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导论 / 普通高等教育人工智能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65.00
作者: 曹楠等
出版时间:2025-09-1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783718
- 1-1
- 562166
- 平装
- 2025-09-12
- 282
内容简介
本书以信息可视化的基本理论为主线,结合可视化设计和数据处理的预备知识,系统阐述了信息可视化的核心内容与实践应用。全书共11章,分为两个部分。前5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信息可视化基础知识,内容涵盖引言、数据及数据分析基础、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设计准则、交互技术与动画以及可视化的评估方法;第6~11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面向不同数据类型的可视化方案,内容涵盖多维度数据可视化、树形和图数据可视化、文本数据和地理信息可视化、时序数据可视化。
本书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弱化复杂的技术推导,适合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弱化复杂的技术推导,适合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专家推荐一
专家推荐二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信息可视化基础知识
第1章 引言 2
1.1 可视化概述 2
1.2 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性 5
1.3 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与趋势 8
1.4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 9
1.5 信息可视化的评估准则 13
1.6 信息可视化的学习路径 14
练习题 15
第2章 数据及数据分析基础 16
2.1 数据概述 16
2.2 数据元素及元素的属性 16
2.3 数据元素之间的差异与聚类分析 19
2.3.1 数据元素之间的差异性 19
2.3.2 聚类分析 21
2.4 数据属性之间的关联 25
2.4.1 相关性分析 26
2.4.2 回归分析 28
练习题 29
第3章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设计
准则 31
3.1 基本设计准则 31
3.2 信:准确呈现数据内容 32
3.2.1 准则一:控制图形中的谎言因子 32
3.2.2 准则二:不要将数据的展示脱离
上下文 34
3.2.3 准则三:展示数据的变化而非
设计的变化 34
3.3 达:高效表达数据信息 35
3.3.1 方法一:最大化数据墨水占比 35
3.3.2 方法二:利用人类感知系统的特点,帮助人们更快地感知信息 37
3.4 雅:设计美观的可视化 43
练习题 45
第4章 交互技术与动画 47
4.1 交互技术与动画概述 47
4.2 基本交互类型 48
4.2.1 选择(Select) 48
4.2.2 导航(Explore) 50
4.2.3 重配(Reconfigure) 50
4.2.4 编码(Encode) 52
4.2.5 抽象/具象(Abstract/Elaborate) 54
4.2.6 过滤(Filter) 54
4.2.7 关联(Connect) 55
4.3 可视化交互范式 57
4.3.1 交互范式1:概览+细节
(Overview + Detail) 57
4.3.2 交互范式2:焦点+上下文
(Focus + Context) 58
4.4 可视化中的动画 60
4.4.1 动画的重要性 60
4.4.2 动画的创作原则 60
4.4.3 动画的实现方式 61
练习题 63
第5章 可视化的评估方法 65
5.1 基本评估方法 65
5.2 受控用户调研 66
5.3 工作坊 73
练习题 75
第二部分 面向不同数据类型的可视化方案
第6章 多维度数据可视化 78
6.1 基于不同坐标系的可视化方法 78
6.1.1 正交投影空间 78
6.1.2 非正交投影空间 81
6.1.3 平行坐标系 83
6.2 基于像素的可视化方法 86
6.3 基于图标的可视化方法 87
练习题 88
第7章 树形数据可视化 90
7.1 点线图 90
7.2 邻接图 91
7.3 包含图 93
7.4 双曲树 94
练习题 95
第8章 图数据可视化 96
8.1 点线图 96
8.2 邻接矩阵 100
8.3 点线图与邻接矩阵相混合的
可视化方法 101
练习题 101
第9章 文本数据可视化 103
9.1 什么是文本数据? 103
9.2 为什么要对文本数据可视化? 103
9.3 文本可视化分析任务 105
9.4 文本数据分析技术 106
9.4.1 分词 106
9.4.2 向量空间模型 107
9.4.3 TF-IDF 107
9.4.4 主题模型 108
9.5 文本数据可视化技术 109
9.5.1 可视化文本数据内容 109
9.5.2 可视化文本数据关系 122
9.5.3 可视化多层级文本数据 129
练习题 131
第10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 133
10.1 什么是地理数据? 133
10.2 地图投影 134
10.2.1 等角度投影 135
10.2.2 等面积投影 137
10.2.3 等距离投影 139
