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产业创新
¥39.80定价
作者: 林苞,雷家骕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416562
- 1-1
- 135445
- 42170328-1
- 平装
- 16开
- 2016-01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F062.4
- 创业
内容简介
林苞、雷家骕编著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创新》采用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和技术是有用知识的两种生产方式,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是产业创新的两种基本模式。这两种基本模式被用于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差异。基于科学的创新与许多新行业的产生有关,长期来说,是维持产业创新动力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存在一些行业,其创新主要采用基于科学的方式。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科学与技术都需要发展,因此其产业创新主要采用基于技术的方式,导致其在基于科学的创新上的落后,并在经济发展上遇到障碍。
本书适合对创新产业、科技政策、经济发展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对创新研究、科学学研究、演化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在其中接触到新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思路。
本书适合对创新产业、科技政策、经济发展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对创新研究、科学学研究、演化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在其中接触到新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思路。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有用知识的两种生产方式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产业差异:被忽略的维度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国际差距:知识生产的差异
第四节 全书逻辑与结构
一、对所研究问题的界定
二、全书结构
第二章 创新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熊彼特的理论
一、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二、熊彼特与当代经济思想
第二节 演化经济理论的兴起
第三节 对创新的产业差异的研究
第四节 对科学与产业创新的关系的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一节 技术作为知识
一、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内容差异
二、科学与技术的实践的不同
第二节 技术变化的“逻辑”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共同演化
一、科学与技术的汇合
二、科学与技术的分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之理论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科学与技术
二、创新
三、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模式
一、划分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的依据
二、基于科学与基于技术的创新模式的差异
三、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第三节 基于科学的行业与基于技术的行业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模式之案例研究
第一节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已有研究
第二节 本章研究的逻辑
第三节 青霉素与晶体管的案例
一、青霉素的案例
二、晶体管的案例
第四节 对青霉素与晶体管案例的分析
一、创新的模式
二、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三、研究动机与偶然性
四、与行业演化的关系
第五节 更多案例的讨论
一、基于科学的创新广泛存在
二、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的比较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科学与基于技术的创新之行业间差异
第一节 创新的产业差异的已有研究
一、技术体制、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
二、基于科学的技术体制
三、本书对创新的产业差异的理解
第二节 选择半导体业与制药业中的创新进行比较的理由
一、半导体业
二、制药业
三、总结
第三节 半导体业与制药业中的创新差异:来自专利的证据
一、关于专利数据的说明
二、美国制药业与半导体业的专利引用情况比较
三、美国与日本在半导体业与制药业中专利引用数据的比较
第四节 更多行业内技术发展的讨论
一、行业技术演变的复杂性
二、技术体制与竞争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NBER专利引用数据库的技术分类
第七章 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之国际扩散的差异
第一节 国际技术扩散的已有研究
第二节 本章研究的逻辑
第三节 半导体业与制药业的国际竞争与技术扩散的模式
一、竞争优势的变化
二、创新的扩散
三、制造的扩散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制药业与半导体业的技术学习
一、技术机会
二、知识来源
第五节 用创新的产业模式的差异来解释技术扩散的不同模式
一、半导体业与制药业的讨论
二、创新的产业模式与扩散的关系
三、将本章的结论加以推广的可能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基于科学的行业的赶超模式
第一节 对赶超模式的已有研究
第二节 本章研究的逻辑
第三节 成功案例:德国的有机化工—制药业
在19世纪下半叶的赶超
第四节 成功案例:美国制药业在20世纪上半叶的赶超
第五节 基于科学的行业中赶超的模型
第六节 失败案例:日本制药业在20世纪下半叶的追赶
第七节 对中国制药业的讨论
一、技术进步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二、中国制药业的追赶
第八节 小结
第九章 理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理论启示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创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理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一、重视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科学的行业
二、平衡知识的“探索”与“利用”
第十章 结论:发现与局限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主要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有用知识的两种生产方式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产业差异:被忽略的维度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国际差距:知识生产的差异
第四节 全书逻辑与结构
一、对所研究问题的界定
二、全书结构
第二章 创新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熊彼特的理论
一、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二、熊彼特与当代经济思想
第二节 演化经济理论的兴起
第三节 对创新的产业差异的研究
第四节 对科学与产业创新的关系的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一节 技术作为知识
一、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内容差异
二、科学与技术的实践的不同
第二节 技术变化的“逻辑”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共同演化
一、科学与技术的汇合
二、科学与技术的分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之理论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科学与技术
二、创新
三、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模式
一、划分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的依据
二、基于科学与基于技术的创新模式的差异
三、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第三节 基于科学的行业与基于技术的行业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模式之案例研究
第一节 基于科学的创新的已有研究
第二节 本章研究的逻辑
第三节 青霉素与晶体管的案例
一、青霉素的案例
二、晶体管的案例
第四节 对青霉素与晶体管案例的分析
一、创新的模式
二、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三、研究动机与偶然性
四、与行业演化的关系
第五节 更多案例的讨论
一、基于科学的创新广泛存在
二、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的比较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科学与基于技术的创新之行业间差异
第一节 创新的产业差异的已有研究
一、技术体制、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
二、基于科学的技术体制
三、本书对创新的产业差异的理解
第二节 选择半导体业与制药业中的创新进行比较的理由
一、半导体业
二、制药业
三、总结
第三节 半导体业与制药业中的创新差异:来自专利的证据
一、关于专利数据的说明
二、美国制药业与半导体业的专利引用情况比较
三、美国与日本在半导体业与制药业中专利引用数据的比较
第四节 更多行业内技术发展的讨论
一、行业技术演变的复杂性
二、技术体制与竞争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NBER专利引用数据库的技术分类
第七章 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之国际扩散的差异
第一节 国际技术扩散的已有研究
第二节 本章研究的逻辑
第三节 半导体业与制药业的国际竞争与技术扩散的模式
一、竞争优势的变化
二、创新的扩散
三、制造的扩散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制药业与半导体业的技术学习
一、技术机会
二、知识来源
第五节 用创新的产业模式的差异来解释技术扩散的不同模式
一、半导体业与制药业的讨论
二、创新的产业模式与扩散的关系
三、将本章的结论加以推广的可能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基于科学的行业的赶超模式
第一节 对赶超模式的已有研究
第二节 本章研究的逻辑
第三节 成功案例:德国的有机化工—制药业
在19世纪下半叶的赶超
第四节 成功案例:美国制药业在20世纪上半叶的赶超
第五节 基于科学的行业中赶超的模型
第六节 失败案例:日本制药业在20世纪下半叶的追赶
第七节 对中国制药业的讨论
一、技术进步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二、中国制药业的追赶
第八节 小结
第九章 理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理论启示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创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理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一、重视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科学的行业
二、平衡知识的“探索”与“利用”
第十章 结论:发现与局限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主要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