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音乐出版社
- 9787805534671
- 140112
- 50181980-9
- 16开
- 2015-12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
- J6-43
- 音乐、通用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
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音乐教学和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的素质;陶冶学习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必需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1、教材按分课时的形式,采取单元综合教学进行编写。既有各项内容纵向顺序,又有各项内容间的横向联系,将知识点、技能训练和各种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相互渗透,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的效益。
2、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材中设有《思考与练习》,启发学生学会探索,通过听觉、演唱、演奏、指挥、创造、分析、评论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有益于学生的未来。
3、力求精简。教材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教性和可唱性。便于教师挖掘教材的内涵,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重视职业培训。教材编写中有计划地渗透小学音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随着自身音乐素质的提高,也能掌握音乐教育观念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音乐教学和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的素质;陶冶学习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必需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1、教材按分课时的形式,采取单元综合教学进行编写。既有各项内容纵向顺序,又有各项内容间的横向联系,将知识点、技能训练和各种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相互渗透,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的效益。
2、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材中设有《思考与练习》,启发学生学会探索,通过听觉、演唱、演奏、指挥、创造、分析、评论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有益于学生的未来。
3、力求精简。教材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教性和可唱性。便于教师挖掘教材的内涵,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重视职业培训。教材编写中有计划地渗透小学音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随着自身音乐素质的提高,也能掌握音乐教育观念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目录
新版说明
乐理 视唱 练耳
第一课 中国民族调式(一)
一 五声调式
二 五声调式的类别
第二课 中国民族调式(二)
五声调式的类别(续)
第三课 中国民族调式(三)
一 五声调式的结构特征
二 五声调式的表现特性
第四课 中国民族调式(四)
五声性七声调式
第五课 识别调试(一)
一 大调式的识别
二 小调式的识别
第六课 识别调试(二)
一 中国民族调式的识别
二 调号与民族调式的关系
第七课 和弦(一)
一 和弦
二 三和弦的构成
三 三和弦的名称
四 三和弦的性质
第八课 和弦(二)
……
第九课 和弦(三)
第十课 和弦(四)
第十一课 和弦(五)
第十二课 儿童歌曲的一般特点(一)
第十三课 儿童歌曲的一般特点(二)
第十四课 儿童歌曲的题材、体裁与风格
声乐与指挥
欣赏
唱游
小学音乐教材教法
乐理 视唱 练耳
第一课 中国民族调式(一)
一 五声调式
二 五声调式的类别
第二课 中国民族调式(二)
五声调式的类别(续)
第三课 中国民族调式(三)
一 五声调式的结构特征
二 五声调式的表现特性
第四课 中国民族调式(四)
五声性七声调式
第五课 识别调试(一)
一 大调式的识别
二 小调式的识别
第六课 识别调试(二)
一 中国民族调式的识别
二 调号与民族调式的关系
第七课 和弦(一)
一 和弦
二 三和弦的构成
三 三和弦的名称
四 三和弦的性质
第八课 和弦(二)
……
第九课 和弦(三)
第十课 和弦(四)
第十一课 和弦(五)
第十二课 儿童歌曲的一般特点(一)
第十三课 儿童歌曲的一般特点(二)
第十四课 儿童歌曲的题材、体裁与风格
声乐与指挥
欣赏
唱游
小学音乐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