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医护理学概要》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9787565912207
  • 1版
  • 140093
  • 69248253-2
  • 平装
  • 16开
  • 2015-11
  • 386
  • 111
  • 医学
  • 护理学
  • R248
  • 护理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是根据“符合人才培养要求,体现教育改革成果,确保教材质量,形式新颖创新”的指导思想,遵循“教材与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结合,与执业护师资格考试大纲相结合,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在内容上系统、简明、实用,从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以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为重点,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体现教材科学性、继承性、专业性、先进性、简明性和实用性。
目录
第一章 中医护理学概述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恒动观念
  三、辨证施护
  四、防护结合
 第三节 学习中医护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藏象学说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精、气、血、津液
  一、精
  二、气
  三、血
  四、津液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六节 四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七节 辨证
  一、八纲辨证
  二、气血津液辨证
  三、脏腑辨证
  四、其他辨证
第三章 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第一节 经络基本知识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经络的功能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腧穴基本知识
  一、概述
  二、常用腧穴
第四章 方药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药的性能
  二、中药的用法
  三、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第二节 方剂基础知识
  一、方剂组成及变化
  二、方剂的剂型
  三、方剂分类及常用方剂
第五章 中医养生
 第一节 概述
  一、养生的概念与特点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三、常用养生方法
 第二节 传统运动养生
  一、传统运动养生的概念
  二、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和功能
  三、传统运动养生的方法
第六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 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及要求
  二、病情观察的原则与方法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
 第二节 生活起居护理
  一、起居有常
  二、劳逸适度
  三、环境适宜
 第三节 饮食护理
  一、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二、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三、食物的分类
  四、饮食宜忌
 第四节 情志护理
  一、情志护理的原则
  二、情志护理的方法
  三、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第五节 中药用药护理
  一、给药护理
  二、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第六节 体质调护
  一、概述
  二、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三、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四、体质调护
 第七节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一、护理健康教育概述
  二、中医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七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节 针刺法
  一、毫针刺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水针法
  五、电针法
 第二节 灸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三节 推拿与按摩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按摩手法
  四、注意事项
 第四节 拔罐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五节 耳穴压豆法
  一、耳郭与耳穴
  二、适用范围
  三、用物准备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第六节 刮痧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七节 热熨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八节 熏洗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九节 贴敷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十节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八章 辨证施护
 第一节 辨证施护的原则与方法
  一、辨证施护的原则
  二、辨证施护的方法
 第二节 八纲证候辨证施护
  一、表里证候辨证施护
  二、寒热证候辨证施护
  三、虚实证候辨证施护
  四、阴阳证候辨证施护
  附:病证护理举例
 第三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证施护
  一、气血病辨证施护
  二、津液病辨证施护
  附:病证护理举例
 第四节 脏腑病证辨证施护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施护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护
  三、脾与胃病辨证施护
  四、肝与胆病辨证施护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施护
附:病证护理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