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四版) /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55.00定价
作者: 陈瑞华
出版时间:2013-0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179575
- 115868
- 41158797-5
- 2013-09
- 512
- 法学
- 法学
- D915.04
- 法学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编著者陈瑞华。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是《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的姊妹篇。作为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本书回顾了20世纪初期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当代刑事诉讼法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理论范畴,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书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三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以及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本书结合新近出现的一些学术动态,讨论了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总结了刑事辩护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证了量刑程序的独立性,并以刑事和解的兴起为切入点,对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进行了学术上的分析。本书倡导一种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中国的法制改革和法制经验中提出概念,总结出制度形成的规律,并进行适当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然后,尽可能地用自己的理论与中西方相关的主流理论进行学术上的对话。追求法学理论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推动立法修改和司法改革,这是笔者的基本学术志趣。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是《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的姊妹篇。作为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本书回顾了20世纪初期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当代刑事诉讼法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理论范畴,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书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三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以及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本书结合新近出现的一些学术动态,讨论了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总结了刑事辩护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证了量刑程序的独立性,并以刑事和解的兴起为切入点,对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进行了学术上的分析。本书倡导一种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中国的法制改革和法制经验中提出概念,总结出制度形成的规律,并进行适当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然后,尽可能地用自己的理论与中西方相关的主流理论进行学术上的对话。追求法学理论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推动立法修改和司法改革,这是笔者的基本学术志趣。
目录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
一、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初步发展
三、结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回顾与反思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体系
三、两种法律传统的冲突
四、制度成长的逻辑
五、证据法研究的困境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
一、刑事诉讼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回顾
二、刑事诉讼价值
三、刑事诉讼目的
四、刑事诉讼构造
五、刑事诉讼阶段
六、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七、刑事诉讼主体
八、刑事诉讼职能
九、刑事诉讼客体
十、刑事诉讼行为
十一、结论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一、引言
二、从对策到解释
三、基本的问题意识
四、实证方法的引入
五、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
六、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
第五章 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
一、引言
二、法律程序构建的理念基础
三、刑事诉讼构造的诉讼化
四、刑事诉讼中的救济机制
五、法律程序生成的经验基础
六、法律程序生成的宪法根基
第六章、程序正义理论
一、程序与程序的正当性
二、程序正义观念的起源
三、纯粹的程序正义:罗尔斯的分析
四、程序正义与当代的程序价值理论
五、研究程序正义问题的必要性
六、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
七、程序正义及其与其他正义形态的关系
八、程序正义的基本要素
九、为什么要坚持程序正义
十、程序正义的限度
第七章 程序性制裁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程序性制裁的基本模式
三、宣告无效:程序法的独特制裁方式
四、为什么要采取宣告无效的制裁方式
五、程序性制裁的局限性
六、程序性制裁的未来
七、程序性制裁理论的体系
第八章 刑事诉讼纵向构造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
三、“流水作业”的诉讼构造
四、“流水作业”构造的负面效果
五、可预期的诉讼构造改革
第九章 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整体构造
一、引言
二、刑事审判前程序之简要比较
三、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构造
四、中国刑事侦查程序的构造
五、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主要问题
六、走向一体化的审判前程序
第十章 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
一、引言
二、定罪裁判
三、量刑裁判
四、程序性裁判
五、三大裁判形态的制度影响
第十一章 刑事辩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引言
二、刑事辩护的双重意义
三、程序性辩护和量刑辩护的兴起
四、辩护权的诉权性质
五、辩护权的权利主体
六、结论
第十二章 量刑程序的独立性
一、引言
二、量刑信息与定罪信息的不一致性
三、诉权对量刑裁判权的制约
四、公诉权内涵的必要延伸
五、作为独立辩护形态的量刑辩护
六、被害人对量刑过程的参与
七、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
八、结论
第十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私力合作模式
一、引言
二、刑事和解的三种模式
三、刑事和解的现实利益基础
四、刑事和解对传统刑事诉讼理论的挑战
五、一种新的合作性司法哲学
参考书目
索引
一、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初步发展
三、结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回顾与反思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体系
三、两种法律传统的冲突
四、制度成长的逻辑
五、证据法研究的困境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
一、刑事诉讼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回顾
二、刑事诉讼价值
三、刑事诉讼目的
四、刑事诉讼构造
五、刑事诉讼阶段
六、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七、刑事诉讼主体
八、刑事诉讼职能
九、刑事诉讼客体
十、刑事诉讼行为
十一、结论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一、引言
二、从对策到解释
三、基本的问题意识
四、实证方法的引入
五、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
六、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
第五章 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
一、引言
二、法律程序构建的理念基础
三、刑事诉讼构造的诉讼化
四、刑事诉讼中的救济机制
五、法律程序生成的经验基础
六、法律程序生成的宪法根基
第六章、程序正义理论
一、程序与程序的正当性
二、程序正义观念的起源
三、纯粹的程序正义:罗尔斯的分析
四、程序正义与当代的程序价值理论
五、研究程序正义问题的必要性
六、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
七、程序正义及其与其他正义形态的关系
八、程序正义的基本要素
九、为什么要坚持程序正义
十、程序正义的限度
第七章 程序性制裁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程序性制裁的基本模式
三、宣告无效:程序法的独特制裁方式
四、为什么要采取宣告无效的制裁方式
五、程序性制裁的局限性
六、程序性制裁的未来
七、程序性制裁理论的体系
第八章 刑事诉讼纵向构造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
三、“流水作业”的诉讼构造
四、“流水作业”构造的负面效果
五、可预期的诉讼构造改革
第九章 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整体构造
一、引言
二、刑事审判前程序之简要比较
三、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构造
四、中国刑事侦查程序的构造
五、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主要问题
六、走向一体化的审判前程序
第十章 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
一、引言
二、定罪裁判
三、量刑裁判
四、程序性裁判
五、三大裁判形态的制度影响
第十一章 刑事辩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引言
二、刑事辩护的双重意义
三、程序性辩护和量刑辩护的兴起
四、辩护权的诉权性质
五、辩护权的权利主体
六、结论
第十二章 量刑程序的独立性
一、引言
二、量刑信息与定罪信息的不一致性
三、诉权对量刑裁判权的制约
四、公诉权内涵的必要延伸
五、作为独立辩护形态的量刑辩护
六、被害人对量刑过程的参与
七、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
八、结论
第十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私力合作模式
一、引言
二、刑事和解的三种模式
三、刑事和解的现实利益基础
四、刑事和解对传统刑事诉讼理论的挑战
五、一种新的合作性司法哲学
参考书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