10.3 点数据可视化 141
10.4 线数据可视化 144
10.4.1 社交关系网络 145
10.4.2 线绑定 145
10.4.3 流量图 147
10.5 区域数据可视化 149
10.5.1 分区统计图 149
10.5.2 比较统计图 151
10.5.3 多集合地图 151
10.6 地理数据集 153
练习题 154
第11章 时序数据可视化 156
11.1 时序数据 156
11.2 时序数据可视化 157
11.2.1 表现形式 157
11.2.2 比例 162
11.2.3 布局 165
11.3 多变量时序数据可视化 166
11.3.1 基于线表示的可视化 166
11.3.2 基于图表示的可视化 167
11.4 流数据可视化 168
11.5 时空数据可视化 169
练习题 170
参考文献 171
专家推荐二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信息可视化基础知识
第1章 引言 2
1.1 可视化概述 2
1.2 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性 5
1.3 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与趋势 8
1.4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 9
1.5 信息可视化的评估准则 13
1.6 信息可视化的学习路径 14
练习题 15
第2章 数据及数据分析基础 16
2.1 数据概述 16
2.2 数据元素及元素的属性 16
2.3 数据元素之间的差异与聚类分析 19
2.3.1 数据元素之间的差异性 19
2.3.2 聚类分析 21
2.4 数据属性之间的关联 25
2.4.1 相关性分析 26
2.4.2 回归分析 28
练习题 29
第3章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设计
准则 31
3.1 基本设计准则 31
3.2 信:准确呈现数据内容 32
3.2.1 准则一:控制图形中的谎言因子 32
3.2.2 准则二:不要将数据的展示脱离
上下文 34
3.2.3 准则三:展示数据的变化而非
设计的变化 34
3.3 达:高效表达数据信息 35
3.3.1 方法一:最大化数据墨水占比 35
3.3.2 方法二:利用人类感知系统的特点,帮助人们更快地感知信息 37
3.4 雅:设计美观的可视化 43
练习题 45
第4章 交互技术与动画 47
4.1 交互技术与动画概述 47
4.2 基本交互类型 48
4.2.1 选择(Select) 48
4.2.2 导航(Explore) 50
4.2.3 重配(Reconfigure) 50
4.2.4 编码(Encode) 52
4.2.5 抽象/具象(Abstract/Elaborate) 54
4.2.6 过滤(Filter) 54
4.2.7 关联(Connect) 55
4.3 可视化交互范式 57
4.3.1 交互范式1:概览+细节
(Overview + Detail) 57
4.3.2 交互范式2:焦点+上下文
(Focus + Context) 58
4.4 可视化中的动画 60
4.4.1 动画的重要性 60
4.4.2 动画的创作原则 60
4.4.3 动画的实现方式 61
练习题 63
第5章 可视化的评估方法 65
5.1 基本评估方法 65
5.2 受控用户调研 66
5.3 工作坊 73
练习题 75
第二部分 面向不同数据类型的可视化方案
第6章 多维度数据可视化 78
6.1 基于不同坐标系的可视化方法 78
6.1.1 正交投影空间 78
6.1.2 非正交投影空间 81
6.1.3 平行坐标系 83
6.2 基于像素的可视化方法 86
6.3 基于图标的可视化方法 87
练习题 88
第7章 树形数据可视化 90
7.1 点线图 90
7.2 邻接图 91
7.3 包含图 93
7.4 双曲树 94
练习题 95
第8章 图数据可视化 96
8.1 点线图 96
8.2 邻接矩阵 100
8.3 点线图与邻接矩阵相混合的
可视化方法 101
练习题 101
第9章 文本数据可视化 103
9.1 什么是文本数据? 103
9.2 为什么要对文本数据可视化? 103
9.3 文本可视化分析任务 105
9.4 文本数据分析技术 106
9.4.1 分词 106
9.4.2 向量空间模型 107
9.4.3 TF-IDF 107
9.4.4 主题模型 108
9.5 文本数据可视化技术 109
9.5.1 可视化文本数据内容 109
9.5.2 可视化文本数据关系 122
9.5.3 可视化多层级文本数据 129
练习题 131
第10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 133
10.1 什么是地理数据? 133
10.2 地图投影 134
10.2.1 等角度投影 135
10.2.2 等面积投影 137
10.2.3 等距离投影 139
10.3 点数据可视化 141
10.4 线数据可视化 144
10.4.1 社交关系网络 145
10.4.2 线绑定 145
10.4.3 流量图 147
10.5 区域数据可视化 149
10.5.1 分区统计图 149
10.5.2 比较统计图 151
10.5.3 多集合地图 151
10.6 地理数据集 153
练习题 154
第11章 时序数据可视化 156
11.1 时序数据 156
11.2 时序数据可视化 157
11.2.1 表现形式 157
11.2.2 比例 162
11.2.3 布局 165
11.3 多变量时序数据可视化 166
11.3.1 基于线表示的可视化 166
11.3.2 基于图表示的可视化 167
11.4 流数据可视化 168
11.5 时空数据可视化 169
练习题 170
参考文献 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