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 / 中国近代史论坛
¥89.00定价
作者: 徐秀丽,郑成林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9787509764497
- 61198
- 2014-09
- C232
内容简介
徐秀丽、郑成林主编的这本《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为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于2013年9月联合举办的第三期“中国近代史论坛”的成果结集。
此次论坛以“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为主题。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另一面,必然是社会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的深刻变化,而这些变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民间组织的逐渐发育与壮大。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和重新定位过程,同样发生于近代中国,其相关历史无疑既具有普遍性,又带着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此次论坛致力于探讨中国近代国家(包括局部性政权和执政党)对于民间组织(或称人民团体、民间结社、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的意识形态、法律定位,民间组织与国家实际互动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一互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希望从更加广阔的视域审视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探讨社会形成的脉络与障碍,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途径和方式。
此次论坛以“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为主题。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另一面,必然是社会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的深刻变化,而这些变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民间组织的逐渐发育与壮大。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和重新定位过程,同样发生于近代中国,其相关历史无疑既具有普遍性,又带着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此次论坛致力于探讨中国近代国家(包括局部性政权和执政党)对于民间组织(或称人民团体、民间结社、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的意识形态、法律定位,民间组织与国家实际互动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一互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希望从更加广阔的视域审视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探讨社会形成的脉络与障碍,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途径和方式。
目录
国家与社会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国家与民间组织【徐秀丽】
党治体制下的社团冲突与社团管理——以1934年苏州弹词男女拼档纠纷案为例【许冠亭】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与国民政府——以抗战时期为中心的考察【张 静】
民众教育馆与基层政权建设——以1928—1937年江苏省为中心【朱 煜】
清中后期政府对会馆监管的加强【王日根】
商会和同业公会
1920年代商会法的修订及其影响【朱 英】
政争、权争与派系之争:上海商总联会分裂原因初探【彭南生】
论民国上海同业公会的“政治行为”【樊卫国】
民初苏沪商会的“加税裁厘”诉求【杨中华 王 翔】
义利之间:苏州商会与慈善公益事业(1905—1930)【曾桂林】
合作与制衡:民国前期哈尔滨商会与政府关系探微【曲广华 李兴龙】
近代中国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早期形态及发展演变述论【刘俊峰】
上海银行公会与1920年代北京政府内债整理【郑成林 刘 杰】
职业团体及其他
学科、学会与学术:中国现代学术共同体之建构【左玉河】
自律与他律:上海医师公会与医疗广告的规范【尹 倩】
“苦力帮”组织:近代天津脚行探析【李金铮 咸树娜】
国共政争与国民党上海护工队的兴亡【周 斌】
战后台湾四健会:美国农村青少年组织在台湾的移植与发展【程朝云】
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清末民初国际宣传政策形成之考察【马建标】
“亲和民众”与“改进社会”:1942年第一次全国社会行政会议述论【魏文享】
清末社仓经首选任与乡村社会——以四川新津县社济仓为例【李德英 冯 帆】
大众文化与近代中国城市史的书写【任 放】
编后记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国家与民间组织【徐秀丽】
党治体制下的社团冲突与社团管理——以1934年苏州弹词男女拼档纠纷案为例【许冠亭】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与国民政府——以抗战时期为中心的考察【张 静】
民众教育馆与基层政权建设——以1928—1937年江苏省为中心【朱 煜】
清中后期政府对会馆监管的加强【王日根】
商会和同业公会
1920年代商会法的修订及其影响【朱 英】
政争、权争与派系之争:上海商总联会分裂原因初探【彭南生】
论民国上海同业公会的“政治行为”【樊卫国】
民初苏沪商会的“加税裁厘”诉求【杨中华 王 翔】
义利之间:苏州商会与慈善公益事业(1905—1930)【曾桂林】
合作与制衡:民国前期哈尔滨商会与政府关系探微【曲广华 李兴龙】
近代中国金融业同业组织的早期形态及发展演变述论【刘俊峰】
上海银行公会与1920年代北京政府内债整理【郑成林 刘 杰】
职业团体及其他
学科、学会与学术:中国现代学术共同体之建构【左玉河】
自律与他律:上海医师公会与医疗广告的规范【尹 倩】
“苦力帮”组织:近代天津脚行探析【李金铮 咸树娜】
国共政争与国民党上海护工队的兴亡【周 斌】
战后台湾四健会:美国农村青少年组织在台湾的移植与发展【程朝云】
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清末民初国际宣传政策形成之考察【马建标】
“亲和民众”与“改进社会”:1942年第一次全国社会行政会议述论【魏文享】
清末社仓经首选任与乡村社会——以四川新津县社济仓为例【李德英 冯 帆】
大众文化与近代中国城市史的书写【任 放】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