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理论 / 21世纪比较文学系列教材
¥39.00定价
作者: 方汉文
出版时间:2013-0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26964
- 1-1
- 126962
- 43150428-1
- 平装
- 16流
- 2013-07
- 367
- 348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I0-03
- 文科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21世纪初年以降,兴起了“世界文学新建构”的比较文学学科转型,东方与西方、国学与西学、新学与旧说之间的对话是本书的语境。以本书作者为代表的中国“新辩证论”与美国新进学者达姆罗什等的“世界文学重构说”围绕世界文学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建构,重塑比较文学学科的主流规范。
方汉文所著的《比较文学理论》是在传统阐释中体现新理论观念的递进,建设中国化的学科理论体系与呈现东西方广阔的研究实践业绩。
在跨文化跨时空的思理指导下,以十五章篇幅,区别囿分,层层递进。分别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范畴板块,义理、辞章、考据、阐释等方法模式,提出新定义、新观念与新学说。以比较诗学、诗歌、小说、戏剧、比较叙事与比较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深刻例证论述,形成焕然乃珍的意义独照,从而在传统话语中抽绎出日新其业的观念。
深度反思的目标正是以最通俗的语言来论述的,《比较文学理论》中所征的各种文献都经过精心梳理爬剔,可供读者在教学与研究中采撷与借鉴。作为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专著,也是新世纪的教材、参考书与辅导读物,适宜于各种层次的大专院校的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与文化文明的相关专业,社会各种阅读与研究层次的读者。
方汉文所著的《比较文学理论》是在传统阐释中体现新理论观念的递进,建设中国化的学科理论体系与呈现东西方广阔的研究实践业绩。
在跨文化跨时空的思理指导下,以十五章篇幅,区别囿分,层层递进。分别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范畴板块,义理、辞章、考据、阐释等方法模式,提出新定义、新观念与新学说。以比较诗学、诗歌、小说、戏剧、比较叙事与比较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深刻例证论述,形成焕然乃珍的意义独照,从而在传统话语中抽绎出日新其业的观念。
深度反思的目标正是以最通俗的语言来论述的,《比较文学理论》中所征的各种文献都经过精心梳理爬剔,可供读者在教学与研究中采撷与借鉴。作为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专著,也是新世纪的教材、参考书与辅导读物,适宜于各种层次的大专院校的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与文化文明的相关专业,社会各种阅读与研究层次的读者。
目录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源流
第一节 文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意识
第二节 文学比较研究的高潮
第三节 从“世界主义”到世界文学
第四节 比较主义思潮与比较文学学科
第五节 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与分期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新定义
第一节 定义方式的思维转换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新定义
第三节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第五节 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
第三章 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与中国化阐释
第一节 关于理论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化体系的主要观念
第三节 中国化体系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节 中国化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比较文学的认识论
第一节 跨文化的文学认识论:“诗可以观”与“镜子说”
第二节 比较文学认识论的建立
第三节 中国的易辩逻辑
第四节 西方后现代差异逻辑
第五节 新辩证论的文学认识论
第五章 跨文化的世界文学本体论
第一节 本体论观念的来源与构成
第二节 本体论的三个层次
第三节 道与存在:比较文学的观念融合及会通
第四节 比较文学本体论与语言文化诗学
第六章 世界文化体系与比较文学的主体间性
第一节 世界文学主体的文化关系
第二节 独立主体性与他人主体性
第三节 文明与野蛮:主体间性
第七章 多元化的客体世界与文本境界
第一节 客体世界的分裂
第二节 文本境界的多元化
第三节 语境的转换与文本境界:移境、合境与造境
第四节 文本境界中的异域风物
第八章 文学关系的历史实证方法与“影响研究”
第一节 世界文学中的影响与接受
第二节 历史实证方法的名与实
第三节 传统与创造:世界文学史的新辩证观
第九章 义理与审美评价及“平行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整体性观念
第二节 中国的“义理”与西方的“理念”
第三节 义理与审美比较的真谛
第十章 文本辞章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文本中心论的极限
第二节 东西方的辞章研究
第三节 中西辞章分析对话
第四节 辞章研究的理论模式
第十一章 世界文学经典的阐释与评价
第一节 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与中国文学
第二节 “重构”的经典观与中国传统文学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评价
