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203034
  • 273288
  • 2014年12月
内容简介
在乡土中国向都市中国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参差共生,多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呈。相声、二人转、传说故事、民间信仰、传统节日、方言俚语等原本与乡土相伴相生的民俗的演进、扬弃实际是溶于都市文明及其生活方式的扩展过程之中,始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如同民众与精英、东方与西方,乡土与都市是一对矛盾共生体,分别有着自己的生命流程,二者之间的起承转合也反映在个人、群体对于艺术、自我、他者、社会的认知取舍之中,各有其微妙的情绪和心性。 基于多年在城乡的调查与思考,本书力图展示快速都市化的中国城乡共生体之间复杂而交错的情绪与心性。由此,本书分为了四个部分:首编“什样杂耍”一组展示的是相声、二人转等民间艺术的当下生态;次编“我们是谁”则是对都市新旧参差的民俗现实和都市子民心性的关注与思考;三编“我们都是亲戚”重在通过当下在乡村盛行的言语和信仰,展示乡村之于都市可能有的更多的意义;末编“经验之殇”则是对已有的乡土文化认知论及方法论的回观,倡导对频频回首的“守旧”的民俗学的扬弃。
目录
城墙内外
想象的原生态与民间艺术
草根相声的知识考古学
二人转的生态学
曲艺的都市化与都市化曲艺

都市断章
被消费的身体
裂变中的口头传统
不是个味儿的年味儿
遭忽悠的老鬼与新鬼
我们是谁

房舍小品
我们都是亲戚
“5·12”震灾后的羌寨现场
多面的胡仙与另一只眼
教堂钟声与晨钟暮鼓
不妨“低俗”些:精英艺术及其批评的限度

现代民俗学之痒
民间文艺市场的经济学
“杂吧地儿”北京——天桥的叙事学
生命经验的裸写
现代性的都市民俗学——岳永逸博士访谈录
代跋: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