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以下为《仪式与社会结群——以S村丧葬仪式为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9787510077159
  • 142660
  • 2014年4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K892.22
内容简介
  《仪式与社会结群——以S村丧葬仪式为例》承继涂尔干有关宗教、仪式与社会研究的传统,综合考察社会学及人类学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公共性如何形成的理论脉络,以近年来社会及人类学讨论较多的“社会人”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社会的人群结合方式进行探讨。陕西关中地区无论作为一个地域区域还是一个文化区位,在中国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它既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能够提供解读农耕文化的符码,同时它又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人群结合的典型模本。因此,考察与分析这样一个既具有独特地域优势,又具有独特人文优势的区域社会的社会秩序和人群结合方式,将使我们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几千年社会秩序的形成脉络、社会公共性形成的逻辑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秩序的生成、公共性的生发、共识的凝聚将极具借鉴意义。
  著者董敬畏在关中农耕文明这样一个极具同质性的区域社会,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通过一个村落的丧葬礼仪过程考察人群结合、社会秩序形成、公共性及共识达成等论题。著者首先描述了当地社会的社群结构以及这种结构与环境、村落历史、仪式之间的关系。著者接着描述了村落的丧葬仪式以及仪式中人们如何通过礼物与劳务的分享与互换塑造了社会人,从而形成人群联结和社会秩序,村落的公共性及共识也在这种场域中得以酝酿、产生和形成。著者最后展现了受到现代性影响之后的村落社会内部个体对这种结群方式和社会秩序形成模式的越轨和反抗。
目录
导言 研究的缘起
第一章 中国人群结合方式文献回顾及问题提出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反思
  一、大陆的仪式研究
  二、大陆的社会结群研究
  三、海外的仪式研究
  四、海外的社会结群研究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二章 概念工具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人概念的形成和本书的界定
 第二节 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
第三章 走进田野地点S村
 第一节 S村的环境与生计
 第二节 村落起源和历史沿革
 第三节 村落组织架构
  一、S村的系谱
  二、婚姻制度
  三、社群组织
 第四节 仪式、地理空间与社群组织
第四章 S村丧葬仪式过程和社会人
 第一节 选取丧葬仪式的意义
 第二节 S村的丧葬仪式过程
  一、第一天:仪式初起
  二、第二天:仪式中段
  三、第三天:仪式高潮
 第三节 仪式与社会人的塑造
  一、仪式过程对社会人的塑造
  二、仪式中的交换对社会人的塑造
 第四节 交换、分享与社会结群
第五章 突破与规治
 第一节 个体突破及村落规治
  一、个案一
  二、个案二
  三、个案三
  四、个案四:现代性的影响
 第二节 村落规制的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社会人的实践
 第二节 社会人与地方社会
 第三节 社会人与乡村社会的公共性
 第四节 社会人与中国乡村社会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S村丧葬过程中礼物与劳务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