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手册》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222667
  • 276078
  • 2017年5月
作者简介
杨贵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教育与发展博士候选人。199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于发展促进会,领导滋根从事农村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2012年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之“公共利益守望者”奖项。魏曼华,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青少年研究。先后发表论文32篇,40余万字。代表作有社会公德新论、社会公德视域的中西传统伦理道德之比较,专著《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南》。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的合作成果。本书是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框架下开发的乡村教师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环境教育与教学实践”、“乡土文化与教育”、“学校、家庭与村庄的合作”、“性别与教育”、“项目实践活动”六个专题。通过参与式培训,使学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促进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发展,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目录
专题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目标与框架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总体框架  第二节  单元内容与课程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涵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准备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  第三节  扩展阅读    一、理论提升    二、实践与思考    三、参考文献与相关链接专题二  环境教育与教学实践  第一节  目标与框架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总体框架  第二节  单元内容与课程发展    一、环境教育概述    二、生态环境    三、土地    四、水    五、环境与发展    六、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设计案例  第三节  扩展阅读    一、理论提升    二、实践与思考    三、参考文献与相关链接专题三  乡土文化与教育  第一节  目标与框架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总体框架  第二节  单元内容与课程发展    一、文化、乡土文化、文化多样性    二、认识乡土文化    三、乡土文化与学校教育    四、乡土文化与乡村发展  第三节  扩展阅读    一、理论提升    二、实践与思考    三、参考文献与相关链接专题四  学校、家庭、村庄的合作  第一节  目标与框架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总体框架  第二节  单元内容与课程发展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功能及局限    二、社会变迁中的乡村教育    三、学校、家庭、村庄的关系    四、学校、家庭、村庄相互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五、学校、家庭、村庄合作的方式  第三节  扩展阅读    一、理论提升    二、实践与思考    三、参考文献与相关链接专题五  性别教育  第一节  目标与框架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总体框架  第二节  单元内容与课程发展    一、生活中的性别偏见    二、教育教学中的性别问题    三、女童健康与安全教育    四、创建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  第三节  扩展阅读    一、理论提升    二、实践与思考    三、参考文献与相关链接专题六  项目实践活动  第一节  目标与框架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总体框架  第二节  单元内容与课程发展    一、回顾与总结    二、创建乡村绿色生态文明学校    三、我来设计项目实践活动  第三节  扩展阅读    一、项目实践活动设计案例    二、参考文献与相关链接附录  培训效果评估    一、培训效果反馈表    二、培训后”试讲”活动设计表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