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第三版)(配套数字资源)
¥49.00定价
作者: 汪东风
出版时间:2019-09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试读-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346957
- 3版
- 237485
- 47244775-4
- 16开
- 2019-09
- 560
- 342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①TS201.2
- 食品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食品化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酶、色素和着色剂、风味成分、食品添加剂及食品中有害成分。本版教材精简了与基础生物化学重复的部分,相应增加了食品中有害成分化学内容,同时,配有实验教材、例题习题参考书和多媒体课件,方便教学使用。
本书可作为食品科学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荐语】
本版教材为满足食品科技的发展、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和互联网+教育的需要,本着知识的继承和创新,体现教材的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力求做到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食品化学》第三版在第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特点如下:①根据食品学科的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更新及补充一些新的内容,体现出先进性。②根据国家最近颁布的食品相关规定或法规,完善其食品名词及定义,达到可读性强。③随着新工科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应用和互联网+教育形式的实施,各高校都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电子图书及资料的建设,本教材第三版尽量减少能被电脑、智能手机等外部智能辅助设备方便获取的“文献资料式”的知识,同时删除前后相关课程中的相似或重复的内容,使其更简明,更实用。④与本教材的数字资源(内容已纳入《工程师宝典APP》)、在线自测试题库、中国大学MOOC及智慧树平台的多媒体等配套统一,形成立体化,以满足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需要。
本书可作为食品科学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荐语】
本版教材为满足食品科技的发展、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和互联网+教育的需要,本着知识的继承和创新,体现教材的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力求做到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食品化学》第三版在第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特点如下:①根据食品学科的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更新及补充一些新的内容,体现出先进性。②根据国家最近颁布的食品相关规定或法规,完善其食品名词及定义,达到可读性强。③随着新工科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应用和互联网+教育形式的实施,各高校都加强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电子图书及资料的建设,本教材第三版尽量减少能被电脑、智能手机等外部智能辅助设备方便获取的“文献资料式”的知识,同时删除前后相关课程中的相似或重复的内容,使其更简明,更实用。④与本教材的数字资源(内容已纳入《工程师宝典APP》)、在线自测试题库、中国大学MOOC及智慧树平台的多媒体等配套统一,形成立体化,以满足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需要。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食品化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1
1.2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地位4
1.3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6
第2章水分/8
2.1水和冰的物理特性9
2.2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11
2.3水分活度16
2.4水分吸着等温线18
2.5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21
2.6冰在食品稳定性中的作用24
2.7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25
参考文献30
第3章碳水化合物/31
3.1概述31
3.2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33
3.3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功能性44
3.4非酶褐变反应48
3.5食品中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62
3.6膳食纤维84
参考文献88
第4章脂类/89
4.1概述89
4.2脂类的物理特性95
4.3脂类的化学性质98
参考文献108
第5章蛋白质/109
5.1食品中常见的蛋白质109
5.2蛋白质的结构110
5.3蛋白质的功能性113
5.4蛋白质的营养及安全性120
5.5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122
5.6新型蛋白质资源开发与利用128
参考文献130
第6章维生素/132
6.1概述132
6.2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133
6.3食品中的维生素136
参考文献155
第7章矿物质/156
7.1概述156
7.2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158
7.3食品中矿物质的理化性质164
7.4食品中矿物质的营养性及有害性166
7.5影响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因素171
参考文献174
第8章酶/175
8.1概述175
8.2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177
8.3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183
8.4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应用191
参考文献198
第9章色素和着色剂/199
9.1概述199
9.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01
9.3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223
参考文献230
第10章风味成分/231
10.1滋味及呈味物质231
10.2气味及呈味物质241
10.3风味成分的形成途径250
参考文献255
第11章食品添加剂/256
11.1概述256
11.2常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257
11.3常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271
11.4一些功能性食品添加物281
参考文献287
第12章食品中有害成分/288
12.1内源性有害成分289
12.2外源性有害成分300
12.3微生物毒素309
12.4抗营养素315
12.5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322
参考文献332
附录主要英文期刊及主要网站介绍/335
1.1食品化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1
1.2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地位4
1.3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6
第2章水分/8
2.1水和冰的物理特性9
2.2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11
2.3水分活度16
2.4水分吸着等温线18
2.5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21
2.6冰在食品稳定性中的作用24
2.7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25
参考文献30
第3章碳水化合物/31
3.1概述31
3.2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33
3.3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功能性44
3.4非酶褐变反应48
3.5食品中重要的低聚糖和多糖62
3.6膳食纤维84
参考文献88
第4章脂类/89
4.1概述89
4.2脂类的物理特性95
4.3脂类的化学性质98
参考文献108
第5章蛋白质/109
5.1食品中常见的蛋白质109
5.2蛋白质的结构110
5.3蛋白质的功能性113
5.4蛋白质的营养及安全性120
5.5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122
5.6新型蛋白质资源开发与利用128
参考文献130
第6章维生素/132
6.1概述132
6.2影响食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因素133
6.3食品中的维生素136
参考文献155
第7章矿物质/156
7.1概述156
7.2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158
7.3食品中矿物质的理化性质164
7.4食品中矿物质的营养性及有害性166
7.5影响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因素171
参考文献174
第8章酶/175
8.1概述175
8.2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177
8.3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183
8.4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中的应用191
参考文献198
第9章色素和着色剂/199
9.1概述199
9.2食品中原有的色素201
9.3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223
参考文献230
第10章风味成分/231
10.1滋味及呈味物质231
10.2气味及呈味物质241
10.3风味成分的形成途径250
参考文献255
第11章食品添加剂/256
11.1概述256
11.2常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257
11.3常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271
11.4一些功能性食品添加物281
参考文献287
第12章食品中有害成分/288
12.1内源性有害成分289
12.2外源性有害成分300
12.3微生物毒素309
12.4抗营养素315
12.5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322
参考文献332
附录主要英文期刊及主要网站介绍/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