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4-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195872
  • 270132
  • 2014-08
内容简介
本书独特的理论价值在于说明:《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现象,而且揭示了 以 劳动二重性为枢纽的资本二重性;然而,长期以后很少有人关注后者。本书指出:二重性是介于事物本质与现象之间,那种既表现为相互对立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特 质或性状;资本二重性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承载的,既表现在具有集合社会劳动生产力性质的资本生产力,又表现为具有整合其各种商品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资本二重性使得《资本论》框架中的资本,一方面表现为极其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它们不仅会内生出生产方式革命,而且还会借助价值与价格的革命,外化 产权革命或权能革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一个具有主体结合功能的生产要素,不仅能够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而且还作为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成为市 场运行的推手和纽带。本书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还需要站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基础之上。因此,正确认识资本二重性,并在其基础之上对资本内在构成要素进行移植或重组,并由此创造出具有崭新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公有资本,这是摆在 我们面前最重大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任务。
目录
导论
一、20世纪的伟大创新——公有资本的产生
二、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公有资本内含的矛盾
三、创新需要确立原则和方向——解决公有资本内在矛盾的正确思路
四、理论创新与理解创新的基础——《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二重性的理论
五、本书的逻辑体系与结构
上篇 论资本的二重性
第一章 马克思的二重分析方法
导言:二重分析方法是阐发资本二重性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 世界的二重性与分析世界的二重方法
一、自然科学证明客观世界无不具有二重性
二、唯物辩证法对客观世界二重性的关注
三、马克思对二重分析方法的贡献
第二节 社会的二重性与观察社会的二重方法
一、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观
二、社会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
三、社会关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四、社会结构与其制度安排的二重性
第三节 经济活动的二重性
一、经济思想史关于经济活动二重性的记载
二、经济活动具有二重性是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
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枢纽
四、经济活动社会形式的二重性
第四节 生产方式及其构成要素的二重性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实耦合的方式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自都具有二重性
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二章的提示:
第二章 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
导言:对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的概述
第一节 资本生产方式的二重性
一、资本既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也是以市场交换为条件的生产关系
二、资本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社会生产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生产力
三、资本增殖既需要制度基础的不断变革,也需要技术基础的不断变革
四、对资本生产方式的初步总结
第二节 资本运营方式的二重性
一、资本的价值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二重统一
二、产业资本的运营是物质技术体系与价值运行系统的二重运动
三、商业经营资本与货币经营资本的运营是商业资本运营的的二重方式
四、权益资本的运营与职能资本的运营是信用资本运营的二重方式
五、资本运营活动监控方式的二重性
第三节 资本分配与占有方式的二重性
一、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分配主体和分配对象
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与效率优先获取超额利润的分配原则
三、资本权能结构的变迁与资本分配体系的变革
四、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
五、重新理解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辨析“三位一体”方式的二重性
第四节 对本章的概括以及对第三章的提示
第三章 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二重作用
导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一节 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一、欧洲封建领主庄园经济的二重特征
二、市民等级的经济活动对封建经济的二重瓦解
三、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成为资本主义诞生的助产婆
第二节 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生产,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类型发生变革
一、资本的制度革命与技术和劳动组织方面发生的变革
二、资本的产业革命与生产方式技术基础的彻底变革
三、资本运营方式的创新内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之中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必然结果
第三节 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资本才能动作起来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引致了经济结构的变迁
三、20世纪中叶高新科技的发展与高新科技产业的产生
四、20世纪末叶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市场创新和资本创新
第四节 对本章的总结及对下一章的提示
下篇 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
第四章 对孕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的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
导言:中国的特色决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历史前提的特色
一、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生产方式在近代历史中的苟延残喘
二、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政治制度对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经济的超强保护
三、有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排除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
四、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发展逻辑的必然
第二节 在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所在
一、缺乏成熟的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前提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贫穷与落后羁绊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二重形态的理论探索
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排除在资本主义不发达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二、列宁、斯大林在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南联盟最早提出《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问题
四、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第四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与确定改革开放的总政策
三、实事求是的时空定位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清醒判断
四、英明睿智的历史选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果敢决定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五章的提示
第五章 公有资本是决定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柱石
导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具有公有制性质的资本为主体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主体的一般关系
一、市场经济运行方式需要资本作为与它相匹配的运行主体
二、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不能以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为主体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借助资本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简单回顾
二、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显现的问题
三、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公有制经济本质形态的二重性与现象形态的多样性
一、正确理解所有制、所有权是正确理解公有制的前提
二、个人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是公有制本质的二重形态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产生公有制的现实基础
四、股份制经济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五、公有制经济的制度安排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第四节 公有资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
一、“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对经济制度创新的启迪
二、“一国两制”的自然科学基础与邓小平的思想创新
三、公有资本创新的内在依据与外在条件
四、“四个坚持”与“三个代表”在公有资本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五节 对本章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