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34425
- 1版
- 471659
- 48250310-9
- 16开
- 2023-09
- 496
- 310
- ①TQ174.6
- 材料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目录
0 绪论 001
0.1 陶瓷的概念 001
0.2 陶瓷的分类 001
0.2.1 按用途分类 001
0.2.2 按坯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002
0.3 常用陶瓷的组成与性能 005
0.3.1 日用陶瓷 005
0.3.2 高压电瓷 008
0.3.3 卫生陶瓷 009
0.3.4 瓷质砖 010
0.4 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012
0.5 当前我国陶瓷主要地区分布 014
0.6 传统陶瓷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015
0.7 陶瓷企业清洁生产的内容 017
思考题 017
第1章 原料 018
1.1 概述 018
1.2 可塑性原料——黏土 019
1.2.1 黏土的定义与成因 019
1.2.2 黏土的分类 019
1.2.3 黏土的组成 020
1.2.4 黏土的工艺性能 023
1.2.5 黏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028
1.3 瘠性原料 028
1.3.1 石英类原料 028
1.3.2 熟料与废瓷粉 031
1.4 熔剂性原料 032
1.4.1 长石类原料 032
1.4.2 含碱硅酸铝类——碱土硅酸盐类原料 037
1.4.3 含碱硅酸铝类——碱性硅酸盐类原料 038
1.4.4 碳酸盐类原料 039
1.4.5 钙的磷酸盐类原料 040
1.4.6 高铝质矿物原料 041
1.4.7 锆英石 041
1.4.8 工业废渣 041
1.5 常用化工原料 042
1.5.1 常用化工熔剂原料 042
1.5.2 常用乳浊剂化工原料 045
1.5.3 常用着色剂化工原料 046
1.5.4 常用添加剂化工原料 047
1.6 原料处理 051
1.6.1 黏土原料的洗涤及精选 051
1.6.2 长石原料的精选 053
1.6.3 原料的预烧 059
思考题 061
第2章 坯、釉料制备 062
2.1 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 062
2.1.1 原料的粉碎及设备 062
2.1.2 筛分及设备 067
2.1.3 除铁与搅拌 067
2.1.4 泥浆脱水 068
2.1.5 陈腐与练泥 070
2.2 坯料制备 071
2.2.1 坯料的种类和成型性能 071
2.2.2 坯料配料计算 071
2.2.3 坯料组成的表示方法 071
2.2.4 注浆坯料的制备 090
2.2.5 可塑性坯料的制备 092
2.2.6 压制坯料的制备 096
2.3 釉料制备 098
2.3.1 釉的作用及特点 098
2.3.2 釉的分类 099
2.3.3 釉的性质 101
2.3.4 釉浆品质要求 107
2.3.5 釉浆的调制工艺 108
2.3.6 确定釉配方的依据 109
2.3.7 釉料的系统调试方案 119
2.3.8 生料釉的制备 122
2.3.9 熔块釉料的制备 125
2.3.10 特种釉料的制备 132
思考题 138
第3章 坯料成型与模具 142
3.1 器形的合理设计 142
3.2 成型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143
3.3 可塑成型 144
3.3.1 概念及其分类 144
3.3.2 可塑成型工艺原理 145
3.3.3 旋压成型 146
3.3.4 滚压成型 148
3.3.5 车坯成型 152
3.3.6 塑压成型 153
3.3.7 注塑成型 156
3.3.8 其他可塑成型方法 159
3.4 注浆成型 160
3.4.1 注浆成型对泥浆的要求 160
3.4.2 注浆成型的三个阶段 161
3.4.3 基本注浆方法 162
3.4.4 强化注浆方法 163
3.5 压制成型 165
3.5.1 干压成型 165
3.5.2 等静压成型 167
3.6 成型模具 171
3.6.1 概述 171
3.6.2 石膏种类 172
3.6.3 石膏原矿质量鉴别 172
3.6.4 石膏模的制作 173
3.6.5 浇注石膏模型 178
3.6.6 不同成型方法对石膏模具的要求 181
3.6.7 新型材料模具 181
思考题 182
第4章 坯体的干燥 183
4.1 干燥过程 183
4.1.1 坯体中所含水分的类型及结合形式 183
4.1.2 干燥过程与坯体的变化 184
4.1.3 影响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 185
