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4-04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423697
  • 1-5
  • 421679
  • 48253518-4
  • 平塑
  • 16开
  • 2024-04
  • 472
  • 236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公共课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目录
目 录__eol__ __eol__第1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代大学生的环境责任 (1)__eol__1.1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1)__eol__1.2 现代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3)__eol__1.3 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 (4)__eol__1.3.1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4)__eol__1.3.2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态文明__eol__建设的启示 (5)__eol__1.3.3 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与__eol__发展 (5)__eol__1.3.4 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6)__eol__1.3.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7)__eol__1.3.6 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__eol__主要因素 (9)__eol__1.4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实践与__eol__国际借鉴 (13)__eol__1.4.1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实践 (13)__eol__1.4.2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借鉴 (13)__eol__1.5 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环境责任 (15)__eol__思考题 (18)__eol__第2章 全球环境问题 (19)__eol__2.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19)__eol__2.2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 (20)__eol__2.2.1 气候变化及其趋势 (20)__eol__2.2.2 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21)__eol__2.2.3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 (24)__eol__2.2.4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__eol__行动和对策 (25)__eol__2.3 臭氧层破坏 (26)__eol__2.3.1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27)__eol__2.3.2 臭氧层破坏的现状 (27)__eol__2.3.3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28)__eol__2.3.4 保护臭氧层的对策 (28)__eol__2.4 酸沉降 (29)__eol__2.4.1 酸沉降的成因 (29)__eol__2.4.2 酸沉降的危害 (30)__eol__2.4.3 对酸沉降的控制 (31)__eol__2.5 全球荒漠化 (32)__eol__2.5.1 土地荒漠化概况 (32)__eol__2.5.2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32)__eol__2.5.3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基本途径和__eol__战略 (32)__eol__2.6 其他环境问题 (33)__eol__思考题 (34)__eol__第3章 环境与健康 (35)__eol__3.1 人与环境的关系 (35)__eol__3.1.1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5)__eol__3.1.2 环境致病因素 (36)__eol__3.1.3 典型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作用 (38)__eol__3.2 典型环境疾病 (42)__eol__3.2.1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42)__eol__3.2.2 水体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42)__eol__3.3 生活与健康 (43)__eol__3.3.1 居室环境与健康 (43)__eol__3.3.2 食品质量与健康 (44)__eol__3.3.3 生活用品与健康 (44)__eol__思考题 (45)__eol__第4章 资源与能源 (46)__eol__4.1 水资源 (46)__eol__4.1.1 全球淡水资源形势分析 (46)__eol__4.1.2 中国水资源形势分析 (48)__eol__4.2 土地资源 (48)__eol__4.2.1 世界土地资源分析 (49)__eol__4.2.2 中国土地资源分析 (50)__eol__4.3 矿产资源 (51)__eol__4.3.1 矿产资源分布及特点 (51)__eol__4.3.2 中国矿产资源分析 (52)__eol__4.4 能源概况 (54)__eol__4.4.1 能源的分类 (54)__eol__4.4.2 世界能源形势 (55)__eol__4.4.3 中国能源形势分析 (56)__eol__思考题 (58)__eol__第5章 生态系统与保护 (59)__eol__5.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59)__eol__5.1.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59)__eol__5.1.2 食物链和食物网 (60)__eol__5.1.3 生态系统的组成 (60)__eol__5.2 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62)__eol__5.3 生态系统的功能 (63)__eol__5.4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3)__eol__5.4.1 生态平衡失调 (63)__eol__5.4.2 生态系统退化 (64)__eol__5.5 生态环境保护 (65)__eol__思考题 (66)__eol__第6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67)__eol__6.1 水污染防治 (67)__eol__6.1.1 水污染概况 (67)__eol__6.1.2 水体污染源及其主要污染物 (68)__eol__6.1.3 水环境标准 (70)__eol__6.1.4 水污染控制的“三级控制”__eol__模式 (73)__eol__6.1.5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76)__eol__6.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82)__eol__6.2.1 大气污染概况 (82)__eol__6.2.2 大气质量控制标准 (89)__eol__6.2.3 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 (92)__eol__6.2.4 颗粒污染物的防治技术 (95)__eol__6.2.5 气态污染物的防治技术 (98)__eol__6.3 固废处理及土壤污染 (102)__eol__6.3.1 固废的来源及固废污染的__eol__概况与危害 (103)__eol__6.3.2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 (105)__eol__6.3.3 典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111)__eol__6.3.4 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113)__eol__6.3.5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土壤修复 (116)__eol__6.4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 (119)__eol__6.4.1 噪声污染 (119)__eol__6.4.2 电磁辐射污染 (123)__eol__6.4.3 放射性污染 (127)__eol__6.4.4 振动污染 (129)__eol__6.4.5 光污染 (131)__eol__6.4.6 热污染 (132)__eol__思考题 (133)__eol__第7章 可持续发展 (134)__eol__7.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34)__eol__7.1.1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 (134)__eol__7.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35)__eol__7.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6)__eol__7.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137)__eol__7.2.1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137)__eol__7.2.2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容 (139)__eol__7.2.3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141)__eol__7.3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142)__eol__7.3.1 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理论 (142)__eol__7.3.2 可持续发展系统常用指标__eol__评价方法 (143)__eol__7.4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及面临的__eol__挑战 (143)__eol__7.4.1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143)__eol__7.4.2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__eol__主要步骤 (144)__eol__7.4.3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44)__eol__思考题 (145)__eol__第8章 清洁生产 (146)__eol__8.1 清洁生产的定义及内涵 (146)__eol__8.1.1 清洁生产的定义 (146)__eol__8.1.2 清洁生产的内涵 (146)__eol__8.1.3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147)__eol__8.2 清洁生产审核 (148)__eol__8.2.1 清洁生产审核理念、目的及__eol__原则 (148)__eol__8.2.2 清洁生产审核特点、原理及__eol__过程 (149)__eol__8.2.3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技巧 (151)__eol__思考题 (155)__eol__第9章 环境管理 (156)__eol__9.1 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156)__eol__9.1.1 公共物品属性 (156)__eol__9.1.2 环境外部性 (157)__eol__9.2 环境管理的概念及环境管理制度 (158)__eol__9.2.1 环境管理的内涵 (158)__eol__9.2.2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 (159)__eol__9.3 环境管理手段 (161)__eol__9.3.1 命令控制型管理手段 (161)__eol__9.3.2 经济激励型管理手段 (161)__eol__9.3.3 鼓励和自愿型管理手段 (163)__eol__9.4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 (164)__eol__9.4.1 环境管理技术方法的基础 (164)__eol__9.4.2 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