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0-12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568171922
  • 1-3
  • 361902
  • 43244648-2
  • 平装
  • 16开
  • 2020-12
  • 227
  • 158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615
  • 学前教育
  • 本科 高职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管理等。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撰写基于心理与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深入浅出地阐释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规律,以期培养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本书每个部分中包含以下七
个方面的内容:
1.导语:以名人名言或重要观点引出该章内容。
2.学习导航:简要介绍该章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3.正文:这是每章的主体内容。
4.学习建议:为使用本书开展教育或培训的教育者提供建议、思路,提出注意事项。
5.复习与探究:提供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讨的题目,供读者强化知识,建构职业道德认知体系。
6.思考与实训:设计体验性与实践性的活动,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引导读者在实践中体验、理解并深入思考。
7.拓展阅读:结合各章内容,列举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论文等资料,供读者开阔视野,进一步深化所学内容。
目录
第一章 道德是如何形成的
一、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人性善恶的观点
二、道德形成于学习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关于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透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长远机制
(一)学习理论为培养人提供依据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机制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界说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道德
(二)道德的作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公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二)法律: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
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思考
(一)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偏差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分析
(三)实现师德价值的保障

第三章 爱心与责任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一、幼儿健康成长: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二)学会做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二、爱心:教师职业道德的感性支柱
(一)教师爱心的内涵
(二)教师的爱心:引导幼儿发展的教育力量
三、责任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支柱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使命
(二)责任感:促进幼儿发展的理性力量

第四章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一、素质教育的缘由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对师德提出新的要求
(一)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心理素质
(三)改进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观念——对师德的现实思考
(一)幼儿观与教师职业道德
(二)教师观与教师职业道德
(三)教育教学观与教师职业道德
(四)师德观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途径与策略
一、职业承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心理前提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承诺
(二)教师的职业承诺与组织承诺的关系
(三)教师的职业承诺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四)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
二、心理健康: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保障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表现
(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五)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六)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三、教师知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基础
(一)幼儿教师的知识构成
(二)完善知识体系:师德的认知基础
四、教师自主: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机制
(一)自主: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什么是教师自主
(三)自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激励
(四)自主:有效教育教学的保障
五、教育教学反思: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环节
(一)教育教学反思的内涵
(二)教育教学反思的特点
(三)教育教学反思的培养
(四)教育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六章 中外教师职业道德的比较与借鉴
一、我国教育史上的师德观
(一)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师德观
(二)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师德观
二、国外教育史上的师德观
(一)国外古代教育史上的师德观
(二)国外近代教育史上的师德观
(三)国外现代教育中的师德观
三、国内外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与提升
(一)对师德修养的认识
(二)师德提升的途径
四、对我国师德培养的思考:师德培养的国际化视角
(一)在制度层面,重视师德的规范化建设
(二)在内容层面,注重师德结构层次的划分
(三)在研究方法层面,注重师德的实证研究
(四)在考核层面,重视师德的考察与评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