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英语视听说教程(第四册)》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241999
  • 74655
  • 40218037-6
  • 16开
  • 2017年5月
  • 246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H319.9
  • 英语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教程是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英语视听说教程,适合对象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视听说材料兼顾多种题材风格,注重信息性、趣味性和时代感;同时原汁原味的视听和口语材料向学生展示地道的语言、真实生动的交际场景、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口语材料话题由浅入深,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入手,逐步过渡有深度的话题。本教程设计4个分册,并配套相应的教学参考书。本书为学生用书第四册。
目录
教材特色 一、围绕科学的学习理念构建教材 本教材围绕Gow 和Kember 提出的学习理念来设置。内容甄选与设计围绕知识的累积、语言的识记、实践与应用、意义的抽取、与现实互动、个人的改变逐层展开。除了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以外,更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融合认知学习理论,鼓励学生在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其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材料选取方面“博雅”与“专精”并重。练习设计方面,除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外,还重视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要求问题和练习要与学生自身的意义建构相联系。拒绝“有字无文,有文无情”的生搬硬套和机械训练。一二册的口语策略主要围绕IELTS 等国际标准化口语考试评级标准来展开,培养学生以下四个维度的能力:fluencyand coherence, lexical resource, 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 pronunciation。三四册的口语策略则一是学会如何做公众演讲,而是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 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并最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二、选材内涵丰富,语言鲜活地道,时代性强 文字与输入材料贯穿了全真理念(Authentic),即语料贯彻口语范例的真实性,包括最常见的习语、缩略表达、一词简答等。口语语篇包含日常会话、电话交流、口头通知、广告、新闻、故事、笑话、访谈、影视歌曲、讲座、辩论等。选材上保证了正式与非正式场合的语体多样性,既有经典的演讲、访谈,也有生活化的趣闻快讯,还有紧跟时代节奏的科技资讯和流行时尚,语言地道而生动,时代感强。 三、“通德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 教材在课程设置和编写过程中,我们打破了多数教材仅以生活片段为主题的教材编撰体系。围 绕“通德教育”与“通识教育”两大核心主题设计。在第一册中介绍了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如自由、平等、博爱、正直等),第二册探讨了自然与人的共生共存关系,第三册讨论了文化与交流的重要性,第四册展示了艺术与科学的不同境界与美好。试图通过大量的材料与文字,帮助学生培养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体会世界和社会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引导学生养成人文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鼓励个性化体验与个性化表达 教材设计关注人生经验,而非狭隘的“技能训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方向来学习。强调教育是成长,是发现,是意义的探寻。教材编排时,设计了课内向课外延展的任务和主题。强调学生的个体化表达,尊重学生自己的声音(Ownership of the Language), 通过讲、练、寻、思四步的结合,学生最终要经由个体感受、模仿、归纳总结、产出和表达最终实现较为自由的语言应用和个性化的思想与文化的交流。 五、兼顾趣味性、思想性与批评性 教材从版式设计、内容选取到练习设计、互动环节等谋划方面都试图兼顾趣味性、思想性与批 评性。教材鼓励学生去开启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无论是谎言还是真理,学会找到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去理解、解释、接纳、包容乃至改变现有的世界和自己。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也要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日常问题。无论是名人名言、历史悬疑、人类发展、误解与偏见,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试图通过这个教材,让学生看到世界的黑白灰,从而启迪和坚定其向善与求真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