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以下为《南北皮黄戏史述》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华书局
  • 9787101101249
  • 130606
  • 2014-09
  • J82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戏剧学丛刊第二种,是著名京剧史家于质彬先生的代表作。此书记述皮黄戏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起于明末清初,至于清末民初。全书破除史书著述线性描述的局限,努力使线性与板块两种叙述结合,采用纵向与横向交错的记述方法。纵向主要叙述皮黄戏的形成过程、进京徽班的嬗变、皮黄戏新秀—京剧的出现、苏皖浙徽班戏继续发展、南方京剧的崛起、清末民初的南派京剧,横向主要叙述清中叶以降两湖两广等地徽班的活动与皮黄腔系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拟表明(一)徽班为皮黄戏之祖,(二)皮黄腔系剧种各有千秋,绝非只有京剧一种,(三)研究皮黄戏必须有全面的视角,否则会以偏概全。本书是研究京剧史最富盛名的一部杰作,其书不仅详写京剧进京后称盛舞台的景象,更对南派京剧的论述也较为翔实,如南派“四大须生”“三大坤伶”以及南派“四大名旦”作者都做了较为公允的评介。由于作者与一些徽派名宿、南派名宿都有交往,又复留心于二三十年代的报刊与笔记,故其提供的皮黄戏历史信息殊为可观。因此,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又颇富新见的京剧史论稿。
目录
总序
凡例
第一章 皮黄戏的形成
 第一节 西皮调、二黄腔考述
 第二节 皮黄合奏考述
 第三节 扬州、徽班与皮黄合奏
 第四节 皮黄戏史湮没不彰原因种种
 第五节 余论:“四大徽班”述略
第二章 进京徽班的嬗变
 第一节 徽班进京前的京师戏曲舞台
 第二节 徽班进京以后的艺术表现
 第三节 徽班映丽风调一新
 第四节 徽班的嬗变
 第五节 余论:徽班进京与北方戏曲
第三章 皮黄戏新秀——京剧
 第一节 成同之世名伶述略
 第二节 同光之世名伶述略
 第三节 全能型表演体系的形成
 附论:京剧与昆曲
 程长庚全能型表演艺术与京剧更新
第四章 “四大徽班”进京后南方的徽班与皮黄戏
 第一节 安徽徽班
 第二节 江苏的徽戏
 第三节 浙江的徽戏与皮黄戏
 第四节 两湖的徽班与皮黄戏
 第五节 赣、闽、粤、台湾的徽班与皮黄戏
 第六节 川、桂、云、贵的徽班与皮黄戏
 附:皮黄腔系剧种表
第五章 南方京剧史述
 第一节 南方京剧形成前上海的戏曲活动
 第二节 扬州里下河徽班与上海京调皮黄
 第三节 里下河徽班与南方京剧
 第四节 同光间的南方京剧
 第五节 南派京剧的形成
 第六节 南派京剧奠基人王鸿寿
 第七节 南派京剧名伶谱
 第八节 南派京剧坤伶述略
 第九节 南派京剧与杭、嘉、湖水路班
 第十节 扬子江两岸的南方京剧
 第十一节 秦淮歌女与南方京剧
 附论:简论关羽戏“南派”开山祖王鸿寿
 张桂轩舞台生活志略
 南北两派的交流与合作
 略谈南派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在南通里下河班徽京老艺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附录
 梅派艺术的文化底蕴——兼谈梅派艺术创始人的美学思想
 开拓者的艺术——京剧花旦开山祖梅巧玲简论
 评说程谭梅 回顾京剧史——对一种京剧史观、京剧美学观的质疑
 京剧史料学刍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