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 / 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
¥99.00定价
作者: 房宁,杨海蛟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47498
- 29903
- 2014-06
- D0-0
内容简介
目录
政治学研究的层次与视野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观念与路径
——基于全国50所高校的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报告
(2006—2011)
马克思、恩格斯与政治
马克思的政治发展观论析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研究现状、问题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
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思想的实质
——“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再研究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贡献
国家·阶级·和谐社会
——重读马克思国家学说
马克思阶级理论与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政治学视角下的财富分配问题
国家视阈里的中国边疆观念
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
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论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选择与建构
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塑形
——民主与集中关系的视角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民主建设思想的价值诉求及当代启示
论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关于民主问题的札记
马克思恩格斯的选举思想及其启示
——关于选举性质、民主条件、选举结果和选举意义
中国之理:党的先进性决定中国发展前途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
西方主要国家政治选举与政党制度关系分析
中国政党制度功能探析
试论列宁关于保持执政党纯洁性的最初探索
执政党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试论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理论品格
“八二宪法”与中国政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道路
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
超越
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宪政问题
——兼评国内主张中国实行宪政的几个观点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
剖析以“后30年”否定“前30年”的错误倾向
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
——兼评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
政治观革新:理论解构与自主建构
20世纪民主理论之争及其启示
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
论平等的三种形态及相互关系
多党制下的政治性腐败
后记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观念与路径
——基于全国50所高校的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报告
(2006—2011)
马克思、恩格斯与政治
马克思的政治发展观论析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研究现状、问题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
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思想的实质
——“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再研究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贡献
国家·阶级·和谐社会
——重读马克思国家学说
马克思阶级理论与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政治学视角下的财富分配问题
国家视阈里的中国边疆观念
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
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论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选择与建构
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塑形
——民主与集中关系的视角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民主建设思想的价值诉求及当代启示
论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关于民主问题的札记
马克思恩格斯的选举思想及其启示
——关于选举性质、民主条件、选举结果和选举意义
中国之理:党的先进性决定中国发展前途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
西方主要国家政治选举与政党制度关系分析
中国政党制度功能探析
试论列宁关于保持执政党纯洁性的最初探索
执政党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试论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理论品格
“八二宪法”与中国政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道路
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
超越
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宪政问题
——兼评国内主张中国实行宪政的几个观点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
剖析以“后30年”否定“前30年”的错误倾向
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
——兼评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
政治观革新:理论解构与自主建构
20世纪民主理论之争及其启示
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
论平等的三种形态及相互关系
多党制下的政治性腐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