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概论 / 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45.00定价
作者: 祝捷,马妍,姜耀东
出版时间:2025-06-1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773610
- 1-1
- 548306
- 平装
- 2025-06-16
- 312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我国碳中和重大需求,系统介绍了碳中和概念及逻辑体系,剖析相关行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路径。全书包括绪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低碳化转型与发展,能源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煤炭行业低碳转型与科技创新,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固体废物低碳循环发展与综合利用,科技赋能低碳经济发展8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能源、化工、电气、建筑、交通类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碳中和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教学大纲、授课PPT、课后题参考答案、视频、知识图谱等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选用本书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能源、化工、电气、建筑、交通类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碳中和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有教学大纲、授课PPT、课后题参考答案、视频、知识图谱等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选用本书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碳中和的基本概念/
1.1.1碳中和的定义/
1.1.2碳循环和气候变化/
1.1.3人为排放与全球增温/
1.2全球各国碳中和路线图/
1.2.1全球碳排放概况/
1.2.2主要国家的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1.2.3国际合作与共同行动/
1.3我国碳中和的挑战与机遇/
1.3.1我国碳排放现状与挑战/
1.3.2我国碳中和的路径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2.1概述/
2.1.1概念及技术环节/
2.1.2国内外CCUS发展概况/
2.1.3CCUS对碳中和的贡献/
2.2CO2捕集技术与方法/
2.2.1液体吸收/
2.2.2固体吸附/
2.2.3直接空气捕集/
2.3CO2利用技术与方法/
2.3.1矿化利用/
2.3.2化学利用/
2.3.3生物利用/
2.3.4地质利用/
2.4CO2封存技术与方法/
2.4.1地质封存技术/
2.4.2其他封存技术/
2.5CCUS案例/
2.5.1美国CCUS项目/
2.5.2我国CCUS项目/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工业低碳化转型与发展/
3.1概述/
3.1.1我国工业低碳发展形势/
3.1.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3.1.3工业部门低碳发展目标/
3.1.4工业低碳发展“三步走”战略/
3.2传统工业的低碳转型/
3.2.1电力系统低碳转型/
3.2.2交通系统低碳转型/
3.2.3化工行业低碳转型/
3.2.4建材行业低碳转型/
3.3工业转型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3.3.1主要目标/
3.3.2主要任务/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能源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
4.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4.1.1能源系统组成/
4.1.2能源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
4.1.3能源与碳排放记录统计方法/
4.2能源革命中的机遇与挑战/
4.2.1全球能源革命/
4.2.2能源转型与碳减排/
4.3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实现路径/
4.4主要清洁能源/
4.4.1风能/
4.4.2氢能/
4.4.3核能/
4.4.4太阳能/
4.4.5生物质能/
4.4.6地热能/
4.4.7海洋能/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煤炭行业低碳转型与科技创新/
5.1煤炭行业概述/
5.1.1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5.1.2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5.2煤炭行业低碳转型的背景与趋势/
5.2.1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
5.2.2煤炭低碳转型的发展趋势/
5.3煤炭行业低碳转型的路径与战略/
5.3.1煤炭低碳转型的路径/
5.3.2煤炭碳中和发展战略/
5.4科技创新赋能煤炭低碳转型案例/
5.4.1矿区地面风电/光伏电站/
5.4.2井下空间建设储能电站/
5.4.3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及利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
6.1绿色建筑与碳排放关系/
6.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6.1.2建筑与碳排放的关系/
6.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与实践/
6.2.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6.2.2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6.2.3绿色建筑节能实践案例/
6.3智能建造与建筑新能源技术/
6.3.1智能建造的定义与特点/
6.3.2建筑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6.3.3智能建造与建筑新能源技术的结合点/
6.4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的结合/
6.4.1智能建造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6.4.2案例分析/
6.5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
6.5.1政策法规/
6.5.2技术创新/
6.5.3社会认知/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固体废物低碳循环发展与综合利用/
7.1“双碳”目标下固体废物现状与形势/
7.1.1固体废物概述/
7.1.2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管理/
7.1.3固体废物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7.1.4固体废物低碳发展政策与建议/
7.2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与综合利用/
7.2.1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
