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
作者: 程源 雷家骕 杨湘玉
出版时间:2005-01-3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53064
- 1
- 88387
- 40214783-9
- 平装
- 异16开
- 2005-01-30
- 300
- 250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F273.1
- 技术经济与管理
- 研究生、本科
本书是高等学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是基于战略的角度在对技术创新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内容分为11章,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剖析了技术创新、技术战略、技术演化、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技术源、研发管理、创新组织以及创新管理等国内外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前沿动态,并且融入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将理论探索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和工商管理硕士的教材,而且对于职业经理人士、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技术负责人员以及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的人员等同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1章 技术创新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1.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相关概念比较
1.1.1 技术创新的概念
1.1.2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的比较
1.1.3 知识创新的概念和核心特征
1.2 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
1.2.1 基于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影响程度的分类
1.2.2 基于技术创新对象的分类
1.2.3 基于技术创新的技术变动方式的分类
1.3 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1.4 对于目前技术创新的若干认识
1.4.1 技术创新没有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之分
1.4.2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1.4.3 国家创新体系
第2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1 线性模型
2.1.2 交互作用模型
2.1.3 链环-回路模型
2.1.4 并行模型
2.1.5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2.2 产业创新模式
2.2.1 A-U模型的主要观点和评析
2.2.2 电视行业创新演化规律
2.3 技术创新管理的要素
2.3.1 国内外技术创新调查的统计分析
2.3.2 创新活动的关键角色
第3章 技术战略
3.1 技术战略的理论构架和内涵
3.1.1 战略管理的发展和技术战略的兴起
3.1.2 技术战略的主要内容
3.1.3 技术战略的类别
3.2 领先创新战略
3.2.1 进入壁垒
3.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3.2.3 领先创新者的劣势
3.2.4 决定领先创新优势的因素
3.3 跟随创新战略
3.3.1 跟随创新战略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的比较
3.3.2 跟随创新:后发国家企业技术战略的重要选择
第4章 技术演化
4.1 技术演化的S曲线
4.1.1 S曲线现象:存储器的研究
4.1.2 S曲线的规律
4.1.3 S曲线的预测
4.2 技术演化的过程:技术扩散
4.2.1 技术扩散
4.2.2 S扩散曲线及基本扩散模型
4.2.3 创新采纳的模型
4.3 创新集群
4.3.1 创新集群现象
4.3.2 创新集群的基本类型
4.3.3 技术关联型创新集群的形成基础
4.3.4 企业内创新集群的典型模式
4.3.5 企业内创新集群的选择
第5章 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和评价
5.1 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5.1.1 技术能力
5.1.2 技术创新能力
5.2 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5.2.1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5.2.2 创新管理能力
5.2.3 创新倾向
5.2.4 研究开发能力
5.2.5 制造能力
5.2.6 营销能力
5.2.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素权重
5.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5.3.1 能力要素指标的设计与计算
5.3.2 创新产出能力评价指标
第6章 核心竞争能力
6.1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内涵
6.2 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价值
6.3 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6.4 核心竞争能力的管理
6.4.1 战略意图和战略发展框架
6.4.2 核心竞争能力的规划和获取
第7章 技术源管理
7.1 技术源的演化趋势和战略意义
7.1.1 技术源的演化趋势
7.1.2 企业外部技术源的类别
7.1.3 有效的技术源模式对于过渡时期的我国企业的重要意义
7.2 战略联盟
7.2.1 战略联盟的概念和兴起的原因
7.2.2 战略联盟的种类
7.2.3 战略联盟的学习效应和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形成机理
7.3 技术并购
7.3.1 并购对象的确定
7.3.2 并购价值的评估
7.3.3 并购的系统化策略考虑
7.3.4 成功的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
7.3.5 并购过程中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7.4 技术源模式的内在机理分析
7.4.1 获取外部技术的机制:三星DRAM技术能力成长的案例研究
7.4.2 技术知识的可转移性和技术源从外部向内部转化的层次
7.4.3 技术源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第8章 研究与开发管理
8.1 研究与开发管理概述
8.1.1 研究与开发的概念和分类
8.1.2 研究与开发管理的发展
8.2 创新构思的来源
8.2.1 创新源
8.2.2 创新构思的主要来源
8.3 创新构思产生的主要方法
8.3.1 质量功能展开
8.3.2 领先用户方法
8.4 新产品开发的流程
8.4.1 门径管理流程
8.4.2 格伦·厄本的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过程
第9章 新产品战略与平台
9.1 整合性项目规划
9.1.1 PreQuip仪测公司新产品开发遭遇的问题
9.1.2 整合性项目规划
9.1.3 项目的分类与界定
9.1.4 整合性项目规划的八个步骤
9.1.5 PreQuip仪测公司运用整合性项目规划的经验
9.1.6 几个值得再深入探讨的议题
9.2 开发新平台产品的关键成功要素
9.2.1 明确的策略规划
9.2.2 有效能的项目组织
9.2.3 有效率的项目管理机制
9.2.4 能快速推动相关衍生产品的上市
9.3 技术驱动型新产品开发活动的最大挑战
9.3.1 技术驱动型新产品开发的三种风险
9.3.2 新产品开发是一种学习过程
9.3.3 Rambus成功跨越早期市场的鸿沟
第10章 创新组织
10.1 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
10.1.1 创新要求的企业组织功能
10.1.2 创新组织模式选择的基本问题
10.1.3 典型的创新组织模式
10.2 虚拟制造:OEM/ODM
10.2.1 OEM与ODM
10.2.2 OEM/ODM的生产运作管理
10.2.3 OEM/ODM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
10.2.4 选择ODM/OEM企业的一般流程
10.2.5 ODM/OEM运作的关键环节
10.2.6 ODM/OEM方式的局限性
10.3 创新组织中的激励
10.3.1 激励的一般原理
10.3.2 创新组织中不同人的激励
10.4 优秀创新组织的文化特点
第11章 创新管理的挑战
11.1 技术创新把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1.1.1 外部技术创新信息的把握
11.1.2 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网络
11.1.3 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管理规律
11.1.4 把握技术创新的艺术性
11.2 技术把握和企业竞争力
11.2.1 技术进步的市场机会的非独占性
11.2.2 技术进步方向的不可控性
11.2.3 竞争优势的易变性
11.3 难以突破的创新窘境:断裂性技术的挑战
11.3.1 断裂性技术和破坏性创新
11.3.2 大公司所面临的困惑
11.3.3 对如何走出创新者的窘境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