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 #

出版时间:2018-12-0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旅游地理学(第3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40228
  • 3版
  • 152452
  • 60252928-1
  • 平装
  • 异16开
  • 2018-12-06
  • 490
  • 411
  • 理学
  • 地理学
  • K901.7
  • 地理科学类、旅游管理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作者简介
保继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城市旅游——原理·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1996;2版,科学出版社,2003)、《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主持编著的《旅游地理学》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主持湖北省、桂林市、苏州市、黄山市等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楚义芳副教授,现任职于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研究方向为金融证券、供应链管理、城市和区域经济、旅游规划。主要著作有《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等。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版曾获国家教委第三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修订版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本版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教材现状,对各章节及附录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社区旅游、新兴旅游两章,删去旅游交通、旅游区划两章。修订后的内容涵盖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等旅游地理学主要论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类、旅游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参考使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前辅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闲暇、游憩和旅游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内容简析
  第三节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地理学科的关系
   二、与旅游学科的关系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三、20世纪60年代中至20世纪80年代初
   四、20世纪80年代中至20世纪90年代
   五、进入21世纪之后
   六、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旅游知识的积累
   二、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
  第一节旅游者
   一、国际上的定义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三、旅行者分类
   四、旅游者分类
  第二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一、旅游需要分析
   二、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三、旅游动机的激发
   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第三节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一、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二、普雷德(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三、旅行距离决策模式
   四、旅游决策过程
  第四节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一、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二、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
  第五节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一、资源个体的评价
   二、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
   三、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宾馆选址
 第四章旅游需求预测
  第一节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二、旅游需求预测资料的获取
  第二节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一、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二、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集中性
  第三节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一、趋势外推模型
   二、结构模型
   三、仿真模型
   四、定性模型
   五、4类模型的相关关系
  第四节趋势外推模型
   一、简单回归分析
   二、时间序列模型
  第五节引力模型
   一、引力模型的发展
   二、旅游研究中的引力模型及其发展
   三、实例分析
  第六节潜在游客市场模型
   一、潜在游客市场模型
   二、实例分析:“告别三峡游”的系统动力学解释
  第七节特尔菲法
   一、概述
   二、特尔菲法的工作步骤
   三、实例分析
 第五章旅游资源评价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旅游资源
   二、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旅游资源分类
  第三节旅游资源体验性评价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二、西方的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
   三、中国的名山大川自然美评价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三、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理论述评
  第二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
   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
  第三节旅游地空间竞争
   一、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解释
   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三、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四、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第七章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
  第一节城市旅游研究概述
   一、城市旅游研究的起源和定义
   二、城市旅游研究的内容
   三、城市旅游吸引体系
   四、城市旅游地评估
  第二节城市游憩商业区(RBD)
   一、RBD概念
   二、RBD与CBD的关系
   三、城市RBD的功能及意义
   四、城市RBD的类型
  第三节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旅游驱动力的一般分析
   二、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
  第四节主题公园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一、基本概念
   二、主题公园的类型
   三、主题公园的特点
  第五节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三、城市旅游感知形象
   四、空间集聚和竞争
   五、决策者行为
   六、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七、中国主题公园发展问题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
  第一节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中国研究概况
  第二节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基本容量
   二、非基本容量
  第三节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一、基本空间标准
   二、旅游的资源容量和旅游的心理容量的量测
   三、旅游的生态容量的测定
   四、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五、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第四节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一、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
   二、超载与旅游的空间分流
   三、LAC理论和应用
   四、实例分析———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
 第九章社区旅游
  第一节社区旅游概述
   一、社区
   二、社区旅游
   三、社区参与
  第二节中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特点
   一、注重经济利益诉求
   二、被动参与
   三、社区力量薄弱
   四、产生的原因及思考
  第三节社区增权
   一、社区增权理论
   二、雨崩案例
  第四节社区旅游参与模式
   一、提高社区参与度的路径选择
   二、社区参与旅游有效模式的构建
 第十章新兴旅游
  第一节替代性旅游与生态旅游
   一、替代性旅游
   二、生态旅游
  第二节遗产旅游
   一、遗产与遗产旅游概念
   二、遗产旅游研究内容与进展
   三、遗产地/遗产旅游吸引物
   四、旅游与遗产保护
  第三节事件旅游
   一、事件与事件旅游
   二、事件影响研究
   三、事件旅游规划
  第四节温泉旅游
   一、基本概念:温泉、温泉旅游、温泉旅游地
   二、温泉旅游地的开发
   三、温泉资源管治
  第五节葡萄酒旅游与茶旅游
   一、葡萄酒旅游
   二、茶旅游
 第十一章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产业的经济特性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四、旅游与就业
   五、旅游与税收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八、关于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增加值
  第二节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二、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三、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四、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旅游对区域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二、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第十二章旅游规划
  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
   一、国外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
   二、国内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
   三、编制旅游规划的原则及程序
   四、旅游规划的层次和内容
   五、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第二节旅游发展规划
   一、区域旅游发展类型
   二、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
   三、旅游发展规划框架结构
   四、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主要理论方法
   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常用对策评价
  第三节旅游地规划
   一、旅游地规划分类
   二、旅游地规划内容
  第四节旅游线路设计
   一、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框架
   二、中国旅游线路设计述评
  第五节旅游交通规划
   一、旅游交通概述
   二、旅游交通规划原则
   三、旅游交通运输类型
   四、索道建设问题
  第六节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一、旅游解说系统
   二、旅游解说模式
   三、旅游解说媒体
   四、旅游解说系统评估
  第七节旅游住宿设施选址规划
   一、旅游宾馆宏观选址
   二、旅游宾馆微观选址
 附录1国外著名旅游地理学家推荐重要文献
  沃尔(ll)
  米切尔(tchell)
  史密斯(ith)
  巴特勒(tler)
  皮尔斯(arce)
  刘德龄(w)
  盖茨(tz)
 附录2SSCI收录的旅游、休闲与接待业国际学术期刊
 附录31989—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研究项目
 附录42008—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研究项目
 附录51989—2011年国内旅游领域部分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