7.2.2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7.2.3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7.3“无废城市”建设与低碳循环发展/
7.3.1“无废城市”现状与形势/
7.3.2“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标准与要点/
7.3.3“无废城市”量化评价方法与体系/
7.3.4国内外“无废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科技赋能低碳经济发展/
8.1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8.1.1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8.1.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8.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8.3智能工业的驱动作用/
8.3.15G工业互联网/
8.3.2AI赋能工业转型/
8.3.3工业大数据的应用/
8.3.4工业领域的区块链作用/
参考文献/
丛书序二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碳中和的基本概念/
1.1.1碳中和的定义/
1.1.2碳循环和气候变化/
1.1.3人为排放与全球增温/
1.2全球各国碳中和路线图/
1.2.1全球碳排放概况/
1.2.2主要国家的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1.2.3国际合作与共同行动/
1.3我国碳中和的挑战与机遇/
1.3.1我国碳排放现状与挑战/
1.3.2我国碳中和的路径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2.1概述/
2.1.1概念及技术环节/
2.1.2国内外CCUS发展概况/
2.1.3CCUS对碳中和的贡献/
2.2CO2捕集技术与方法/
2.2.1液体吸收/
2.2.2固体吸附/
2.2.3直接空气捕集/
2.3CO2利用技术与方法/
2.3.1矿化利用/
2.3.2化学利用/
2.3.3生物利用/
2.3.4地质利用/
2.4CO2封存技术与方法/
2.4.1地质封存技术/
2.4.2其他封存技术/
2.5CCUS案例/
2.5.1美国CCUS项目/
2.5.2我国CCUS项目/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工业低碳化转型与发展/
3.1概述/
3.1.1我国工业低碳发展形势/
3.1.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3.1.3工业部门低碳发展目标/
3.1.4工业低碳发展“三步走”战略/
3.2传统工业的低碳转型/
3.2.1电力系统低碳转型/
3.2.2交通系统低碳转型/
3.2.3化工行业低碳转型/
3.2.4建材行业低碳转型/
3.3工业转型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3.3.1主要目标/
3.3.2主要任务/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能源低碳转型与清洁能源/
4.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4.1.1能源系统组成/
4.1.2能源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
4.1.3能源与碳排放记录统计方法/
4.2能源革命中的机遇与挑战/
4.2.1全球能源革命/
4.2.2能源转型与碳减排/
4.3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实现路径/
4.4主要清洁能源/
4.4.1风能/
4.4.2氢能/
4.4.3核能/
4.4.4太阳能/
4.4.5生物质能/
4.4.6地热能/
4.4.7海洋能/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煤炭行业低碳转型与科技创新/
5.1煤炭行业概述/
5.1.1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5.1.2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5.2煤炭行业低碳转型的背景与趋势/
5.2.1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
5.2.2煤炭低碳转型的发展趋势/
5.3煤炭行业低碳转型的路径与战略/
5.3.1煤炭低碳转型的路径/
5.3.2煤炭碳中和发展战略/
5.4科技创新赋能煤炭低碳转型案例/
5.4.1矿区地面风电/光伏电站/
5.4.2井下空间建设储能电站/
5.4.3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及利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
6.1绿色建筑与碳排放关系/
6.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6.1.2建筑与碳排放的关系/
6.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与实践/
6.2.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6.2.2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6.2.3绿色建筑节能实践案例/
6.3智能建造与建筑新能源技术/
6.3.1智能建造的定义与特点/
6.3.2建筑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6.3.3智能建造与建筑新能源技术的结合点/
6.4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的结合/
6.4.1智能建造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6.4.2案例分析/
6.5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
6.5.1政策法规/
6.5.2技术创新/
6.5.3社会认知/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固体废物低碳循环发展与综合利用/
7.1“双碳”目标下固体废物现状与形势/
7.1.1固体废物概述/
7.1.2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管理/
7.1.3固体废物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7.1.4固体废物低碳发展政策与建议/
7.2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与综合利用/
7.2.1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
7.2.2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7.2.3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7.3“无废城市”建设与低碳循环发展/
7.3.1“无废城市”现状与形势/
7.3.2“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标准与要点/
7.3.3“无废城市”量化评价方法与体系/
7.3.4国内外“无废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科技赋能低碳经济发展/
8.1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8.1.1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8.1.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8.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8.3智能工业的驱动作用/
8.3.15G工业互联网/
8.3.2AI赋能工业转型/
8.3.3工业大数据的应用/
8.3.4工业领域的区块链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