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09-07-0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保护生物学简明教程(第4版)(中文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77982
  • 1
  • 244025
  • 平装
  • 16开
  • 2009-07-09
  • 410
  • 311
  • 理学
  • 生物学
内容简介

“A Primer of conservation Biology”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保护生物学教科书,目前已经翻译成15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颇受赞誉。《保护生物学简明教程(第4版)(中文版)》是其第4版的中文编译版,在准确翻译原书的大部分内容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中国的案例,以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亲近感。本书反映了保护生物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了若干专题的信息,如作为保护目标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和受威胁物种的最新评估。突出了文献中关于物种回归自然、种群生存力分析、保护地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补偿等最新成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什么是保护生物学、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如何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等。

本书可以作为自然保护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保护生物学的定义
  1.1 保护生物学的本质和起源
   1.1.1 保护生物学的哲学根源
   1.1.2 保护生物学的国际进程
   1.1.3 多学科协作途径:保护生物学实例分析
  1.2 保护生物学的伦理原则
  1.3 成果与挑战
  小结
 第2章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1 物种多样性
   2.1.1 什么是物种?
   2.1.2 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2.2 遗传多样性
  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2.3.1 营养水平
   2.3.2 食物链和食物网
   2.3.3 关键种和关键种组
   2.3.4 关键资源
   2.3.5 生态系统动态
  2.4 全球生物多样性
   2.4.1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物种?
   2.4.2 去哪里寻找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
  小结
 第3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1 生态经济学
  3.2 直接经济价值
   3.2.1 消耗使用价值
   3.2.2 生产使用价值
  3.3 间接经济价值
   3.3.1 生态系统生产力
   3.3.2 水土保持
   3.3.3 气候调节
   3.3.4 种间关系和环境监控
   3.3.5 宜人价值
   3.3.6 单一资源的多种利用:案例研究
  3.4 长期价值:选择价值
  3.5 存在价值
  3.6 环境伦理学
   3.6.1 伦理学观点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3.6.2 深层生态学
  小结
 第4章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4.1 人口的增长与影响
  4.2 生境退化
   4.2.1 热带森林
   4.2.2 热带落叶林
   4.2.3 温带草地
   4.2.4 湿地
   4.2.5 海岸带
   4.2.6 荒漠化
  4.3 生境破碎化
   4.3.1 破碎化的威胁
   4.3.2 边缘效应
  4.4 环境退化与污染
   4.4.1 杀虫剂污染
   4.4.2 水污染
   4.4.3 大气污染
  4.5 全球气候变化
   4.5.1 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
   4.5.2 全球变暖的整体影响
  4.6 过度开发
   4.6.1 传统社会自然资源的利用
   4.6.2 国际野生物种贸易
   4.6.3 商业捕获
  4.7 外来种入侵
   4.7.1 岛屿上的入侵物种
   4.7.2 水生生境中的入侵物种
   4.7.3 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力
   4.7.4 遗传修饰生物体
  4.8 疾病
  小结
 第5章 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5.1 “灭绝”的含义
  5.2 灭绝率
   5.2.1 水生环境中的物种灭绝率
   5.2.2 岛屿上的物种灭绝率
   5.2.3 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灭绝率预测
   5.2.4 局域灭绝
  5.3 物种对灭绝的脆弱性
  5.4 小种群问题
   5.4.1 遗传变异性的丧失
   5.4.2 有效种群大小
   5.4.3 种群统计随机性与环境随机性
   5.4.4 灭绝漩涡
  小结
 第6章 保护种群和物种
  6.1 应用种群生物学
   6.1.1 背景研究
   6.1.2 种群的野外监测
   6.1 3种群统计学研究
   6.1.4 种群生存力分析
   6.1.5 集合种群模型
  6.2 保护等级
  6.3 建立新种群
   6.3.1 转移安置物种个体以建立新种群
   6.3.2 实施新种群建立项目需要考虑的事项
   6.3.3 建立新植物种群
   6.3.4 新种群的状态
  6.4 迁地保护
   6.4.1 动物园
   6.4.2 水族馆
   6.4.3 植物园
   6.4.4 种子库
  6.5 物种的法律保护
   6.5.1 国家法律
   6.5.2 美国濒危物种法案
   6.5.3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6.5.4 国际公约
  小结
 第7章 自然保护地
  7.1 保护地的建立和分类
  7.2 保护地的有效性
   7.2.1 我们应该优先保护什么?
   7.2.2 保护地有效性测度:空缺分析
  7.3 自然保护地设计
   7.3.1 保护区大小的讨论
   7.3.2 最小化边际效应和生境片段化效应
   7.3.3 保护地网络
  7.4 景观生态学
  7.5 保护地的管理
   7.5.1 监测
   7.5.2 生境管理
   7.5.3 管理和人员
   7.5.4 保护地分区
  7.6 公园管理面临的挑战
  小结
 第8章 保护区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8.1 未被保护的公共和私有土地
  8.2 人类控制的景观
  8.3 与当地人合作
   8.3.1 就地农业保护
   8.3.2 可获取自然产品的保护区
   8.3.3 基于社区的动议
   8.3.4 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8.3.5 评估保护的主动性
  8.4 生态系统管理
  8.5 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8.5.1 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的需要
   8.5.2 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
   8.5.3 主要的恢复目标
   8.5.4 恢复生态学的未来
  小结
 第9章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9.1 地方和国家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
   9.1.1 地方性的保护条例
   9.1.2 国家立法
   9.1.3 土地信托基金会
   9.1.4 保护的激励
   9.1.5 执行和其他问题
  9.2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途径
   9.2.1 国际条约
   9.2.2 全球峰会
  9.3 保护基金
   9.3.1 环境信托基金
   9.3.2 债务自然环境转换
   9.3.3 贷款和资助
   9.3.4 私人基金
   9.3.5 保护基金的两难局面
   9.3.6 基金的挑战
  9.4 保护教育
  9.5 保护生物学家的作用
  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小结
 附录 部分环境组织和信息资源
 章 节目录前图片说明与致谢
 词汇表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