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 #

出版时间:202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美学(修订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38335
  • 2版
  • 354751
  • 60254262-3
  • 平装
  • 16开
  • 2020
  • 390
  • 416
  • 哲学
  • 哲学
  • 哲学、文学
  • 本科 高职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04 年版同名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修订本。本次修订进一步借鉴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资源,吸收了当代中国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存在论与现象学一体化的美学体系,论证了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存在意义的领会,从而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本书也对审美现代性等当代美学问题作出了阐释,从而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立足于美学基本理论的阐释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本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哲学、中文、艺术以及设计、教育等专业课程的需要。修订版教材延续了第一版关于主讲部分与选讲部分的划分,以便不同专业有所选择。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美学的性质
   一、 美学的研究对象
   二、 美学的学科属性
   三、 美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节 美学的意义
   一、 美学的知识学意义
   二、 美学的哲学意义
   三、 美学对艺术活动的指导意义
   四、 美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美学的历史
   一、 西方美学的历史
   二、 中国美学的历史
   三、 中国美学的现代建设和发展问题
 第一编
  ★第一章 美学方法论
   第一节 美学方法论的历史考察
    一、 西方古典美学方法论
    二、 西方现代美学方法论
    三、 中国古典美学方法论
   第二节 现代美学方法论的重建
    一、 重建审美现象学
    二、 审美体验的现象性
    三、 审美本质的发现方法和证明方法
  ★第二章 美学本体论
   第一节 哲学本体论与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一、 西方古代的实体本体论哲学和美学体系
    二、 西方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和美学体系
    三、 西方现代的存在论哲学、美学体系
    四、 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体系
   第二节 重建现代本体论
    一、 存在的重新界定
    二、 存在的本真性与本真性范畴:实有和虚无
    三、 存在的同一性与同一性范畴:时间和空间
  第三章 审美本质的发现
   第一节 发现审美本质的途径
    一、 现象学方法的应用
    二、 审美体验——审美意象
    三、 审美体验的反思——审美意义
    四、 审美意义——自由
   第二节 审美的超越性
    一、 审美超越性的内涵
    二、 审美的虚实两面性
   第三节 审美的主体间性
    一、 审美主体间性的内涵
    二、 审美时空
  第四章 审美本质的证明
   第一节 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一、 生存与生存方式
    二、 审美作为自由的生存方式
   第二节 审美是本真的生存体验
    一、 生存体验与生存体验方式
    二、 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第三节 审美意义的证明
    一、 自由的本体论根据
    二、 审美超越性的根据
    三、 审美虚实两面性的本源
    四、 审美主体间性的根据
    五、 审美时空的本源性
  第五章 审美范畴
   第一节 审美范畴的性质
    一、 审美范畴与审美形态
    二、 审美范畴的历史性和民族性
    三、 审美范畴的肯定性系列和否定性系列
   第二节 肯定性审美范畴
    一、 优美
    二、 崇高
    三、 喜剧
   第三节 否定性审美范畴
    一、 丑陋
    二、 荒诞
    三、 悲剧
 第二编
  第六章 意识与审美意识
   第一节 人类意识类型
    一、 原始意识
    二、 现实意识
    三、 自由意识
   第二节 意识结构
    一、 认知方面与情意方面
    二、 意识层次
    三、 意识水平
   第三节 审美意识
    一、 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
    二、 审美意识的要素
    三、 审美意识的创造
  ★第七章 审美符号
   第一节 符号的本源
    一、 符号是我与世界的对话
    二、 本源性符号的本真性
    三、 本源性符号的同一性
   第二节 符号的形态
    一、 原始符号
    二、 现实符号
    三、 超越性符号
   第三节 符号的意义结构
    一、 符号的层次区分
    二、 符号的功能区分
    三、 符号的水平区分
   第四节 审美符号的性质
    一、 审美符号是意象性符号
    二、 审美符号是超越性符号
    三、 审美符号的内涵语法