第四节 世界文学“安理会”与文学想象
第十二章 比较形态学:思潮、主题与意象
第一节 比较形态学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象—言形态:世界神话比较研究
第三节 意—言形态:现实主义叙事比较
第四节 意—象形态:世界浪漫主义思潮
第五节 言—意形态: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及其传播
第六节 言—象形态:西方与东方的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三章 世界文学的历史观
第一节 比较视域中的世界文学史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与文学史评价
第三节 比较文学史的模式与历史分期
第四节 文学“进化论”的“再现”
第五节 如何评价“进化论”的世界文学史观
第六节 文学史论中的“情节 ”与“风格”
第七节 跨文化的世界文学史
第十四章 世界文学新建构中的跨文化翻译
第一节 跨文化的语境转换
第二节 异类文化的名物阐释
第三节 文本观念、形象与意象的翻译
第四节 翻译语境与叙事话语
第五节 世界文学的跨文化翻译活动
第十五章 比较诗学与世界诗学体系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主要观念与世界诗学体系划分
第二节 中国诗学的历史与东西方诗学比较
第三节 世界诗学中的印度体系
第四节 波斯—阿拉伯诗学体系与西方诗学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文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意识
第二节 文学比较研究的高潮
第三节 从“世界主义”到世界文学
第四节 比较主义思潮与比较文学学科
第五节 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与分期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新定义
第一节 定义方式的思维转换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新定义
第三节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第四节 跨学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第五节 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
第三章 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与中国化阐释
第一节 关于理论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化体系的主要观念
第三节 中国化体系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节 中国化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比较文学的认识论
第一节 跨文化的文学认识论:“诗可以观”与“镜子说”
第二节 比较文学认识论的建立
第三节 中国的易辩逻辑
第四节 西方后现代差异逻辑
第五节 新辩证论的文学认识论
第五章 跨文化的世界文学本体论
第一节 本体论观念的来源与构成
第二节 本体论的三个层次
第三节 道与存在:比较文学的观念融合及会通
第四节 比较文学本体论与语言文化诗学
第六章 世界文化体系与比较文学的主体间性
第一节 世界文学主体的文化关系
第二节 独立主体性与他人主体性
第三节 文明与野蛮:主体间性
第七章 多元化的客体世界与文本境界
第一节 客体世界的分裂
第二节 文本境界的多元化
第三节 语境的转换与文本境界:移境、合境与造境
第四节 文本境界中的异域风物
第八章 文学关系的历史实证方法与“影响研究”
第一节 世界文学中的影响与接受
第二节 历史实证方法的名与实
第三节 传统与创造:世界文学史的新辩证观
第九章 义理与审美评价及“平行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整体性观念
第二节 中国的“义理”与西方的“理念”
第三节 义理与审美比较的真谛
第十章 文本辞章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文本中心论的极限
第二节 东西方的辞章研究
第三节 中西辞章分析对话
第四节 辞章研究的理论模式
第十一章 世界文学经典的阐释与评价
第一节 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与中国文学
第二节 “重构”的经典观与中国传统文学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评价
第四节 世界文学“安理会”与文学想象
第十二章 比较形态学:思潮、主题与意象
第一节 比较形态学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象—言形态:世界神话比较研究
第三节 意—言形态:现实主义叙事比较
第四节 意—象形态:世界浪漫主义思潮
第五节 言—意形态: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及其传播
第六节 言—象形态:西方与东方的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三章 世界文学的历史观
第一节 比较视域中的世界文学史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与文学史评价
第三节 比较文学史的模式与历史分期
第四节 文学“进化论”的“再现”
第五节 如何评价“进化论”的世界文学史观
第六节 文学史论中的“情节 ”与“风格”
第七节 跨文化的世界文学史
第十四章 世界文学新建构中的跨文化翻译
第一节 跨文化的语境转换
第二节 异类文化的名物阐释
第三节 文本观念、形象与意象的翻译
第四节 翻译语境与叙事话语
第五节 世界文学的跨文化翻译活动
第十五章 比较诗学与世界诗学体系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主要观念与世界诗学体系划分
第二节 中国诗学的历史与东西方诗学比较
第三节 世界诗学中的印度体系
第四节 波斯—阿拉伯诗学体系与西方诗学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