4.2 干燥制度的确定 186
4.3 干燥方法和干燥设备 187
4.3.1 热空气干燥 187
4.3.2 辐射干燥 189
4.3.3 联合干燥 190
4.4 干燥中常见缺陷分析 191
4.4.1 坯体的干燥收缩 191
4.4.2 产生干燥缺陷的原因 191
思考题 192
第5章 粘接、修坯与施釉 193
5.1 粘接与修坯 193
5.1.1 粘接 193
5.1.2 修坯 194
5.2 施釉 195
5.2.1 釉浆施釉 195
5.2.2 静电施釉 197
5.2.3 干法施釉 197
5.2.4 影响施釉的因素 198
5.2.5 取釉 198
思考题 199
第6章 烧成与窑具 200
6.1 窑炉概述 200
6.2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204
6.2.1 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205
6.2.2 制品尺寸及形状 207
6.2.3 釉烧方式 207
6.2.4 选择窑炉 207
6.3 烧成制度的制定与控制 207
6.3.1 温度制度 208
6.3.2 气氛制度 210
6.3.3 压力制度 210
6.4 烧成方式 211
6.5 快速烧成 212
6.5.1 快速烧成的意义 212
6.5.2 快速烧成的工艺措施 213
6.6 装窑 214
6.6.1 装钵 214
6.6.2 倒焰窑的装窑 215
6.6.3 隧道窑的装车 216
6.7 窑具 218
6.7.1 窑具种类 218
6.7.2 窑具的性能要求 218
6.7.3 窑具材质的类型及损坏情况分析 219
6.7.4 新型高温窑炉保护陶瓷涂料 221
6.8 烧成缺陷分析 221
6.8.1 变形 222
6.8.2 烟熏 222
6.8.3 发黄 223
6.8.4 起泡 223
6.8.5 针孔 224
6.8.6 黑点 224
6.8.7 橘釉 225
6.8.8 炸釉、惊裂 225
6.8.9 生烧 225
思考题 226
第7章 陶瓷装饰 227
7.1 概述 227
7.2 陶瓷颜料 227
7.2.1 陶瓷颜料分类 228
7.2.2 陶瓷颜料制造 230
7.2.3 陶瓷颜料发色机理及其影响色剂呈色因素 231
7.3 釉上装饰 234
7.3.1 釉上彩 234
7.3.2 釉上贴花 235
7.3.3 贵金属装饰 236
7.3.4 光泽彩 237
7.3.5 其他釉上装饰方法 238
7.4 釉下装饰 239
7.4.1 釉下彩 239
7.4.2 其他釉下装饰方法 242
7.5 釉中彩 242
7.6 颜色釉 242
7.6.1 低温颜色釉 243
7.6.2 高温颜色釉 245
7.7 艺术釉 256
7.7.1 结晶釉 256
7.7.2 无光釉 260
7.7.3 裂纹釉 261
7.7.4 变色釉 262
7.7.5 金属光泽釉 262
7.7.6 乳浊釉 264
7.7.7 偏光釉 265
7.7.8 虹彩釉 266
7.8 新型功能釉 267
7.8.1 变色釉 267
7.8.2 抗菌陶瓷釉 268
7.8.3 荧光釉 268
7.8.4 自释釉 268
7.8.5 自洁釉 269
7.8.6 感光釉 269
7.8.7 免烧釉 269
7.8.8 珠光釉 269
7.8.9 闪光釉 270
7.9 坯体装饰 270
7.9.1 色坯、斑点、绞胎 270
7.9.2 镂空、刻花、堆雕 272
7.9.3 化妆土 275
7.9.4 渗花 276
7.9.5 陶瓷墨水 277
7.10 釉料、颜料中铅、镉离子的溶出 282
7.10.1 溶出原因 283
7.10.2 溶出量的影响因素 284
思考题 286
第8章 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 287
8.1 日用陶瓷制品缺陷分析 287
8.2 墙地砖制品缺陷分析 287
8.2.1 裂纹 287
8.2.2 夹层(起层、层裂、分层) 288
8.2.3 缺花 288
8.2.4 尺寸误差 288
8.2.5 变形 290
8.2.6 色差 291
8.2.7 釉面缺陷 291
8.2.8 吸湿膨胀性 293
8.2.9 阴阳色 293
8.2.10 针孔 293
8.2.11 露底 293
8.2.12 黑心 293
8.2.13 龟裂 293
8.3 卫生陶瓷制品缺陷分析 294
8.3.1 斑点 294
8.3.2 棕眼 294
8.3.3 脏 295
8.3.4 缺釉 295
8.3.5 橘釉 296
8.3.6 色脏 296
8.3.7 波纹 297
8.3.8 坯泡 297
8.3.9 裂纹 298
8.3.10 变形 299
8.3.11 烟熏 299
8.3.12 磕碰 299
8.3.13 色差 299
8.3.14 熔洞 300
8.3.15 冲水不合格 300
8.3.16 坑包 300
8.3.17 釉薄 301
附录1 缺陷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302
