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5-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六钛酸钾晶须增强重卡干式离合器摩擦片制备与特性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496196
  • 1-1
  • 560210
  • 平塑
  • 16开
  • 2025-01
  • 183
  • 124
  • 机械类
  • 高职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六钛酸钾晶须增强重卡干式离合器摩擦材料的热衰退、磨损率和起步振颤特性。本书先总结了摩擦热产生和传递的原理;然后分析了摩擦材料在高温下摩擦系数衰退规律,并研究了摩擦材料热衰退后的摩擦表面微观特征来揭示摩擦材料热衰退机理;接着通过试验分析和计算统计提出了一种摩擦材料磨损率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该方法正确估算摩擦片的使用寿命里程;最后构建了汽车起步时传动系统的振颤模型,并通过振颤台架试验证明了含适量钛酸钾晶须的摩擦片能明显改善汽车起步时振颤情况。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 1__eol__1.1  研究背景………………………………………………………………………………… 1__eol__1.2  六钛酸钾晶须的发展…………………………………………………………………… 2__eol__1.3  摩擦片材料研究的基础理论…………………………………………………………… 4__eol__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0__eol__1.5  研究内容 ……………………………………………………………………………… 11__eol__第 2 章  六钛酸钾晶须增强重卡干式离合器摩擦片正向开发 ……………………………… 12__eol__2.1  基于 QFD 方法的重卡干式离合器摩擦片客户需求重要度确定 …………………… 12__eol__2.2  六钛酸钾晶须摩擦片制备 …………………………………………………………… 19__eol__2.3  六钛酸钾晶须增强摩擦片性能试验 ………………………………………………… 25__eol__2.4  本章小结 ……………………………………………………………………………… 32__eol__第 3 章  六钛酸钾晶须摩擦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 …………………………………………… 34__eol__3.1  试片制备 ……………………………………………………………………………… 34__eol__3.2  试片的密度、气孔率和 pH …………………………………………………………… 36__eol__3.3  试片的硬度、压缩变形量和内剪切强度……………………………………………… 37__eol__3.4  试片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 …………………………………………………………… 38__eol__3.5  正压力对试片摩擦系数的影响 ……………………………………………………… 48__eol__3.6  本章小结 ……………………………………………………………………………… 50__eol__第 4 章  六钛酸钾晶须增强重卡干式离合器摩擦片热负荷特性研究 ……………………… 52__eol__4.1  六钛酸钾晶须摩擦片热负荷特性的理论分析 ……………………………………… 52__eol__4.2  六钛酸钾晶须摩擦片热负荷特性试验研究 ………………………………………… 60__eol__4.3  本章小结 ……………………………………………………………………………… 71__eol__第 5 章  六钛酸钾晶须增强重卡干式离合器摩擦片磨损寿命研究 ………………………… 73__eol__5.1  离合器寿命里程的计算方法 ………………………………………………………… 73__eol__5.2  重卡离合器寿命里程计算 …………………………………………………………… 79__eol__5.3  本章小结 ……………………………………………………………………………… 81__eol__Ⅴ第 6 章  六钛酸钾晶须增强重卡干式离合器摩擦片起步颤振特性分析 …………………… 82__eol__6.1  起步颤振特性 ………………………………………………………………………… 82__eol__6.2  起步颤振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83__eol__6.3  离合器起步颤振的台架试验研究 …………………………………………………… 88__eol__6.4  本章小结 ……………………………………………………………………………… 98__eol__第 7 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00__eol__7.1  结论…………………………………………………………………………………… 100__eol__7.2  创新点………………………………………………………………………………… 101__eol__7.3  展望…………………………………………………………………………………… 101__eol__参考文献 ………………………………………………………………………………………… 103__eol__附录 ……………………………………………………………………………………………… 109__eol__