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间性理论与翻译学理论研究
¥48.00定价
作者: 赵毅 著
出版时间:2014-10-0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9787564098292
- 1
- 23220
- 2014-10-01
- H05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归纳了国内外解释学和翻译学领域关于“间性”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对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的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了“复合间性”范畴。这一创新是对哲学和翻译学理论研究范式进行变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具有挑战性。
目录
第1章 导言——语言、意义、翻译问题是重要的哲学问题
1.1 本质主义的本体论——形而上学
1.2 从神学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
1.3 对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医药理论接受问题的忖量
1.4 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型思维方式
1.5 对认识论哲学的重要超越——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1.6 语言的性质与意义
1.6.1 言意之辨——老庄的语言观和意义观
1.6.2 现代语言学发展的里程碑——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1.7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1.7.1 当代解释学对语言本质的追寻
1.7.2 当代解释学的语言观和意义观
第2章 解释学的发展轨迹
2.1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理路与国内的译介情况综述
2.1.1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理路
2.1.2 国内对西方解释学的译介情况综述
2.2 理解过程与文本意义
2.3 意义观的解释学转向
2.3.1 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科学(传统)解释学
2.3.2 胡塞尔:现象学哲学
2.3.3 现象学的启示:阅读现象学和文本意义观
2.3.4 意向性意识活动的数学模型
2.4 西方现当代解释学的重要发展
2.4.1 海德格尔:作为本体论的事实解释学
2.4.2 伽达默尔:作为本体论的当代哲学解释学
2.4.3 接受一反应文论:将读者推向舞台的中心
2.4.4 现代解释学其他流派简述
2.5 意义生成的原料库——对前理解的再次叩问
2.5.1 对前理解的再认识
2.5.2 前理解的构成与解释的有效性
2.6 格赖斯、赛尔的意向意义观
2.7 金元浦:意义是对立中介的第三生成物
第3章 间性的凸现
3.1 间性理论与意义理论
3.2 关系型思维模式与间性理论
3.2.1 西方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范畴
3.2.2 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转向
3.3 文本中心论与文本间性问题
3.3.1 文本间性问题的提出
3.3.2 国内对文本间性、文本意义理论的译介和研究
3.4 从巴赫金到克丽丝蒂娃——文本间性理论的确立
3.4.1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对话交往理论
3.4.2 克丽丝蒂娃:文本间性理论
3.5 文本中心论的文本间性观和意义观
3.5.1 罗兰.巴特:文本间性理论引发后结构主义转向
3.5.2 热奈特:文本间性分类
3.5.3 艾柯、里费特尔、库勒:间性重心转移
3.6 延异与播撒——解构主义语言观、意义观和翻译观
3.6.1 国内理论界对解构主义的接受和评价
3.6.2 “去中心”——对结构的终极解构
3.6.3 解构主义翻译观
3.6.4 解构主义的建构目的
3.6.5 解构主义的整体视角
3.7 文本间性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
第4章 复合间性——范畴与意义
4.1 复合间性范畴的提出
4.2 复合间性的界定及其意义
4.3 呼唤主体的回归——复合间性与意义理论
4.3.1 主体的回归
4.3.2 超界意识: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综合把握
4.4 复合间性形态学与个案研究
4.4.1 浅层:显型复合间性
4.4.2 深层:隐型复合间性
4.5 科学发展观与复合间性理论的契合
4.6 复合间性对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指导意义
4.7 复合间性对城市规划学、房地产策划学的方法论意义举隅
4.8 复合间性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举隅
第5章 复合间性理论与翻译学理论研究
5.1 西方重要翻译学理论流派综述
5.1.1 西方翻译学流派的分类
5.1.2 西方翻译学流派在国内影响的研究