附录2 不同日用陶瓷产品合格等级标准 304
附录3 陶瓷常用名词注释 308
参考文献 309
0.1 陶瓷的概念 001
0.2 陶瓷的分类 001
0.2.1 按用途分类 001
0.2.2 按坯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002
0.3 常用陶瓷的组成与性能 005
0.3.1 日用陶瓷 005
0.3.2 高压电瓷 008
0.3.3 卫生陶瓷 009
0.3.4 瓷质砖 010
0.4 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012
0.5 当前我国陶瓷主要地区分布 014
0.6 传统陶瓷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015
0.7 陶瓷企业清洁生产的内容 017
思考题 017
第1章 原料 018
1.1 概述 018
1.2 可塑性原料——黏土 019
1.2.1 黏土的定义与成因 019
1.2.2 黏土的分类 019
1.2.3 黏土的组成 020
1.2.4 黏土的工艺性能 023
1.2.5 黏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028
1.3 瘠性原料 028
1.3.1 石英类原料 028
1.3.2 熟料与废瓷粉 031
1.4 熔剂性原料 032
1.4.1 长石类原料 032
1.4.2 含碱硅酸铝类——碱土硅酸盐类原料 037
1.4.3 含碱硅酸铝类——碱性硅酸盐类原料 038
1.4.4 碳酸盐类原料 039
1.4.5 钙的磷酸盐类原料 040
1.4.6 高铝质矿物原料 041
1.4.7 锆英石 041
1.4.8 工业废渣 041
1.5 常用化工原料 042
1.5.1 常用化工熔剂原料 042
1.5.2 常用乳浊剂化工原料 045
1.5.3 常用着色剂化工原料 046
1.5.4 常用添加剂化工原料 047
1.6 原料处理 051
1.6.1 黏土原料的洗涤及精选 051
1.6.2 长石原料的精选 053
1.6.3 原料的预烧 059
思考题 061
第2章 坯、釉料制备 062
2.1 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 062
2.1.1 原料的粉碎及设备 062
2.1.2 筛分及设备 067
2.1.3 除铁与搅拌 067
2.1.4 泥浆脱水 068
2.1.5 陈腐与练泥 070
2.2 坯料制备 071
2.2.1 坯料的种类和成型性能 071
2.2.2 坯料配料计算 071
2.2.3 坯料组成的表示方法 071
2.2.4 注浆坯料的制备 090
2.2.5 可塑性坯料的制备 092
2.2.6 压制坯料的制备 096
2.3 釉料制备 098
2.3.1 釉的作用及特点 098
2.3.2 釉的分类 099
2.3.3 釉的性质 101
2.3.4 釉浆品质要求 107
2.3.5 釉浆的调制工艺 108
2.3.6 确定釉配方的依据 109
2.3.7 釉料的系统调试方案 119
2.3.8 生料釉的制备 122
2.3.9 熔块釉料的制备 125
2.3.10 特种釉料的制备 132
思考题 138
第3章 坯料成型与模具 142
3.1 器形的合理设计 142
3.2 成型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143
3.3 可塑成型 144
3.3.1 概念及其分类 144
3.3.2 可塑成型工艺原理 145
3.3.3 旋压成型 146
3.3.4 滚压成型 148
3.3.5 车坯成型 152
3.3.6 塑压成型 153
3.3.7 注塑成型 156
3.3.8 其他可塑成型方法 159
3.4 注浆成型 160
3.4.1 注浆成型对泥浆的要求 160
3.4.2 注浆成型的三个阶段 161
3.4.3 基本注浆方法 162
3.4.4 强化注浆方法 163
3.5 压制成型 165
3.5.1 干压成型 165
3.5.2 等静压成型 167
3.6 成型模具 171
3.6.1 概述 171
3.6.2 石膏种类 172
3.6.3 石膏原矿质量鉴别 172
3.6.4 石膏模的制作 173
3.6.5 浇注石膏模型 178
3.6.6 不同成型方法对石膏模具的要求 181
3.6.7 新型材料模具 181
思考题 182
第4章 坯体的干燥 183
4.1 干燥过程 183
4.1.1 坯体中所含水分的类型及结合形式 183
4.1.2 干燥过程与坯体的变化 184
4.1.3 影响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 185
4.2 干燥制度的确定 186
4.3 干燥方法和干燥设备 187
4.3.1 热空气干燥 187
4.3.2 辐射干燥 189
4.3.3 联合干燥 190
4.4 干燥中常见缺陷分析 191
