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学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38.00定价
作者: 邸淑珍
出版时间:2017-07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9787513241939
- 1-4
- 204715
- 69247696-3
- 16开
- 2017-07
- 200
- 医学
- 护理学
- D035
- 通用
- 本科
内容简介
《临终关怀护理学》是一门以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特征和临终照护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本教材依据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老年医学、肿瘤学、伦理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观点,重点介绍临终护理学科的基本思想、观点、理论以及临床技能。是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对死亡不恐惧,不孤独,没有痛苦和遗憾,身体完整,清洁整齐,在浓厚亲情友爱氛围中告别人间,使临终患者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优死。本教材共十章:第一章临终关怀概述;第二章临终人文关怀;第三章临终护理概述;第四章死亡教育;第五章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与护理;第六章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第七章舒缓医疗与护理;第八章临终患者常见症状的护理;第九章临终常用护理实践;第十章居丧照护。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临终关怀一、概念二、临终关怀团队、模式与原则三、临终关怀的起源、发展与现状第二节 临终关怀护理学一、临终关怀学二、临终关怀学与护理学三、临终关怀护理学第三节 临终关怀护理学相关理论一、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二、系统理论三、舒适护理理论四、多元文化护理理论五、金的达标理论六、罗伊适应模式理论七、华森关怀科学模式理论八、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第二章 临终人文关怀第一节 人文关怀概述一、概念二、意义与价值第二节 文化与临终关怀一、文化背景与临终关怀二、临终关怀文化三、临终文化休克第三节 人文关怀与临终护理一、家庭人文关怀与临终护理二、医疗机构人文关怀与临终护理三、社会人文关怀与临终护理第三章 临终护理概述第一节 临终护理的概念与原则一、概念与宗旨二、目标与意义三、特点与原则第二节 临终护理程序一、临终护理评估二、临终护理诊断三、临终护理计划四、实施计划五、临终护理评价第三节 临终护理管理一、概念与特点二、目的与任务三、临终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第四章 临终患者的评估第一节 临终期的确定一、临终期的界定二、临终轨迹第二节 功能状态评估一、分类二、常用评估工具第三节 需求评估一、生理需求评估二、心理需求评估三、社会和环境需求评估第四节 生命质量评估一、概念二、评估内容三、评估量表四、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第四节 预生存期与生存期评估一、预生存期评估二、生存期评估第五章 死亡与死亡教育第一节 死亡概述一、脑死亡概念二、脑死亡标准三、死亡分期四、死亡特点与价值第二节 死亡观与死亡态度一、死亡观的概念二、中西文化死亡观三、死亡态度概述四、不同人群的死亡态度五、临终关怀工作者的科学死亡观与死亡态度第三节 死亡教育一、概念与意义二、目的与目标三、国内外死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四、对象与方法第六章 对临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第一节 临终患者心理发展理论一、库伯勒一罗斯临终心理发展理论二、帕蒂森临终心理发展理论第二节 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一、常见的心理问题二、常见心理治疗方法三、心理护理措施第三节 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一、常见心理问题二、心理护理措施第四节 中医心理治疗一、中医心理治疗含义二、中医心理治疗原则三、常见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第七章 与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第一节 沟通与有效沟通一、概念与意义二、有效沟通的标准与原则第二节 与临终患者的沟通交流._一、沟通原则二、沟通内容三、沟通策略与技巧第三节 与临终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一、沟通内容二、沟通策略与技巧第四节 病情告知一、病情告知必要性二、病情告知原则三、告知策略与技巧四、病情告知模式与步骤第八章 安宁疗护第一节 概述一、命名与概念二、内涵与理念三、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的关系四、核心要素五、服务模式第二节 安宁疗护的伦理与法律一、伦理原则与规则二、立法实践三、常见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第三节 中医药与安宁疗护一、概述二、中医理论在安宁疗护中的运用三、中医药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四、补充替代医学疗法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第四节 灵性照护一、概述二、灵性照护的内容三、灵性照护的方法……第九章 临终患者常见症状护理第十章 常见晚(末)期疾病临终患者的护理第十一章 临终常用护理技术第十二章 居丧照护附录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