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心理学导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243013
  • 1-1
  • 260725
  • 40242725-6
  • 16开
  • 2020
  • 364
  • 教育学
  • 心理学
  • B844.2
  • 心理学(公共课)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作者简介
张厚粲,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194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系并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身兼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考试研究会副会长和国际心理科学联盟(IUPsyS)副主席等多种重要职务。许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人格心理学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这是心理学泰斗张厚粲先生及其团队的代表作,融合了张先生近七十年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经验。本书以极其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性地表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和脉络。


作为心理学入门教材,本书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心理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新要求标准,详尽介绍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内容涉及面较广,通俗易懂,行文流畅,逻辑清晰。


全书按由心理学基本过程延伸到人格、社会态度、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与异常、压力与挫折应对等内容,为读者日常生活中探索和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参考。


本书详细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注重阐述经典的心理学知识和反映心理学*新成果,力求呈现给读者心理学的基本面貌,帮助读者学会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可供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士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元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    脑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探讨人脑奥秘的研究与发展
    第五节    内分泌
第三章    意识
    第一节    意识的概念
    第二节    意识的不同状态
    第三节    生物节律与梦
    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与其他感觉
    第四节    知觉组织
第五章    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因素与生物学因素
    第四节    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过程
    第二节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遗忘与记忆重构
    第四节    提高记忆能力
第七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二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决策
    第四节    思维与语言
第八章    智力
    第一节    智力的实质
    第二节    智力的测量
    第三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
第九章    动机与情绪
    第一节    动机概论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
    第三节    心理性动机
    第四节    情绪
第十章    人格
    第一节    人格概念
    第二节    人格模式
    第三节    人格测评
    第四节    人格成因
第十一章    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
    第一节    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第二节    印象形成与行为归因
    第三节    社会影响与人的行为
第十二章    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改善
    第三节    助人与侵犯
    第四节    爱情
第十三章    毕生发展
    第一节    发展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与儿童期的发展
    第三节    青年期的发展
    第四节    成年期的发展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与异常
    第一节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第二节    心理异常
    第三节    常见的心理异常类型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十五章    压力与挫折应对
    第一节    压力与身心健康
    第二节    压力处理的策略与方法
    第三节    挫折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