术在高海拔极寒地区的应用 40
7.7 “碳中和”背景下智慧储热技术的发展 41
第八章 智慧能源推动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 43
8.1 生态工业园区智慧能源的发展现状 44
8.2 生态工业园区智慧能源技术的应用 45
8.3 智慧能源在生态工业园区的作用 47
8.4 智慧能源促进工业园区低碳化发展 48
第九章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50
9.1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国外发展历程 51
9.2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国内发展历程 52
9.3 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应用形式 53
9.4 多能互补在“碳中和”背景下的作用 54
第十章 “碳中和”背景下区域能源的发展 56
10.1 发展区域能源的必要性 57
10.2 国内外区域能源的发展现状 58
10.3 区域能源的适用性 60
10.4 区域能源的技术类型 60
10.5 区域能源的社会效益 63
第十一章 “碳中和”背景下储能产业的发展 65
11.1 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66
11.2 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 67
11.3 储能产业的应用范围 68
11.4 空气动力储存系统的技术原理 69
11.5 空气动力储存发电系统的发展前景 71
11.6 空气动力储存发电系统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72
第十二章 光储热泵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应用 74
12.1 西藏地区清洁采暖技术应用前景 75
12.2 光储热泵采暖技术原理及系统特征 76
12.3 几种采暖形式技术性能及经济对比分析 77
第十三章 动态控制模型在智慧能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0
13.1 动态控制模型概述 81
13.2 动态控制模型分类 81
13.3 动态控制模型在智慧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83
下篇 案 例
案例一 某大型医院智慧能源系统 86
案例二 某城市综合体智慧能源系统 92
案例三 某职教城智慧能源系统 100
案例四 某大型工业园区智慧能源系统 103
案例五 某大学校区智慧能源系统 108
案例六 某国家级新区智慧能源规划 112
案例七 某工业园智慧能源规划 117
附录 “十四五”绿色能源发展规划(摘录) 119
参考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