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第二版)(配套数字资源)
¥69.50定价
作者: 胡晋
出版时间:2021-12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9787109194830
- 2版
- 56773
- 40250233-0
- 2021-12
- 农学
- 作物学
- S330
- 种子工程、植物生产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教材对第一版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和更新,尤其是将重点放在体现学科研究的新进展方面内容的修订。总共包含8章,分别是:绪论、种子生物学基础、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种子法制和管理、种子科技研究进展。还附录了26个种子学实验。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种子的涵义
一、真种子
二、类似种子的于果
三、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
四、植物人工种子
第二节 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
第三节 种子学的发展
第四节 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种子学在种子工程及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
一、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
二、几种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三、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
四、种子成熟
第二节 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一、种子的一般形态结构
二、种子的分类
三、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结构
第三节 种子的化学成分
一、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二、种子水分
三、种子营养成分
四、种子生理活性物质
五、种子的其他化学成分
第四节 种子休眠及其调控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原因
二、种子休眠的机理
三、不同作物种子的休眠
四、种子休眠的调控
第五节 种子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
四、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
第六节 种子活力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
二、种子活力的重要意义
三、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四、种子活力与种子劣变的关系
第七节 种子寿命
一、种子寿命及其差异
二、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
三、种子衰老及其机理
四、陈种子的利用
五、种子寿命的预测
第八节 顽拗型种子的特性与类型
一、顽拗型种子研究意义和鉴定
二、顽拗型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三、顽拗型种子类型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第一节 种子生产原理
一、种子生产的概念
二、种子生产的原理
第二节 种子类别与种子生产条件
一、品种类型与种子级别
二、种子生产的条件
三、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第三节 常规种子生产
一、常规种子生产体系
二、常规品种原种生产
三、常规品种大田用种生产
第四节 杂交种子生产
一、杂交种亲本种子生产技术
二、杂交种种子生产方法
三、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第五节 无性系种子种苗生产
一、无性系品种繁殖材料的类别与种子生产特点
第四章 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
第五章 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七章 种子法制和管理
第八章 种子科技研究进展
附 种子学实验指导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种子的涵义
一、真种子
二、类似种子的于果
三、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
四、植物人工种子
第二节 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
第三节 种子学的发展
第四节 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种子学在种子工程及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种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
一、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
二、几种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三、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
四、种子成熟
第二节 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一、种子的一般形态结构
二、种子的分类
三、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结构
第三节 种子的化学成分
一、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二、种子水分
三、种子营养成分
四、种子生理活性物质
五、种子的其他化学成分
第四节 种子休眠及其调控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原因
二、种子休眠的机理
三、不同作物种子的休眠
四、种子休眠的调控
第五节 种子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
四、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
第六节 种子活力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
二、种子活力的重要意义
三、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四、种子活力与种子劣变的关系
第七节 种子寿命
一、种子寿命及其差异
二、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
三、种子衰老及其机理
四、陈种子的利用
五、种子寿命的预测
第八节 顽拗型种子的特性与类型
一、顽拗型种子研究意义和鉴定
二、顽拗型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三、顽拗型种子类型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第一节 种子生产原理
一、种子生产的概念
二、种子生产的原理
第二节 种子类别与种子生产条件
一、品种类型与种子级别
二、种子生产的条件
三、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第三节 常规种子生产
一、常规种子生产体系
二、常规品种原种生产
三、常规品种大田用种生产
第四节 杂交种子生产
一、杂交种亲本种子生产技术
二、杂交种种子生产方法
三、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第五节 无性系种子种苗生产
一、无性系品种繁殖材料的类别与种子生产特点
第四章 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
第五章 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
第六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第七章 种子法制和管理
第八章 种子科技研究进展
附 种子学实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