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出版社
- 9787560871035
- 1版
- 88714
- 51185115-6
- 胶装
- 16开
- 2017-08
- 190
- 244
- 工学
- 城乡规划学
- TU984.2
- 城乡规划
- 本科
内容简介
《城乡景观规划理论与应用》依据城乡景观规划理论的特点及实践要求,在介绍城乡景观规划新理论、数量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城乡交错带、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生态基础设施等详细规划的理论和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城乡自然遗产与工业遗产的景观保护与规划。《城乡景观规划理论与应用》的特点在于全面、系统、精炼,理论体系完善,重点突出,强调内容的可持续性,不仅适合高等院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或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旅游规划等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对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管理者和决策者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景观的概念及景观规划的意义
1.1.1 景观的概念
1.1.2 景观规划的意义
1.2 城乡景观的分类
1.2.1 按生态学角度分类
1.2.2 按成因分类
1.2.3 按功能分类
1.2.4 按组合结构分类
1.2.5 按属性分类
1.3 现代景观规划发展的前沿课题
1.3.1 现代景观规划发展的理论
1.3.2 现代景观规划的方法与应用前沿
第2章 城乡景观规划的新理论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1 生态学
2.1.2 景观生态学
2.1.3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学的度量体系
2.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
2.2.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基础
2.3 生态城市主义理论
2.4 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
2.4.1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涵
2.4.2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在属性
2.5 人性场所营造理论
2.6 群落生态设计理论
2.6.1 生境破碎与孤岛化现象
2.6.2 通道与廊道的等级序列
2.6.3 生态整体性与网络化
2.7 大地景观艺术理论
2.8 新理论对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性
2.8.1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2.8.2 多学科背景是现代景观规划研究的基础
2.8.3 是全球化进程中的特色表达
2.8.4 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2.8.5 对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重视
第3章 景观规划数量化研究方法与手段
3.1 遥感技术方法
3.1.1 遥感方法概论
3.1.2 遥感在城乡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1.3 景观遥感分类的基本方法
3.2 野外调查与观测
3.2.1 总体定位与参考资料分析
3.2.2 航片浏览、分析及准备图例
3.2.3 影像初步解释和综合
3.2.4 野外调查与采样
3.2.5 景观图的绘制
3.2.6 评价
3.3 景观尺度分析
3.3.1 尺度分析与尺度效应
3.3.2 景观尺度研究方法
3.3.3 最佳尺度选择
3.3.4 尺度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3.4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3.4.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3.4.2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3.4.3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5 景观可视化研究方法
3.5.1 景观可视化的概念
3.5.2 城乡景观规划的可视化
3.6 其他相关技术方法
3.6.1 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
3.6.2 城乡融合系统设计模型
3.6.3 um的分室模型
3.6.4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模型
3.6.5 德国的析分土地利用系统模型
第4章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4.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4.1.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
4.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
4.2 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技术路线
4.2.1 城乡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景观生态评价
4.2.2 城乡景观生态预案研究
4.2.3 制定总体规划目标与安全层次
4.2.4 城乡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4.2.5 适应性管理
4.3 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运用
4.3.1 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过程
4.3.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农业园区的应用
第5章 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
5.1 城乡交错带概述
5.1.1 城乡交错带的内涵
5.1.2 城乡交错带的划分
5.1.3 城乡交错带的功能
5.1.4 城乡交错带的界定方法
5.2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
5.2.1 城乡交错带土地制度特征
5.2.2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5.2.3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5.2.4 城乡交错带土地合理利用的模式
5.3 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基本原理
5.3.1 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演化过程
5.3.2 生态交错带的景观生态学特性
5.3.3 城乡交错带景观类型的划分
5.3.4 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规划思想
5.3.5 城乡交镨带景观规划原则
5.4 城乡交错带景观生态问题与优化策略
5.4.1 城乡交错带景观生态环境现状
5.4.2 城乡交错带的规划建设现状问题
5.4.3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
5.4.4 城乡交错带的景观生态建设
5.4.5 “反规划”理念下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战略
5.5 城乡交错带废弃地的治理
5.5.1 城乡交错带废弃地引发的问题
5.5.2 城乡交错带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5.6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开发及旅游地空间布局
5.6.1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的讨论
5.6.2 旅游系统空间布局基本原理及流程
第6章 城乡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6.1 生态基础设施概述
6.1.1 发展由来
6.1.2 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
6.1.3 生态基础设施的特征
6.1.4 生态基础设施的内涵及诠释
6.1.5 生态基础设施的实践意义
6.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
6.2.1 国内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
6.2.2 国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6.2.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总结
6.2.4 我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6.2.5 完善我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6.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的途径与方法
6.3.1 反规划和景观安全格局
6.3.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战略
6.3.3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案例及其相关应用
6.4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6.4.1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
6.4.2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内涵
6.4.3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特征
6.4.4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模型及计算