4.4.1 坯体的干燥收缩 191
4.4.2 产生干燥缺陷的原因 191
思考题 192
第5章 粘接、修坯与施釉 193
5.1 粘接与修坯 193
5.1.1 粘接 193
5.1.2 修坯 194
5.2 施釉 195
5.2.1 釉浆施釉 195
5.2.2 静电施釉 197
5.2.3 干法施釉 197
5.2.4 影响施釉的因素 198
5.2.5 取釉 198
思考题 199
第6章 烧成与窑具 200
6.1 窑炉概述 200
6.2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204
6.2.1 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205
6.2.2 制品尺寸及形状 207
6.2.3 釉烧方式 207
6.2.4 选择窑炉 207
6.3 烧成制度的制定与控制 207
6.3.1 温度制度 208
6.3.2 气氛制度 210
6.3.3 压力制度 210
6.4 烧成方式 211
6.5 快速烧成 212
6.5.1 快速烧成的意义 212
6.5.2 快速烧成的工艺措施 213
6.6 装窑 214
6.6.1 装钵 214
6.6.2 倒焰窑的装窑 215
6.6.3 隧道窑的装车 216
6.7 窑具 218
6.7.1 窑具种类 218
6.7.2 窑具的性能要求 218
6.7.3 窑具材质的类型及损坏情况分析 219
6.7.4 新型高温窑炉保护陶瓷涂料 221
6.8 烧成缺陷分析 221
6.8.1 变形 222
6.8.2 烟熏 222
6.8.3 发黄 223
6.8.4 起泡 223
6.8.5 针孔 224
6.8.6 黑点 224
6.8.7 橘釉 225
6.8.8 炸釉、惊裂 225
6.8.9 生烧 225
思考题 226
第7章 陶瓷装饰 227
7.1 概述 227
7.2 陶瓷颜料 227
7.2.1 陶瓷颜料分类 228
7.2.2 陶瓷颜料制造 230
7.2.3 陶瓷颜料发色机理及其影响色剂呈色因素 231
7.3 釉上装饰 234
7.3.1 釉上彩 234
7.3.2 釉上贴花 235
7.3.3 贵金属装饰 236
7.3.4 光泽彩 237
7.3.5 其他釉上装饰方法 238
7.4 釉下装饰 239
7.4.1 釉下彩 239
7.4.2 其他釉下装饰方法 242
7.5 釉中彩 242
7.6 颜色釉 242
7.6.1 低温颜色釉 243
7.6.2 高温颜色釉 245
7.7 艺术釉 256
7.7.1 结晶釉 256
7.7.2 无光釉 260
7.7.3 裂纹釉 261
7.7.4 变色釉 262
7.7.5 金属光泽釉 262
7.7.6 乳浊釉 264
7.7.7 偏光釉 265
7.7.8 虹彩釉 266
7.8 新型功能釉 267
7.8.1 变色釉 267
7.8.2 抗菌陶瓷釉 268
7.8.3 荧光釉 268
7.8.4 自释釉 268
7.8.5 自洁釉 269
7.8.6 感光釉 269
7.8.7 免烧釉 269
7.8.8 珠光釉 269
7.8.9 闪光釉 270
7.9 坯体装饰 270
7.9.1 色坯、斑点、绞胎 270
7.9.2 镂空、刻花、堆雕 272
7.9.3 化妆土 275
7.9.4 渗花 276
7.9.5 陶瓷墨水 277
7.10 釉料、颜料中铅、镉离子的溶出 282
7.10.1 溶出原因 283
7.10.2 溶出量的影响因素 284
思考题 286
第8章 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 287
8.1 日用陶瓷制品缺陷分析 287
8.2 墙地砖制品缺陷分析 287
8.2.1 裂纹 287
8.2.2 夹层(起层、层裂、分层) 288
8.2.3 缺花 288
8.2.4 尺寸误差 288
8.2.5 变形 290
8.2.6 色差 291
8.2.7 釉面缺陷 291
8.2.8 吸湿膨胀性 293
8.2.9 阴阳色 293
8.2.10 针孔 293
8.2.11 露底 293
8.2.12 黑心 293
8.2.13 龟裂 293
8.3 卫生陶瓷制品缺陷分析 294
8.3.1 斑点 294
8.3.2 棕眼 294
8.3.3 脏 295
8.3.4 缺釉 295
8.3.5 橘釉 296
8.3.6 色脏 296
8.3.7 波纹 297
8.3.8 坯泡 297
8.3.9 裂纹 298
8.3.10 变形 299
8.3.11 烟熏 299
8.3.12 磕碰 299
8.3.13 色差 299
8.3.14 熔洞 300
8.3.15 冲水不合格 300
8.3.16 坑包 300
8.3.17 釉薄 301
附录1 缺陷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302
附录2 不同日用陶瓷产品合格等级标准 304
附录3 陶瓷常用名词注释 308
参考文献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