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质 /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优质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28.00定价
作者: 汪振立
出版时间:2013-10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 地质出版社
- 9787116085190
- 103300
- 65155923-9
- 正16开
- 2013-10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X141
- 资源勘查、地质工程
- 高职
内容简介
生态地质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用地质学、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的地质环境之间关系,着重研究地质环境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学科,是生物学、地质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汪振立编著的《生态地质》为高职地学类教材。全书共分八章,包括自然植被与地质环境、作物与地质环境、动物生态地质环境、人与地质环境、岩石一土壤一植物能量转换关系、植物的矿质营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生态地质的研究方法。阐明植物(作物)、动物的生长繁衍和人类的健康都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制约。为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在内容的编排上采取先讲现象,再讲原理的体例,即先让他们知其然,而后再使他们知其所以然。
本教材适于高职地学类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地学、农学、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工作的生产和科研人员参考。
汪振立编著的《生态地质》为高职地学类教材。全书共分八章,包括自然植被与地质环境、作物与地质环境、动物生态地质环境、人与地质环境、岩石一土壤一植物能量转换关系、植物的矿质营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生态地质的研究方法。阐明植物(作物)、动物的生长繁衍和人类的健康都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制约。为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在内容的编排上采取先讲现象,再讲原理的体例,即先让他们知其然,而后再使他们知其所以然。
本教材适于高职地学类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地学、农学、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工作的生产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上篇 植物(作物)生态地质环境
第一章 自然植被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植物与环境
一、植物的环境
二、生态因子及分类
第二节 指示植物
一、指示植物分类
二、指示植物在农业上的利用
第三节 植物与地质环境
一、地层岩性与植物
二、地质构造与植物
三、土壤与植物
四、矿床与植物
第四节 中药材道地性与地质环境
一、道地药材的称谓来源
二、道地药材的概念
三、中药材道地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章 作物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作物的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工环境
三、环境因素的生态分析
第二节 作物与土壤环境
一、土壤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二、高产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第三节 作物与地质环境
一、基本概念
二、农业地质的基本理论
三、农业地质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名特优农作物与农业地质背景
一、名特优粮棉作物与地质背景
二、名特优水果与地质背景
三、名特优蔬菜与地质背景
四、花卉与地质背景
五、名茶形成与地质背景相关性
六、优质烤烟与地质背景
七、其他作物与地质背景
中篇 动物(人居)生态地质环境
第三章 动物生态地质环境
第一节 野生动物与地质环境
一、生境的基本概念
二、生境类型
三、动物的生境选择
四、野生动物与地质环境
第二节 地域性名特优禽畜与地质环境
一、泰和乌鸡
二、巴马香猪
三、西林水牛
第三节 地质环境与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
二、食物链
三、食物网
四、食物链(食物网)因子作用下的生物群落
第四节 动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一、水文地质与动物健康
二、土壤与动物健康
第四章 人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人居地质环境
一、人居环境
二、地质环境
三、地质环境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第二节 地质环境与健康
一、岩石与健康
二、地质构造与健康
三、地形地貌与健康
四、水文地质与健康
五、土壤与健康
六、元素与健康
七、有利于人类健康的自然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与长寿区)
八、有害人居生态地质环境
第三节 地质环境与疾病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概述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地质环境
三、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
四、地方性砷中毒与地质环境
五、大骨节 病与地质环境
六、克山病与地质环境
七、心血管病与地质环境
八、癌症与地质环境
第四节 人为地质作用与生态环境地质病
一、基本概念
二、人为地质作用的特点
三、人为地质作用与生态环境地质病
下篇 基本原理与方法技术
第五章 岩石一土壤一植物能量转换关系
第一节 土壤与岩石
一、岩石的分类
二、成土母质的形成过程
三、成土母质的类型
四、土壤的形成
五、土壤剖面特征
六、土壤的分类及分布
第二节 植物与土壤
一、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二、土壤矿物质
三、土壤质地
四、土壤结构
五、土壤酸碱性
六、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外界条件
第三节 能量转换关系
一、化学元素在地表环境的分布
二、营养元素在土壤一植物一人体系统中的循环利用
第六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成分
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和确定的年份
第二节 大量营养元素
一、碳
二、氢
三、氧
四、氮
五、磷
六、钾
第三节 中量营养元素
一、钙
二、镁
三、硫
第四节 微量营养元素
一、铁
二、硼
三、锰
四、铜
五、锌
六、钼
七、氯
八、镍
第五节 有益元素
一、硅
二、钠
三、钴
四、硒
五、铝
第六节 矿质营养与植物品质
一、矿质营养与植物的品质
二、矿质营养与种子活力和品质的关系
第七章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二、微量元素的健康效应
三、微量元素之间相互作用
第二节 微量元素与健康和疾病
一、微量元素与呼吸道疾病
二、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
三、微量元素与血液系统疾病