6.4.5 实例应用
6.5 农村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6.5.1 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分类
6.5.2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
6.5.3 生态设施规划的原则、内容、指标
……
第7章 城乡遗产景观保护规划
第8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景观规划
第9章 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第1章 导论
1.1 景观的概念及景观规划的意义
1.1.1 景观的概念
1.1.2 景观规划的意义
1.2 城乡景观的分类
1.2.1 按生态学角度分类
1.2.2 按成因分类
1.2.3 按功能分类
1.2.4 按组合结构分类
1.2.5 按属性分类
1.3 现代景观规划发展的前沿课题
1.3.1 现代景观规划发展的理论
1.3.2 现代景观规划的方法与应用前沿
第2章 城乡景观规划的新理论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1 生态学
2.1.2 景观生态学
2.1.3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学的度量体系
2.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
2.2.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基础
2.3 生态城市主义理论
2.4 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
2.4.1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涵
2.4.2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在属性
2.5 人性场所营造理论
2.6 群落生态设计理论
2.6.1 生境破碎与孤岛化现象
2.6.2 通道与廊道的等级序列
2.6.3 生态整体性与网络化
2.7 大地景观艺术理论
2.8 新理论对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性
2.8.1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2.8.2 多学科背景是现代景观规划研究的基础
2.8.3 是全球化进程中的特色表达
2.8.4 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2.8.5 对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重视
第3章 景观规划数量化研究方法与手段
3.1 遥感技术方法
3.1.1 遥感方法概论
3.1.2 遥感在城乡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1.3 景观遥感分类的基本方法
3.2 野外调查与观测
3.2.1 总体定位与参考资料分析
3.2.2 航片浏览、分析及准备图例
3.2.3 影像初步解释和综合
3.2.4 野外调查与采样
3.2.5 景观图的绘制
3.2.6 评价
3.3 景观尺度分析
3.3.1 尺度分析与尺度效应
3.3.2 景观尺度研究方法
3.3.3 最佳尺度选择
3.3.4 尺度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3.4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3.4.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3.4.2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3.4.3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5 景观可视化研究方法
3.5.1 景观可视化的概念
3.5.2 城乡景观规划的可视化
3.6 其他相关技术方法
3.6.1 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
3.6.2 城乡融合系统设计模型
3.6.3 um的分室模型
3.6.4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模型
3.6.5 德国的析分土地利用系统模型
第4章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4.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4.1.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
4.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
4.2 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技术路线
4.2.1 城乡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景观生态评价
4.2.2 城乡景观生态预案研究
4.2.3 制定总体规划目标与安全层次
4.2.4 城乡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4.2.5 适应性管理
4.3 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运用
4.3.1 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过程
4.3.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农业园区的应用
第5章 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
5.1 城乡交错带概述
5.1.1 城乡交错带的内涵
5.1.2 城乡交错带的划分
5.1.3 城乡交错带的功能
5.1.4 城乡交错带的界定方法
5.2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
5.2.1 城乡交错带土地制度特征
5.2.2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5.2.3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5.2.4 城乡交错带土地合理利用的模式
5.3 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基本原理
5.3.1 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演化过程
5.3.2 生态交错带的景观生态学特性
5.3.3 城乡交错带景观类型的划分
5.3.4 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规划思想
5.3.5 城乡交镨带景观规划原则
5.4 城乡交错带景观生态问题与优化策略
5.4.1 城乡交错带景观生态环境现状
5.4.2 城乡交错带的规划建设现状问题
5.4.3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
5.4.4 城乡交错带的景观生态建设
5.4.5 “反规划”理念下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战略
5.5 城乡交错带废弃地的治理
5.5.1 城乡交错带废弃地引发的问题
5.5.2 城乡交错带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5.6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开发及旅游地空间布局
5.6.1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的讨论
5.6.2 旅游系统空间布局基本原理及流程
第6章 城乡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6.1 生态基础设施概述
6.1.1 发展由来
6.1.2 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
6.1.3 生态基础设施的特征
6.1.4 生态基础设施的内涵及诠释
6.1.5 生态基础设施的实践意义
6.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
6.2.1 国内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
6.2.2 国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6.2.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总结
6.2.4 我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6.2.5 完善我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6.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的途径与方法
6.3.1 反规划和景观安全格局
6.3.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战略
6.3.3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案例及其相关应用
6.4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6.4.1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
6.4.2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内涵
6.4.3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的特征
6.4.4 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模型及计算
6.4.5 实例应用
6.5 农村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6.5.1 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分类
6.5.2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
6.5.3 生态设施规划的原则、内容、指标
……
第7章 城乡遗产景观保护规划
第8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景观规划
第9章 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