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8-01-2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生态学(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29967
  • 2
  • 78438
  • 0045153647-8
  • 平装
  • 16开
  • 2008-01-22
  • 510
  • 415
  • 理学
  • 生态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环境科学类专业的核心教材。

全书共16章,前13章是生态学的基础部分,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讲述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第十四章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中的学科,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自然保护区设计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第十五章较详尽地论述了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等人类面临的几个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体现生态学对解决社会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作用。第十六章介绍了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规划原理和方法,其目的是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促进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类各专业、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环境保护等专业的科技人员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命与生物圈
   一、生命的起源
   二、生物的多样性
   三、生物圈
  第二节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类型
   三、环境因子分类
   四、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第二节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二、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三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 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一、生物种的概念
   二、种群的概念
  第二节 种群的动态
   一、种群密度
   二、种群统计学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四、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第三节 种群的空间格局
  第四节 种群调节
   一、气候学派
   二、生物学派
   三、自动调节学说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四章 种群生活史
  第一节 生活史概述
   一、个体大小
   二、生长与发育速度
   三、繁殖
   四、扩散
  第二节 繁殖成效
   一、繁殖价值
   二、亲本投资
   三、繁殖成本
  第三节 繁殖格局
   一、一次繁殖和多次繁殖
   二、生活年限与繁殖
  第四节 繁殖策略
   一、r-选择和K-选择
   二、R-、C-和S-选择的生活史式样
   三、波动与稳定
  第五节 性选择
   一、植物的选择受精
   二、动物的性选择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五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第一节 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动植物的性行为
  第二节 种间关系
   一、种间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四、寄生与共生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三、群落的性质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三、种间关联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结构要素
   二、群落的外貌与季相
   三、群落的垂直结构
   四、群落的水平结构
   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第四节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三、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四、岛屿与群落结构
   五、平衡说和非平衡说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七章 生物群落的动态
  第一节 群落变化类型
  第二节 群落演替类型
  第三节 演替顶极学说
   一、单元顶极论
   二、多元顶极论
   三、顶极-格局假说
  第四节 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
   一、去除植被的影响
   二、植被的恢复过程
   三、生物调节的恢复
   四、群落的发展与稳态
   五、关于生态系统发展模型的讨论
  第五节 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一、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二、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三、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四、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五、人类的活动
  第六节 两种不同的演替观
   一、经典的演替观
   二、个体论演替观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八章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S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
   一、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二、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
   三、美国的群落分类
   四、群落的数量分类
   五、生物群落的排序
  第二节 S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生态系统基本组成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第三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食物链的类型
  第四节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第五节 生态效率
   一、常用的几个能量参数
   二、营养级位内的生态效率
   三、营养级位之间的生态效率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能量环境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二、能量环境
   三、生态系统中的热力学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初级生产
   一、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二、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三、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四、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次级生产
   一、次级生产过程
   二、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三、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一、分解过程
   二、分解者
   三、分解过程的限制因子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能量流动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三、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四、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型
  第六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动
   一、生态系统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过程
   三、生态系统的信息处理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二、物质循环的模式
   三、物质循环的特点
   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第二节 水循环
   一、全球的水循环
   二、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第三节 气体型循环
   一、碳循环
   二、氮循环
  第四节 沉积型循环
   一、磷循环
   二、硫循环
  第五节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一、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二、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实例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循环
   一、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二、放射性核素的循环
  第七节 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一、地方病
   二、微量元素碘
   三、微量元素硒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二、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一、世界主要的森林类型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草原生态系统
   一、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分布
   二、中国不同草原区域的基本特点
   三、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 荒漠生态系统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十三章 水域生态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二、水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三、生态循环
  第二节 淡水生态系统
   一、淡水湖泊生态系统
   二、河流生态系统
   三、淡水沼泽生态系统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
   一、海洋环境
   二、海洋的主要生物群落
   三、海洋的成带现象
  第四节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十四章 景观生态学
  第一节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二、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简述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
   一、尺度及其有关概念
   二、格局与过程
   三、空间异质性和斑块性
   四、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五、斑块-廊道-基底模式
   六、边缘效应
   七、复合种群理论
   八、景观连接度、渗透理论和中性模型
   九、等级理论
   十、斑块动态理论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一、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二、景观结构分析的数量方法
   三、景观模型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变化概述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后果
   三、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途径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二、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三、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四、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五、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七、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与对策
  第三节 土地荒漠化
   一、草原退化
   二、沙漠化
   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论
   二、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恢复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第十六章 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规划
  第一节 生态风险评价
   一、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
   二、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
  第二节 生态规划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
   三、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与主要内容
  思考题
  推荐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