四、微量元素与泌尿系统疾病
五、微量元素与内分泌疾病
六、微量元素与肝脏疾病
七、微量元素与肿瘤
八、微量元素与创伤愈合
第八章 生态地质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农业地质工作方法
一、课题选择
二、调查(包括收集资料、野外渊查、取样分析、试验、监测等)
三、综合研究
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 农业地球化学调查
一、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
二、土壤地球化学样品采集的特殊要求
三、水文地球化学测量方法
四、异常查证
五、农业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整理
第三节 动物生境的调查方法
一、地质环境调查
二、植被研究取样方法
三、样地取样方法
四、野生动物生境分析
五、野生动物生境评价
第四节 生态地质调查评价
一、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二、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采用的技术手段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四、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五、生态安全评价
第五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三、实验性研究
四、理论性研究
参考文献
绪论
上篇 植物(作物)生态地质环境
第一章 自然植被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植物与环境
一、植物的环境
二、生态因子及分类
第二节 指示植物
一、指示植物分类
二、指示植物在农业上的利用
第三节 植物与地质环境
一、地层岩性与植物
二、地质构造与植物
三、土壤与植物
四、矿床与植物
第四节 中药材道地性与地质环境
一、道地药材的称谓来源
二、道地药材的概念
三、中药材道地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章 作物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作物的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工环境
三、环境因素的生态分析
第二节 作物与土壤环境
一、土壤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二、高产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第三节 作物与地质环境
一、基本概念
二、农业地质的基本理论
三、农业地质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名特优农作物与农业地质背景
一、名特优粮棉作物与地质背景
二、名特优水果与地质背景
三、名特优蔬菜与地质背景
四、花卉与地质背景
五、名茶形成与地质背景相关性
六、优质烤烟与地质背景
七、其他作物与地质背景
中篇 动物(人居)生态地质环境
第三章 动物生态地质环境
第一节 野生动物与地质环境
一、生境的基本概念
二、生境类型
三、动物的生境选择
四、野生动物与地质环境
第二节 地域性名特优禽畜与地质环境
一、泰和乌鸡
二、巴马香猪
三、西林水牛
第三节 地质环境与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
二、食物链
三、食物网
四、食物链(食物网)因子作用下的生物群落
第四节 动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一、水文地质与动物健康
二、土壤与动物健康
第四章 人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人居地质环境
一、人居环境
二、地质环境
三、地质环境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第二节 地质环境与健康
一、岩石与健康
二、地质构造与健康
三、地形地貌与健康
四、水文地质与健康
五、土壤与健康
六、元素与健康
七、有利于人类健康的自然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与长寿区)
八、有害人居生态地质环境
第三节 地质环境与疾病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概述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地质环境
三、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
四、地方性砷中毒与地质环境
五、大骨节 病与地质环境
六、克山病与地质环境
七、心血管病与地质环境
八、癌症与地质环境
第四节 人为地质作用与生态环境地质病
一、基本概念
二、人为地质作用的特点
三、人为地质作用与生态环境地质病
下篇 基本原理与方法技术
第五章 岩石一土壤一植物能量转换关系
第一节 土壤与岩石
一、岩石的分类
二、成土母质的形成过程
三、成土母质的类型
四、土壤的形成
五、土壤剖面特征
六、土壤的分类及分布
第二节 植物与土壤
一、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二、土壤矿物质
三、土壤质地
四、土壤结构
五、土壤酸碱性
六、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外界条件
第三节 能量转换关系
一、化学元素在地表环境的分布
二、营养元素在土壤一植物一人体系统中的循环利用
第六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成分
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和确定的年份
第二节 大量营养元素
一、碳
二、氢
三、氧
四、氮
五、磷
六、钾
第三节 中量营养元素
一、钙
二、镁
三、硫
第四节 微量营养元素
一、铁
二、硼
三、锰
四、铜
五、锌
六、钼
七、氯
八、镍
第五节 有益元素
一、硅
二、钠
三、钴
四、硒
五、铝
第六节 矿质营养与植物品质
一、矿质营养与植物的品质
二、矿质营养与种子活力和品质的关系
第七章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二、微量元素的健康效应
三、微量元素之间相互作用
第二节 微量元素与健康和疾病
一、微量元素与呼吸道疾病
二、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
三、微量元素与血液系统疾病
四、微量元素与泌尿系统疾病
五、微量元素与内分泌疾病
六、微量元素与肝脏疾病
七、微量元素与肿瘤
八、微量元素与创伤愈合
第八章 生态地质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农业地质工作方法
一、课题选择
二、调查(包括收集资料、野外渊查、取样分析、试验、监测等)
三、综合研究
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 农业地球化学调查
一、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
二、土壤地球化学样品采集的特殊要求
三、水文地球化学测量方法
四、异常查证
五、农业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整理
第三节 动物生境的调查方法
一、地质环境调查
二、植被研究取样方法
三、样地取样方法
四、野生动物生境分析
五、野生动物生境评价
第四节 生态地质调查评价
一、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二、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采用的技术手段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四、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五、生态安全评价
第五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三、实验性研究
四、理论性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