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概观(第三版) / 博雅大学堂·文学
¥45.00定价
作者: 张钟洪子成,于树森,赵祖谟汪景涛,计璧
出版时间:2014-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37687
- 3版
- 102762
- 43150433-1
- 平装
- 16流
- 2014-01
- 380
- 370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I206.7
- 文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的是1949年迄今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包括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的发展变迁。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大陆和台湾呈现出不同的演变态势,本书分别加以描述。其中,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以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界,被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的总体趋势是文学一体化的确立和不断强化,第二个时段的总体趋势是文学一体化的逐步解体和多元化的初步形成。该教材在2002年的修订本出版以来,在学界有久远影响。这次本书作者又与时俱进,做了一些修订,作为第三版出版。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大陆文学一体化的确立和强化
第二节 大陆文学一体化的解体和多元化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台湾文学的演变
第一章 诗歌创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田间、李季、闻捷、李瑛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复出诗人的创作
第五节 舒婷、北岛等的诗歌创作
第六节 “新生代”诗歌
第二章 散文创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魏巍、刘白羽的报告文学及散文
第三节 冰心、杨朔、秦牧、吴伯箫的散文
第四节 徐懋庸、巴人的杂文和《燕山夜话》、
《三家村札记》
第五节 巴金、孙犁、杨绛的散文
第六节 徐迟、黄钢、黄宗英等作家的报告文学
第七节 林放、严秀、邵燕祥、蓝翎等人的杂文写作
第八节 作家与学者的散文和随笔写作
第三章 话剧创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舍与京味话剧
第三节 历史剧创作
第四节 社会问题剧创作
第五节 话剧的新探索
第四章 小说创作(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革命斗争题材的短篇小说
第三节 赵树理与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
第四节 50年代中期的短篇小说
第五节 风格多样化与茹志鹃的创作
第六节 《保卫延安》与建国初期的长篇小说
第七节 《山乡巨变》与《创业史》
第八节 《青春之歌》与《红旗谱》
第九节 《红日》与《红岩》
第五章 小说创作(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蒙、高晓声、张贤亮、汪曾祺等
“复出”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工业与城市生活的变奏曲
第四节 知青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五节 韩少功、阿城、贾平凹的寻根小说
第六节 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
第七节 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的小说创作
第八节 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六章 台湾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现代文学》和《文学季刊》作家群
第三节 台湾新诗潮流
第四节 台湾散文综论
第五节 20世纪末以来的台湾文学
后记
第一节 大陆文学一体化的确立和强化
第二节 大陆文学一体化的解体和多元化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台湾文学的演变
第一章 诗歌创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田间、李季、闻捷、李瑛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复出诗人的创作
第五节 舒婷、北岛等的诗歌创作
第六节 “新生代”诗歌
第二章 散文创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魏巍、刘白羽的报告文学及散文
第三节 冰心、杨朔、秦牧、吴伯箫的散文
第四节 徐懋庸、巴人的杂文和《燕山夜话》、
《三家村札记》
第五节 巴金、孙犁、杨绛的散文
第六节 徐迟、黄钢、黄宗英等作家的报告文学
第七节 林放、严秀、邵燕祥、蓝翎等人的杂文写作
第八节 作家与学者的散文和随笔写作
第三章 话剧创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舍与京味话剧
第三节 历史剧创作
第四节 社会问题剧创作
第五节 话剧的新探索
第四章 小说创作(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革命斗争题材的短篇小说
第三节 赵树理与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
第四节 50年代中期的短篇小说
第五节 风格多样化与茹志鹃的创作
第六节 《保卫延安》与建国初期的长篇小说
第七节 《山乡巨变》与《创业史》
第八节 《青春之歌》与《红旗谱》
第九节 《红日》与《红岩》
第五章 小说创作(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蒙、高晓声、张贤亮、汪曾祺等
“复出”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工业与城市生活的变奏曲
第四节 知青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五节 韩少功、阿城、贾平凹的寻根小说
第六节 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
第七节 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的小说创作
第八节 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六章 台湾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现代文学》和《文学季刊》作家群
第三节 台湾新诗潮流
第四节 台湾散文综论
第五节 20世纪末以来的台湾文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