5.2 翻译学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的难点
5.3 复合间性视域中的话语分析方法
5.4 数学模型:复合间性与文本意义生成的相互关系
5.4.1 复合间性与文本意义生成的数学模型
5.4.2 略论复合间性对文本生成和意义生成的效应
5.4.3 作者原意与读者生成意义的数学模型
5.5 复合间性翻译观的几个原则
5.6 从实体到关系——简短的总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高志先生跋
罗朝能先生跋
鸣谢
1.1 本质主义的本体论——形而上学
1.2 从神学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
1.3 对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医药理论接受问题的忖量
1.4 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型思维方式
1.5 对认识论哲学的重要超越——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1.6 语言的性质与意义
1.6.1 言意之辨——老庄的语言观和意义观
1.6.2 现代语言学发展的里程碑——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1.7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1.7.1 当代解释学对语言本质的追寻
1.7.2 当代解释学的语言观和意义观
第2章 解释学的发展轨迹
2.1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理路与国内的译介情况综述
2.1.1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理路
2.1.2 国内对西方解释学的译介情况综述
2.2 理解过程与文本意义
2.3 意义观的解释学转向
2.3.1 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科学(传统)解释学
2.3.2 胡塞尔:现象学哲学
2.3.3 现象学的启示:阅读现象学和文本意义观
2.3.4 意向性意识活动的数学模型
2.4 西方现当代解释学的重要发展
2.4.1 海德格尔:作为本体论的事实解释学
2.4.2 伽达默尔:作为本体论的当代哲学解释学
2.4.3 接受一反应文论:将读者推向舞台的中心
2.4.4 现代解释学其他流派简述
2.5 意义生成的原料库——对前理解的再次叩问
2.5.1 对前理解的再认识
2.5.2 前理解的构成与解释的有效性
2.6 格赖斯、赛尔的意向意义观
2.7 金元浦:意义是对立中介的第三生成物
第3章 间性的凸现
3.1 间性理论与意义理论
3.2 关系型思维模式与间性理论
3.2.1 西方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范畴
3.2.2 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转向
3.3 文本中心论与文本间性问题
3.3.1 文本间性问题的提出
3.3.2 国内对文本间性、文本意义理论的译介和研究
3.4 从巴赫金到克丽丝蒂娃——文本间性理论的确立
3.4.1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对话交往理论
3.4.2 克丽丝蒂娃:文本间性理论
3.5 文本中心论的文本间性观和意义观
3.5.1 罗兰.巴特:文本间性理论引发后结构主义转向
3.5.2 热奈特:文本间性分类
3.5.3 艾柯、里费特尔、库勒:间性重心转移
3.6 延异与播撒——解构主义语言观、意义观和翻译观
3.6.1 国内理论界对解构主义的接受和评价
3.6.2 “去中心”——对结构的终极解构
3.6.3 解构主义翻译观
3.6.4 解构主义的建构目的
3.6.5 解构主义的整体视角
3.7 文本间性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
第4章 复合间性——范畴与意义
4.1 复合间性范畴的提出
4.2 复合间性的界定及其意义
4.3 呼唤主体的回归——复合间性与意义理论
4.3.1 主体的回归
4.3.2 超界意识: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综合把握
4.4 复合间性形态学与个案研究
4.4.1 浅层:显型复合间性
4.4.2 深层:隐型复合间性
4.5 科学发展观与复合间性理论的契合
4.6 复合间性对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指导意义
4.7 复合间性对城市规划学、房地产策划学的方法论意义举隅
4.8 复合间性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举隅
第5章 复合间性理论与翻译学理论研究
5.1 西方重要翻译学理论流派综述
5.1.1 西方翻译学流派的分类
5.1.2 西方翻译学流派在国内影响的研究
5.2 翻译学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的难点
5.3 复合间性视域中的话语分析方法
5.4 数学模型:复合间性与文本意义生成的相互关系
5.4.1 复合间性与文本意义生成的数学模型
5.4.2 略论复合间性对文本生成和意义生成的效应
5.4.3 作者原意与读者生成意义的数学模型
5.5 复合间性翻译观的几个原则
5.6 从实体到关系——简短的总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高志先生跋
罗朝能先生跋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