   第五节 审美符号的创造
    一、 审美符号与现实符号的关系
    二、 审美符号的生成
  第八章 审美主体
   第一节 审美个性
    一、 人格层次
    二、 现实个性的性质
    三、 审美个性的性质
   第二节 审美的动机和目的
    一、 审美动机是自由的要求
    二、 审美动机的超越性和非自觉性
    三、 审美目的的内在性和超功利性
   第三节 审美能力
    一、 审美能力的内涵
    二、 审美能力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第九章 审美对象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性质和特性
    一、 审美对象(美)是充分的
    意向性对象
    二、 审美对象(美)是本真的世界
    三、 审美对象(美)是主客观的同一
    四、 审美对象(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同一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分类
    一、 按存在形态划分的审美对象
    二、 按心理感受方式划分的审美对象
    三、 按接受感官划分的审美对象
   第三节 艺术
    一、 艺术的结构
    二、 艺术的形态
    三、 艺术的意义
  第十章 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第一节 审美判断
    一、 审美判断的性质
    二、 审美判断的标准:审美理想
   第二节 审美评价
    一、 审美评价是审美判断的自觉化
    二、 审美评价的内在标准:审美趣味
    三、 审美评价的理性规范:审美观念
    四、 审美评价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第三节 艺术批评
    一、 艺术批评是审美评价的典范性应用
    二、 艺术批评的多种形态
    三、 艺术批评的社会作用
 第三编
  第十一章 审美的起源
   第一节 审美起源问题的分析
    一、 关于审美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二、 对诸种审美起源理论的分析、评价
    三、 审美起源问题的内涵
   第二节 审美的原型
    一、 审美的生理基础——生物习性
    二、 审美的原型——原始巫术
    三、 原始文化作为原型的意义
   第三节 审美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原始劳动创造了审美的生理条件
    二、 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社会物质生存条件
    三、 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需要的基础
   第四节 审美起源的内在根据
    一、 审美发生的深层心理动力
    二、 审美发生的直接心理动力
    三、 审美发生的心理创造能力
   第五节 审美起源的历史过程
    一、 原始社会的瓦解和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 巫术文化向审美文化的转化
    三、 审美的确立
  第十二章 审美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审美历史的特性
    一、 审美历史的悖论
    二、 审美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三、 审美的进步与非进步
    四、 审美的规律性与偶然性
   第二节 审美历史发展的动因
    一、 社会发展是审美发展的现实条件
    二、 人的发展是审美发展的根据
    三、 社会发展与审美发展的非对称性
   第三节 审美历史的结构分析
    一、 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传统
    二、 审美历史的古典与现代
   第四节 审美(艺术)思潮
    一、 现代性体验与审美(艺术)思潮
    二、 审美(艺术)思潮的诸种形态
  第十三章 审美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审美与日常生活
    一、 日常生活是审美的基础
    二、 审美的即感性和超感性
   第二节 审美与社会文化
    一、 社会文化的性质
    二、 审美文化的特异性
    三、 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第三节 审美与社会意识
    一、 社会心理与审美风尚
    二、 意识形态与审美观念
   第四节 审美现代性问题
    一、 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二、 高雅(精英)审美文化与通俗(大众)审美文化的分离
    三、 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
    四、 “ 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艺术的终结问题
  第十四章 审美的功能和美育
   第一节 审美的功能
    一、 审美对抗异化的解放作用
    二、 审美介入现实的批判作用
    三、 审美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作用
    四、 审美升华原欲的美感娱乐作用
    五、 审美消除主客对立的协调作用
    六、 审美陶冶心灵的教化作用
   第二节 审美作用的特点
    一、 审美作用的不可抗拒性
    二、 审美作用的超功利性
    三、 审美社会作用的间接性
    四、 审美作用的内在性和潜移默化性
   第三节 美育
    一、 美育的性质和任务
    二、 美育的原则和途径
    三、 美育对儿童的特殊意义
  后记
  修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